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在广东高发,需要为此担心吗?专家这样说 | 抗癌一线

南方+

鼻咽癌,是一种地域集中性十分明显的恶性肿瘤。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近5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其中,又以我国华南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最高。广东省的鼻咽癌患者,要占到全国患者的60%左右。

鼻咽癌如此“偏爱”广东,我们需要为此担心吗?如何判断自己和家人是否属于鼻咽癌的“高危人群”?

4月15日,南方日报、南方+启动“抗癌一线 解码防治”系列直播课栏目,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医师倪晓光,就上述问题作出解读。直播链接>>

鼻咽癌为何在广东高发?

“鼻咽癌是由遗传、饮食习惯和EB病毒感染等多重因素综合导致的。其中,后两者与鼻咽癌在广东高发的原因关系最密切。”倪晓光告诉记者。

倪晓光介绍,广东人群长期、频繁食用咸鱼等富含亚硝酸盐的食物。而亚硝酸盐属于一级致癌物,会提高鼻咽癌的发病几率。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吃咸鱼不再成为广东人普遍的饮食习惯。”倪晓光说,“近年来鼻咽癌在广东高发,主要与广东人感染的一种特殊的EB病毒亚型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EB病毒是一种人类疱疹病毒,被认为与鼻咽癌的发病存在联系。绝大多数人在出生后都会感染EB病毒。不过,流行于广东地区的EB病毒亚型——BALF2_CCT,将使感染者的鼻咽癌发病风险增加11倍。在我国华南地区,感染该高危病毒亚型的人群比例高达40%。

倪晓光据此指出,广东被视为鼻咽癌的高风险地区。生活在该地区的人,若同时有鼻咽癌的家族遗传史,可被视为鼻咽癌的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要注意身体的这些“报警信号”

“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是高危人群,也不用特别紧张,可以定期安排对鼻咽癌的筛查,做到有备无患。”倪晓光说。

倪晓光进一步表示,如果高危人群的身体出现这些“报警信号”,则需要引起重视:

涕中带血,特别是在早晨起床后,从鼻腔回吸到口腔内的痰中带有血丝,或撸出鼻涕中带有血丝; 

持续性鼻塞,且不会因为体位的变化出现缓解;

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闷,这可能是因为鼻咽部出现肿块,影响了中耳压力平衡;

头疼、牙疼、复视、声音沙哑,可能是鼻咽部肿块侵犯神经导致的;

颈部出现包块,可能是淋巴结重大导致的。

倪晓光特别提醒,这些身体的“报警信号”,只是对可能出现鼻咽部出问题起到指示性作用,并不是说一定患上了鼻咽癌,仍需要到医院进行筛查,并邀请医生做专业判断。

“如果是高危人群,既要留意自己身体的变化,也要重视心态健康。没必要过度恐慌,也不用有一点症状就‘对号入座’。”倪晓光说。

诊断鼻咽癌 这三项检查缺一不可

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鼻咽癌患者的存活率相对较高。公开资料显示,通过早期采用单纯放疗,局部晚期采用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鼻咽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达90%以上,5年生存率超过80%。

不过,由于鼻咽癌的隐蔽性较强,不少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因此,早诊、早治对鼻咽癌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

倪晓光介绍,诊断鼻咽癌,离不开这三项检查:

一是鼻咽镜检查。“鼻咽部在我们身体中是一个相对隐蔽、深藏的部位。需要通过内窥镜从鼻孔探入,才能看清楚鼻腔黏膜的情况。”倪晓光表示,内窥镜对发现早期鼻咽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影像检查。包括CT和核磁共振。倪晓光介绍,由于核磁共振在检查鼻咽部时的分辨率明显优于CT,可观测到黏膜及黏膜两侧的对称情况,其重要性比CT更高。

三是颈部彩超检查。“颈部包块是判断患者是否患鼻咽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倪晓光说,“如果患者在内窥镜、核磁共振检查中发现鼻咽部长了东西,但颈部没有长包块,患鼻咽癌的概率会相对降低。”

倪晓光指出,上述三项检查,对诊断鼻咽癌而言缺一不可。

他同时表示,对于已经接受鼻咽癌治疗的患者而言,定期复查也十分重要。一般而言,要求进行放疗后的鼻咽癌患者,在2年内每3个月进行一次复查,2-5年内每半年做一次复查。

“鼻咽癌的治愈率是非常高的。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倪晓光说。

【记者】泠汐 段江含

导播】佘余

海报】郑炜良

运营】徐勉 施心怡

策划】刘长欣

统筹】张西陆 赵晓娜 佘余

编辑 张梦圆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