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增开4个军事基地,菲律宾在亚太“纵火”?

南方周末
+订阅

“此前的5个军事基地更多的还是着眼于菲律宾国内安全议题,帮助其提高反恐和维稳能力。但新增的4个军事基地针对南海问题和台海问题的意图非常明显。”

在菲律宾新获得的这些重要军事基地,将有助于美国更好地执行相关情报和侦察任务,同时也是潜在的后勤保障支撑点。


当地时间2023年4月10日,就向美军增开4个军事基地一事,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回应称,新增的美军基地旨在加强对菲律宾领土的防御,巩固国家的防卫能力,菲律宾不会允许任何人使用这些基地来发起任何攻击行动。

马科斯的“无害化”声明,明显与此前菲美双方的官方表态有所出入。

4月3日,菲律宾政府公布4个新增军事基地具体位置后,菲律宾国防部长声称基地位置“非常具有战略意义”,并强调菲律宾所谓在南海地区“对国际社会负有责任”。美国国防部也表示,新基地“将加强美菲两军的互操性,使我们能够更无缝地共同应对‘印太地区’的一系列共同挑战”。

4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从美在菲新增基地的点位看,其意图已不言而喻。“我们再次提醒有关地区国家,一味迎合域外势力不仅无法维护自身安全,反而将加剧局势紧张、危害地区和平稳定,也必将殃及自身。”

自菲律宾政权更迭以来,美菲军事和安全合作呈现异常活跃的状态。

“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菲律宾在外交政策上倾斜美国是可以理解的,但试图通过与域外大国开展军事和安全合作制衡,已经偏离了平衡的基本原则,不仅将为菲律宾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也会对地区和平与稳定造成潜在风险。”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代帆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基地二度开张

早在2023年2月2日,美国和菲律宾国防部就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官宣同意在菲“战略地区”指定4个新的“地点”供美军使用,并完成协议下现有5个地点的项目建设。

但对于新基地的具体位置,美菲双方均三缄其口。3月22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更是在出席菲律宾建军节纪念活动时称,这些基地将“分散”在菲律宾全国各地。如今尘埃落定,4处基地的位置与马科斯的口风并不一致。

据报道,菲律宾此次公布的4个新增军事基地分别是位于吕宋岛北部卡加延省的卡米洛·奥西亚斯海军基地和拉洛机场,位于吕宋岛北部伊莎贝拉省加穆镇的梅尔乔·德拉·科鲁兹营地,以及位于巴拉望省巴拉巴克岛的1处基地。

美联社、路透社和菲律宾《商报》在解读基地选址时指出,吕宋岛的基地朝北即与中国台湾岛“隔海相望”,其中1处距离台湾岛仅约400公里,而巴拉望省巴拉巴克岛的基地则靠近中国南沙群岛,面向的是中国南海海域,该地区在全球贸易版图中极为关键。

尽管菲律宾总统府声称,这些基地是“合适且互利的”,但多位受访专家学者分析指出,相较于美国此前获准使用的5个菲律宾军事基地,新开放的4个基地具有更强的战略意义和目的性。

2014年4月28日,“高调亲美”的阿基诺三世与奥巴马政府签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美军随后获准使用菲律宾5个军事基地兴建军事设施以及存放、部署武器。

 “此前的5个军事基地虽然有针对海上安全的构想在内,但更多的还是着眼于菲律宾国内安全议题,帮助其提高反恐和维稳能力。”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大国外交室主任周士新表示,但新增的4个军事基地针对南海问题和台海问题的意图非常明显,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美国应对未来地区局势变化的一种预防性措施。

与前任政府相比,拜登的“印太战略”蒙上了集团政治的色彩,强调深化与盟国合作的重要性,尤其是把东南亚作为重点地区。在这样的背景下,地处印度洋与太平洋关键通道并与美国有着长期正式盟友关系的菲律宾,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重要角色日益凸显。

周士新指出,进驻更多菲律宾基地是美国重返亚太、推行印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借机可以填补其从韩国、日本到澳大利亚的太平洋岛链上的关键缺口,为自己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提供更多便利。

后续,美国将加大在菲律宾的军事部署,甚至存在着请求增加军事基地的可能性。据法新社报道,一名不具名的菲律宾官员称,美菲关于潜在的新增第5基地的谈判正在进行中。

实际上,对美新增军事基地只是美菲关系升温的具体表现之一。4月11日,美国与菲律宾接连展开史上最大规模的“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和近7年来的首次外长防长“2+2”会谈。

“美菲军事合作的频度、速度和力度在不断升温,后续动向将依赖于在华盛顿举行的外长防长‘2+2’会谈所讨论的内容和结果。可以预料的是,两国将就未来具体安全合作提出比较详细的规划。”周士新说,但无论如何,双方都会淡化强化军事安全合作对地区稳定的外溢效应,而是强调美菲军事同盟在应对非传统安全方面的作用。

“火中取栗”

美国在菲军事基地如同一张“晴雨表”,见证了美菲军事同盟关系由热变冷、由冷变热的复杂演变。

2014年美军获准使用菲律宾5个军事基地兴建军事设施后,随着杜特尔特上台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美菲防务合作一度走向冷淡。

2022年5月,带着“总统二代”和“贵族精英”光环的马科斯以压倒性优势夺得大选胜利,再度给美菲军事同盟关系带来转机。

“菲律宾曾经是美国的殖民地,两国关系有着深厚渊源。菲律宾的政界、商界、学界和军方一直与美国保持密切联系,尤其是学界和军方与美国互动频繁。”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国际关系系副主任张旭东告诉南方周末,“马科斯家族和美国关系一直都更为亲近,目前来看,为了经济利益,菲律宾可能维持中立的外交,但是在政治和军事上与美国的合作态势会更加活跃。”

2022年9月,马科斯在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间隙与拜登举行会晤,讨论南海局势,这是两国总统自2017年以来的首次面对面交谈。与此同时,在马科斯继任菲律宾总统后的短短半年多时间,美国国务卿、副总统和国防部长4度访菲。

在张旭东看来,菲美频繁互动的成效显而易见。在菲律宾新获得的这些重要军事基地,将有助于美国更好地执行相关情报和侦察任务,同时也是潜在的后勤保障支撑点。

而对于马科斯而言,在安全上与美国捆绑,将中菲南海争议问题复杂化、多边化,菲律宾则可以“火中取栗”。

周士新指出,菲律宾作为东盟人口第二大国,军事实力却仅仅排在第六位,海军基本上靠其他国家赠送的二手舰艇,军事实力积弱而又反恐形势严峻的菲律宾在安全上只得借力外部大国尤其是美国的军事合作。

“自上世纪90年代南海争端浮出水面以来,出于对南海问题和潜在冲突的担忧以及自身实力相对弱小的现实考量,菲律宾政府希望与域外大国尤其是其传统盟友美国合作,以应对所谓来自海洋安全的挑战。”代帆进一步指出,“对于马科斯而言,在军事上向美国靠拢,既能背靠盟友提升自身军事现代化水平,又能借外部力量维护其南海主张,强化在南海争议地区讨价还价的能力。”

“但引入外部势力介入南海议题,只会让海洋争端复杂化、扩大化,成为引发地区冲突的导火索,最终菲律宾自身也难免会引火上身,损人亦伤己。”周士新表示。

结果恐怕并不乐观

就任总统后,马科斯在位于马尼拉大区奎松市的菲律宾众议院发表了当选后的首份国情咨文报告,阐释其未来6年的执政纲领。采取多元平衡的外交政策在大国之间“走钢丝”,以实现利益最大化,是菲律宾的外交政策基点。

但在代帆看来,事实上目前菲律宾所做的一切,尤其是与域外国家在军事和安全方面的合作,已经偏离了前任杜特尔特总统时期的独立外交原则,进一步在安全和军事上依靠美国。

“菲律宾‘投靠’美国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代帆分析,“最终有可能把菲律宾拖入未知的风险,结果恐怕并不乐观”。

“希望所有的都能得到,任何利益都不要失去,马科斯总统的如意算盘是基于谋求菲律宾国家利益最大化。”周士新指出,但这种最优战略选择往往是难以实现的。引入外部力量介入地区安全事务势必会造成地区局势的“失稳”,也会加剧地区局势紧张。

而考虑到国内外的多重声音和菲美军事同盟曾经的龃龉不断,周士新认为,菲律宾与美国军事合作其实是有限度的,两国仍然面临诸多考验。

周士新分析,在菲律宾国内,反对菲美强化军事合作的声音一直存在。美国对菲律宾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曾给当地留下难以弥合的创伤,也让菲律宾民众产生一种屈辱感。美军的重返会反复唤醒这段殖民史的惨痛记忆。

与此同时,美国加强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必然会有所行动,近期多次军事演习就是明证。此外,美国可能会增加在南海和地区其他海空域进行所谓的“航行与飞越自由”行动,使东南亚地区紧张局势持续升级,而菲律宾政府和民众可能将承担相关后果。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编辑 刘婷婷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