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推动番禺高质量发展 | 鹏辉能源:走自力更生之路 打造中国电池产业知名自主品牌

番禺融媒
+订阅

“我们将坚持走自力更生之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始终立足自主研发。”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副总经理方向明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作为公司元老级人物之一的他,见证了鹏辉能源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历史,“鹏辉能源所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不断突破核心技术,坚持自主研发、科技创新、自力更生的道路。”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力更生之路:初创阶段即成立全国首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型电池研发与制造的上市企业,产品覆盖大型储能、户用储能、通讯基站储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储充检智慧充电以及消费电池,在全球拥有8大现代化生产基地,员工1万多名,预计年营收超100亿元,市值超300亿元。而在2001年鹏辉能源成立之时,不过是沙湾市良路一家规模较小的电池厂。

视科研创新为企业生命力的鹏辉能源,在公司成立后的第二年,就率先拥有了锂离子软包电池专利,成立了国内首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4年,公司率先成立开发Li-FeS2电池,填补国内空白。2007年,获科技部批准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鹏辉能源进入储能电池领域,成为国内最早涉足储能电池的企业之一。2015年,鹏辉能源在深圳创业板上市。2020年,公司通讯基站储能市场份额居全国前三,专用车电池装机量全国前五。

生产车间

一路发展至今,鹏辉能源产品覆盖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超60万套户用储能系统提供电芯或模组,在全球户用储能电池出货量中排名前二,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中位居前五,同时入选2022-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百强榜。目前,鹏辉能源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正全力聚焦储能领域,致力于打造全球储能电池的首选品牌,为世界输送绿色能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自主研发是鹏辉能源发展的灵魂

“今年4月,鹏辉能源在北京发布了全新320Ah产品,在循环寿命、能量密度以及全生命周期成本方面,都具有行业领先优势。针对下一代储能产品,我们推出了全新的钠电产品,可实现3000次循环寿命,145wh/kg高能量密度,将引领钠电产业规模化进程。”鹏辉能源储能与动力电池研究院助理院长王康对着记者侃侃而谈,对于公司目前及未来的主打产品非常有信心。这位今年30岁的年轻博士已经在鹏辉工作了四个年头,专攻四大关键主材的材料研发。

在鹏辉能源,拥有一千多名像王康这样的专业研发人员,公司始终相信,自主研发是鹏辉能源发展的灵魂,科技和创新是考验企业生命力的核心因素,公司实施技术、人才双轮驱动策略,建立了强大的研发力量,鹏辉研究院拥有七大研发中心和一个测试中心,以及近千名专业研发人员,是经省政府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并与10+电化学领域顶尖学府和机构合作,注册及申请专利35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00多项,真正从研发广度和技术深度应对能源市场风云变幻。

如果站在市场终端的普通消费者层面,可能不太熟悉鹏辉的故事,然而自1990年代风行的大哥大、电动玩具到2000年代起流行的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到当下时兴的吸尘器、蓝牙音箱、电动牙刷、新能源汽车及配套充电桩……这背后,都有鹏辉能源作为原始设计制造商(ODM)与不断迭代的新型产品之间相互成就的故事。时代在不断发展变迁,消费者需求在不断升级,鹏辉能源始终凭借自主研发、科技创新的坚定信念,方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抢占先机、勇立潮头。

牢记嘱托 为番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将坚持走自力更生之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始终立足自主研发。”方向明表示,鹏辉能源身处粤港澳大湾区,将积极抓住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寻求全球合作,打造中国电池产业知名自主品牌,在电池核心性能方面不断改革突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科技领域自立自强。

“同时番禺是鹏辉能源发展的支撑。”方向明说,鹏辉能源扎根于番禺20多年,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企业。2022年,鹏辉能源番禺生产基地生产产值28亿多元,同比增长了65%,上缴利税7千多万元,同比增长73%。“我们将立足番禺,打造鹏辉总部基地,扩建鹏辉中央研发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把鹏辉研究院建成世界一流锂电池研究院,使之成为全球专业的储能电池‘智’造商,为番禺制造向‘智’造转型贡献力量,为番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 吴红颖 何志煊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