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吗
“说走就走”的旅行已经out啦
现在最火的竟然是“特种兵式旅游”
什么是“特种兵式旅游”呢
简单来说就是
花最少的时间和费用游览最多的景点
选择“特种兵式旅游”的多为大学生等年轻人群体。为了节约成本,他们一般周五晚上或双休日清晨出发,打卡各大景点后,在周一早上赶回教室上课。用最短的时间打卡最多景点,且不影响接下来上学或上班,极具“性价比”。
“特种兵式旅游”主打的就是“极限挑战”,为了节省花费,很多人选择在火车上,甚至车站里度过夜晚,既节约时间又省了一笔住店费用。
(图源水印:特种兵们的旅行计划)
说实话,广卫君可太佩服这些奔走在旅途中的小伙伴了
让人不由得感叹:年轻,真好!
不过,广卫君还是要给旅途中的大家
送上温馨提醒
旅途看过了风景、品尝了美食
也不要忘记保重身体、注意健康啊!
01
饮食篇
其实,如果旅行只是几天时间的话,不用太过担心。毕竟对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日常饮食,一年中只有几天吃得不那么营养均衡,身体还是能够调整和承受的。不过,毕竟在外旅行对身体来说也是个兴奋和应激,部分人可能会存在消化系统不适应,有过敏和不耐受食物等问题。
在旅途中品尝各地名吃和特色佳肴,无疑是假期旅游中的一大乐趣。但不少游客一味要求随心所欲,或者不管卫生不卫生,就去吃一些小地摊的食品,或者是特色小吃一次吃个痛快,这样做对胃肠有很大刺激,有可能发生急性胃肠病。
1.餐饮选择
旅途餐饮应选择口味清淡富有营养的食物,少吃生、冷、油、腻,以免发生肠道传染病。口渴时尽量饮茶或喝矿泉水,多吃水果,就餐时不饮或少饮酒。
2.外出携带
建议不要选膨化、油炸食品,可以选择携带相对有品牌保障的豆制品和自己蒸煮的食物。外出前,将水果、西红柿、黄瓜清洗好,用保鲜袋装好,并且尽快食用。普通的饼干最好用全麦面包替代。
3.准备与饮食有关的药物
在药物方面,建议备上对付腹泻的药物,如黄连素。对日常胃肠消化能力比较弱的人来说,还可以备上应对消化不良的药,如消化酶类、乳酸菌素片、酵母片、健胃消食片。带点复合维生素片、维生素C片、B族维生素片等也是有益无害的。毕竟在外就餐很难保证各种维生素都齐全。
02
出游篇
1.外出要注意安全
在山道上发生拥堵时,身体尽量贴靠山侧;一旦处于人数过于集中的环境中,尽量选择上风口站立。在旅游用品中携带刀子、绳子、止血带和相应的急救药品,可以使你心里塌实,即使真的出现事故,这些用具也不会使你手忙脚乱。
2.防止肌体损伤
股骨颈骨折:尤其易发生于老年人身上。若受损伤就不应继续负重,须马上去医院拍片检查和进行治疗。
手腕骨折:多是在绊倒、滑倒时本能地用手掌撑地所致。伤后病人会感觉受伤的手腕剧烈疼痛,有的可以感到碎骨片在移动。受伤后要就近找到一块平整的板子或书,将手腕托住,避免手腕的反复摆动。不要自行按摩和反复练习活动,应尽快由医生将骨折复位后,进行石膏固定。
踝关节韧带损伤和踝关节骨折:这种损伤常常是在跑动和下山时发生。伤后即使能行走,也应避免负重。有条件的话,可立即敷以冰块,以减少出血及肿胀,切忌按摩及热敷。应尽快去医院就医,进行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
3.预防皮肤过敏和毒虫叮咬
皮肤科医师提醒,假期是出游赏花的好时机,但是如果你有花粉过敏史,最好带上抗过敏药物以备不时之需。有过敏体质的人,应避免去鲜花大片盛开的地方,一旦发生花粉过敏要及时就诊。如果要出游,最好穿长袖衣物,别裸露过多皮肤,以防过敏。
03
掌握一些急救方法
日常生活中,溺水、电击、烫伤、骨折等意外,若第一时间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这十大救护常识,值得好好收藏。(上下滑动阅读)
1.电击
(1)立即切断电源:如关闭电门或拉闸。必要时可用干燥的木棍、扁担或绳索等拉开电源。
(2)人工呼吸:大部分患者均需进行人工呼吸,首先要松解衣领,人工呼吸必须坚持较长时间,切勿轻易放弃。
(3)心脏按摩:凡有心室纤维颤动或心跳已经停止,应立即做心脏按摩。
(4)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
2.烧伤烫伤
(1)马上除去热源。
(2)对烫伤的部位进行局部降温,用凉水冲洗是最切实、最可行的方法。冲洗的时间越早越好,不要弄破水疱。即使烫伤造成表皮脱落也同样应以凉水冲洗,不要惧怕感染不敢冲洗。冲洗时间可持续半小时左右,以脱离冷源后疼痛显著减轻为准。
特别提示:如不能迅速接近水源,也可以用冰块、冰棍甚至冰箱里保存的冻猪肉或者其他食品冷敷。对局部较小面积的轻度烫伤,可在家中施治,在清洁创面后,可外涂京万红、美宝润湿烧伤膏等。对大面积烫伤,宜尽早送医院治疗。
3.溺水
(1)检查。将溺水救至岸上后,应迅速检查溺水者的身体情况。
(2)恢复呼吸通畅。由于溺水者多有严重的呼吸道阻塞,要立即清除口鼻内淤泥杂草和呕吐物,然后再控水处理。
(3)控水处理。所谓控水处理,是利用头低脚高的体位,将吸入肺内的水分控倒出来。方法: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出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救护者的膝盖上,使其头下垂,然后再按压其腹背部。也可利用地面上的自然斜坡,将溺水者的头置于下坡处,或以小木凳、大石头、倒扣的铁锅等作垫高物来控水。
特别提示:对呼吸已停止的溺水者,应在控水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将溺水者仰卧位放置,抢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掰开溺水者的嘴,深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吹气,反复进行,直到恢复呼吸。如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急救者将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段进行心脏按压,下压要慢,放松时要快。
4.帮助哮喘病人
(1)哮喘病发作时,应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让其取坐位或半卧位,解开领扣,松开裤带,避免胸腹受压和不必要的搬动。
(2)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若为老年病人或有心脏病史,可能是心源性哮喘,应立即舌下含服消心痛或硝酸甘油片1—2片。如果是支气管哮喘,应尽快脱离过敏源,若有器官解痉气雾剂应立即让病人吸入2—3次。
特别提示:一旦心跳、呼吸停止,应尽早行人工心肺复苏,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哮喘突然发作要注意:千万不可背送病人去医院急救。背送哮喘发作病人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病情。
5.被狗咬
(1)冲洗伤口。被咬后应以最快迅速,就地用大量肥皂水或清水(10000毫升以上)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若周围一时无水源,那么可先用人尿代替清水冲洗,然后再设法找水。记住:不要包扎伤口!就地、立即、彻底冲洗伤口,是决定抢救成败的关键,切不可忘了冲洗伤口,或者马马虎虎冲洗一下,甚至涂点红汞包扎好伤口就上医院,这是绝对错误的。
(2)涂擦伤口。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特别提示:冲洗和消毒后伤口处理。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应包扎。必须尽快到医院进一步救治。首次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原则上是越早越好。
6.蘑菇中毒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呼叫救护车赶往现场,并保留毒蘑菇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2)催吐、洗胃和导泻。为减少毒素的吸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随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可反复多次。
(3)补水。催吐后,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中毒者饮用盐水和加入食用糖的“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的丢失,防止休克的发生。
(4)防止窒息。对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5)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特别提示:民间有各种鉴别蘑菇是否是毒蘑菇的方法,但总的看来这些方法并不可靠。最有效的毒蘑菇鉴别方法是形态学鉴定,但这种鉴定方法普通群众难以掌握。所以,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菇。
7.中暑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8.突然昏迷
(1)将病人放平,解开衣领,保证呼吸道通畅。
(2)进行心肺复苏,将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段进行心脏按压,下压要慢,放松时要快。
(3)送医
9.交通事故骨折伤
(1)要注意防止伤员发生休克,不要移动身体的骨折部位,如果脊柱可能受损时,一般不要改变受伤者姿势。
(2)对具体骨折的部位,要小心用消毒胶片包扎,并按发生后的状态保持部位静止。
(3)在没有包扎用品的情况下,可就地取材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减轻伤者痛苦,便于搬送,同时可以不加重断骨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利于伤肢功能的恢复。
10.野外出血
(1)清洗伤口(只限于较小伤口),对跌倒擦伤或怀疑会沾上污物的伤口,更要注意小心做好消毒程序。
(2)止血:让伤者坐在舒适的地方,安慰患者并提高伤肢,用一块衣物盖住伤口,用手压在敷料上,施以适量压力,协助止血。
(3)包扎:若伤口已经基本上止血,这时就用衣物包扎固定,请伤者休息一下,然后电话寻求援助。
“目之所及皆是我的风景,
步之所量皆是我的世界”
希望在高强度的“特种兵式旅行”之下
大家既能够收获风景,也能保证健康
健康出游,平安归来
你的旅途下一站
又会是哪里呢?评论区告诉我吧!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综合自央视新闻、广东中医药、健康有约、佛山疾控、知著网
编辑:陈佳
责编:陈广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