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头口腔医疗中心牙周科诊室里,一位女士因牙齿咬脸颊来就诊:“医生,我吃东西的时候,大牙总咬到脸颊的肉,已经一个多星期了……”
朱镇武医生一看,原来她左上有个正位萌出的智齿,而下颌智齿未完全萌出,需要拍片辅助检查。
牙片一出来,朱医生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CBCT显示,患者左下智齿高位阻生,远中壁可见花生米大小低密度影。
朱医生:“你的问题不止是阻生智齿,还可能存在颌骨囊肿。”
骨头里为什么会长囊肿?
颌骨囊肿是指发生在颌骨内的非肿瘤性囊性病变,是一种病理性囊腔。根据组织来源,颌骨囊肿可分为牙源性囊肿与非牙源性囊肿,还有血外渗性囊肿。
牙源性囊肿:患牙引起牙周组织的炎症
在我们口腔颌面发育过程中,其实存在着许多残留的上皮,它们存在牙周膜、未萌出牙的牙冠表面。
如果牙齿为深龋、残根、死髓牙,那么残余上皮在慢性炎症的刺激下,就会增生成上皮团,后发生变性和液化,就成为了“根端囊肿(根尖周囊肿)”。
非牙源性囊肿:残余上皮在颌骨内的发育异常
还有一些残余的上皮存在于牙周组织以外的部分,在发育异常的情况下,可以引起颌面部骨不同部位的囊肿。
血外渗性囊肿:颌面部外伤及凝血异常的疾病
由颌面部骨骨髓内出血造成,通常发生于外伤后,也有一部分发生于血友病患者等伴有凝血功能降低的患者。
长了颌骨囊肿一定得处理吗?
从组织学上来看,囊肿由囊壁和内容物组成,内容物为囊液或半流体物质,类似“灌汤包”,外面是皮,里面是馅儿。
由于不包含肿瘤细胞成分,因此一般不会转移到其他地方,属于良性病变。
但是,囊肿会缓慢增大,体积不断增长,最终会挤压到周围组织,引起骨质吸收、牙松动、移位及面部畸形。
囊肿继发感染时,可出现疼痛或感觉障碍。少数牙源性角化囊肿破坏周围骨壁后可累及软组织,如骨膜或肌肉。
因此,发现颌骨囊肿时医生一般会建议及时处理。
颌骨囊肿该如何治疗?
颌骨囊肿的治疗方法包括囊肿刮治术、囊肿减压成形术 (成形性囊肿切开术)和颌骨切除术。
1、囊肿刮治术
适用于大部分牙源性颌骨囊肿。
通过外科手术,完整摘除囊肿以及无法保留的受累牙,手术一般在口内完成。
2、囊肿减压成形术
适用于体积大、行囊肿刮除术后剩余骨质少、病理性骨质风险高者,以及囊肿波及儿童未萌恒牙或牙胚,行囊肿刮治易损伤恒牙或牙胚者。
通过外科手术在囊肿表面开窗引流减压,促进囊肿缩小和颌骨再生。该术式创伤较小,有利于保护术区的解剖结构。
3、颌骨切除术
适用于囊肿病变范围过大、难以行囊肿刮治术、经囊肿减压成形术治疗失败的患者,或经其他治疗多次复发的角化囊肿患者。通过外科手术将颌骨连同病变组织一起切除。
颌骨囊肿的早期筛查及预防
颌骨囊肿筛查的年龄和频率:对于成年人的高发人群或易感人群应自觉进行口腔检查,每3~5年一次。
颌骨囊肿筛查的方法:对于高发人群或易感人群可以进行视诊、触诊、X线片筛查的方法,其中X线片筛查是一种非常简单易行且误诊率较低的方法,可以快速定位疾病。
预防措施
1、出现牙髓病变时需积极治疗,避免引起严重后果。
2、消除外来的慢性刺激因素,如及时处理残根、残冠等。
3、当发现面部出现肿瘤或者无痛性肿大时,应引起重视。
参考资料
[1]《牙源性颌骨囊肿诊疗指南(2022 年版)》
[2]周健,杜若鸿.颌骨囊肿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4):229-232.
本文为科普宣教,如有图片、文字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