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教学如何衔接?佛山汾江中学联合基地校开展首次教研

佛山大课堂
+订阅

为加快佛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附属实验学校(佛山市汾江中学)向佛山市“五好教育”的示范校高优目标迈进,探索片区学校小初衔接工作,推动片区学校高质量发展,4月14日,佛山市汾江中学联同佛山市同济小学、冼可澄纪念学校、佛山市元甲学校3所小学举行首次教研活动。

当天的联合教研活动中,汾江中学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组分别向三间基地学校展示了一节精彩的小初衔接的双师课堂,同课同构,打破小初教学隔阂,共同研讨素养导向下的新课堂。双师课堂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小学、初中教学的长处,能够更加深刻地连接小初学科教学,帮助学生适应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跨越。

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供图

“双师”课堂

打破小初教学隔阂

如何学好文言文?佛山市汾江中学的陈恺杰老师以及佛山市元甲小学的李艳琼老师共同合作,以《学弈》为课题内容,在元甲学校带来了一节初小衔接的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课。

与此同时,在同济小学也迎来了一节精彩的“初小衔接数学双师课堂”,汾江中学老师林子钰和同济小学老师李安华将佛山市小学数学“非线性教学”理念和佛山市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理念融合在一起。这节课作为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有效衔接的优秀课例,在片区学校小初衔接教研工作中探索出一种新的教研模式,为推动片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了新的尝试。

学思结合,一节有意义的、创新性的小初双师英语课堂怎么上?冼可澄纪念学校老师罗夏韵以切合小学生思维方式的问题引领同学们带着思考进入阅读。随后,汾江中学翁文苑老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入初中阶段的开放性思维训练。

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供图

为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佛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的领导下,汾江中学安排科学实践活动物理—科学、六年级学生团体心理活动、家庭教育讲座等三个主题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多元成才。

漏斗吹乒乓球体验流体流速与压强关系,用小铁环表演魔术体验惯性的奥秘……物理课中,汾江中学曾梓健老师基于小学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分别从力、热、电、光、声五个维度展示实验,带领学生打开学习物理的大门。

小初衔接,心理先行。汾江中学心理老师陈少贞为冼可澄学校六年级学生带来一节题为《调整“心”方向,展望新未来》的心理活动课。陈少贞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消除对学习未知事物的焦虑心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规划未来的初中生活。

家校携手,凝聚教育共识,提升教育合力。当天下午,汾江中学特邀全国知名班主任刘习洪进行题为《“双减”政策下,家校共育创新开展的途径和策略》的家庭教育讲座。刘习洪为家长们提供了具体、实用的方法指导,助力父母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携手小升初,共育赢未来。小学、初中作为义务教育的两个阶段,整体一脉相承,是一场双向奔赴。“双师”课堂上,学生尽情思考、表达,两校教师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共同为高质量的小初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汾江中学教育处副主任何嘉银表示,通过本次“1+1+3(市教研室牵头,附属实验校主办,基地校协办)”联合教研活动,进一步探索了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初衔接教学和学生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打破小初教学隔阂,培养学科素养,提供学生成长多元通道,高效助力打造佛山‘五好教育’新形态,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

片区衔接

从共建共赢迈向“共优”

去年5月,佛山市汾江中学正式挂牌“佛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附属实验学校”,一年来,在市教育局和禅城区的联手打造下,汾江中学的软硬件条件有了质的飞跃,目前正朝着市、区共建佛山市“五好教育”的示范校高优目标奋力迈进。

为探索片区学校小初衔接工作,做好学生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成长规划,推动片区学校高质量发展,今年2月,佛山市义务教育“市区镇校共建”教研体系项目建设第二次工作推进会议上,宣布佛山市汾江中学设立佛山市同济小学、冼可澄纪念学校、佛山市元甲学校这片区内三所小学为基地学校。

王雅铄 摄

王雅铄 摄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为小初衔接工作指明的路径,指出在关注核心素养培育的新时代,素养教育也要“增强整体性,强化各学段、相关学科纵向有效衔接和横向协调配合”。

为了更好统筹规划小初衔接教育工作,佛山市汾江中学教务处牵头成立基地学校教研联合体,组建工作微信群,并作出了每学期开展1次教研活动的计划。

何嘉银表示,在小初衔接教育探索中,汾江中学将充分利用作为佛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附属实验学校的丰富市级教研资源。例如,在教研活动中邀请市教研室专家、外区专家、区内名师前来进行指导。“围绕基于当下大单元教学理念,如何让小学、初中的各学科核心素养得以衔接与融合,课程内容如何做到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体现核心素养发展的长期性等课题,在专家的加持下,课程设计必定能更加贴合‘新课标’要求。”

据透露,3所基地学校将考虑联合申报关于“课程衔接与整合”方面的市级课题。接下来,汾江中学将与基地学校将通过促进从共建共赢迈向“共优”,为加快向佛山市“五好教育”的示范校高优目标迈进,进一步贯彻落实佛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提出的打造基础教研工作“四梁八柱”框架体系的工作部署,为禅城区教育“三优”、“六精六高”贡献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王雅铄

通讯员】郭小颖

编辑 黄逸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