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经驻韶关曲江区罗坑镇帮扶工作队牵线搭桥和积极筹划,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HFI-GAUDI十分之高地支教团队一行8人首次到访罗坑学校,向学校师生赠送一批运动服,与工作队、学校领导、老师讨论支教方案,并分5个不同的兴趣班,首次为学生上课和交流互动。本次活动作为探索,将为今后周末或寒暑假期间开展夏令营或冬令营支教探路和积累经验。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HFI-GAUDI十分之高地支教团队由本校十年级学生组成,本次支教活动涵盖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古典文学、历史、数学、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后期计划添加物理学、化学等领域的内容,以培养兴趣和放松为主要目的,为学生们提供课余活动,帮助学生们身心全面发展,与社会多方面融合,接触更多与生活实际应用有关的知识。同时在活动中鼓励学生不断探索知识,积极面对困难,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三观和态度。
在心理学、社会学、艺术学课程上,授课老师用简单的心理学知识科普和实验,了解自身,以及与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在青少年时期形成健康、积极的三观。在课程中,老师通过小游戏进行破冰行动,通过游戏环节了解到学生的性格特点,还活跃了整个课堂。
在中国古典文学、历史课程上,老师通过分享有趣的历史故事,讲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诗词,表演历史课本剧,诗词飞花令,体验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文人墨客作诗的背景与作诗时的心境,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文学历史的兴趣。课程上,老师讲授了《诗经》中风雅颂等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著名的诗歌《秦风·蒹葭》《郑风·子衿》,学生都认真品味文学的魅力。
在天文学课堂上,老师通过图示太阳系的模型图片,介绍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中的行星数量、太阳系中存在的其他天体以及太阳系的规模,带领同学们更深入地认识宇宙,激发同学们对于各种宇宙中的天体的兴趣或天赋。
在数学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了解简单易懂且有趣的数学理论知识,引导同学们在实际的生活中寻找数学,运用数学。课程中老师介绍了四色定理是什么,由谁提出?为什么说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呢?引发学生思考,大家都沉浸在了数学的奥秘当中。
据悉,罗坑乡村振兴课堂由驻镇帮扶工作队发起,开设了茶叶种植加工、小黄姜种植等农业以及粤菜师傅、民宿管理、摄影剪辑等培训课程,累计培训近500人次,深受当地干部群众欢迎。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下一步,罗坑镇驻镇帮扶工作队将紧紧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继续优化镇村教育资源配置,持续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紧跟“送教下乡”支教项目,加快补齐乡村教育短板,用心用情为农村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以乡村教育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南方+记者】潘俊宇
【通讯员】占国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