市桥烟火味!番禺禺山腊味正飘香 引得食客“返寻味”

番禺融媒
+订阅

腊味对于很多广东人而言,不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传统的情怀。千滋百味,不抵一碗家的味道,在广东,要问哪里的腊味最出名?熟悉的街坊朋友肯定话大声的告诉你:“番禺市桥街禺山牌腊味,因为其历史久、品种多、味道香,煮熟切成片,咸淡适口,尝一口,肥不腻口,瘦不塞牙,唇齿留香,香而不腻,回味无穷,因此深受食客的好评。”

师傅在制作腊肠灌肠

2020年,以禺山腊味为代表的番禺广式腊味制作技艺入选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后,此项“舌尖上的非遗美食,更是再次受到广东以外更多食客的关注与喜爱。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相传在唐朝时,由于物资匮乏,人们临近年关才舍得摆上的大鱼大肉,为了让新鲜肉类在潮湿炎热的天气更易保存,也为在特殊节日能有肉食款待客人,人们便把肉类用盐腌制风干,制成肉干。说到底,腊肉的诞生,其实是基于人的生存法则之上,为了更好地保持食物。

师傅在制作腊肠和晾晒

而腊味流传至今,不仅是作为家乡味觉记忆里厚重的一味,也是一种美食传承,更是一种承载着乡愁眷恋,已然成为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国》曾描述过腊肉:“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禺山腊味生产的腊肠腊肉

据了解,在广式腊味的传承发展中,禺山腊味始终坚持秉承古法制作,从而形成了具有番禺特色的腊味产品,目前光从种类上来说就有腊肠、腊肉、腊鸭、腊鹅肝等。

现阶段禺山腊味的销售包装及产品展示

禺山腊味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多年来坚持手工制作腊味,在选料方面讲究真材实料,天然健康,选料、处理、拌料、灌肠、打孔、绑节、去污、晾晒是不可或缺的关键, 晒制好的腊味皮色鲜亮、脂肪透明、吃法更是五花八门:蒸、煮、炖、炒、烧、烤、焖皆可。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 潘伟璘 通讯员陈韵诗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