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汕尾人如何享用这种 “来自地狱的海鲜”

潮商
+订阅

“湿斗”

一款会引起初见者头皮发麻的食物,

他的长相看起来像是美国电影里虚构的怪兽,

很少有人会食用

然而汕尾人发现了它,

并结合当地特色,创造出了一道让人又惊又喜的美味佳肴,

很多食客在尝试过后流连忘返,

美味难寻,只得念叨多年

湿斗,在海边岩石上的一簇簇灰白色、有石灰质外壳的小动物,粘合力强,密密麻麻,看着直让人起鸡母皮,叫它湿斗就因为它的外壳像斗一样,上尖下宽的锥体状,也有人因为它的形状有点像马的牙齿,所以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常叫它“马牙”。而它的科学正名则是:鹅颈藤壶,素有“来自地狱的海鲜”之美誉。

湿斗不但能附着在礁石上,而且能附着在船体上,任凭风吹浪打也冲刷不掉。湿斗在每一次脱皮之后,就要分泌出一种粘性的藤壶初生胶,这种胶含有多种生化成份和极强的粘合力,从而保证了它极强的吸附能力。

采集湿斗是很辛苦的体力活,开船入海,找礁石,潜入海水,凿石头一样坚固的湿斗。

湿斗的烹饪很简单,直接放入锅煮,不用加盐不用加任何调料剂,煮熟即吃最佳。

每一道美食的背后总有一个传说故事,湿斗也不例外。

相传龙王公主想上岸看看人间美景,龙王担心岸边礁岩太滑溜,会跌坏心肝女儿,便下令在水族中招“门坎石”,铺在礁岩上为龙王公主垫脚。谁愿承担这一重任,海里礁上任凭来去,不必再受管束。水族们平日老埋怨水底的日子太沉闷,有这么个好机会,都争着报名,竞争激烈。

龙头鱼凭自己沾了个“龙”字,第一个应试。它们一条挨着一条横卧在礁岩上,让龙王公主踩着走。可龙头鱼们平日娇生惯养,身子虚弱,龙王公主踩上去才走了两步,它们便吃不消了,一条条东倒西歪的,让龙王公主摔倒了。龙王大怒,把龙头鱼们狠狠打了一顿,打得它们鳞也脱了,骨头也酥了。

水族们吓坏了,不敢再试,只有湿斗挺身而出。这湿斗原在龙宫御膳房打杂,平日用坏的酒盅碗盏,都一一保存着,这一回派上用场了。它们把破酒盅残碗盏往身上一罩,一层层附在岩礁上,龙王公主踩上去稳稳当当的,一走走到了岩顶。

从此,湿斗们便既能在水底又能在礁岩上生活了,时间一长,那些酒盅碗盏就成了保护身子的硬壳了。

而湿斗的“推广还得益于前几年风靡全广东的《老广的味道》第二季的开播,其中一段美食介绍便提到了这道常人难寻的美味。

“湿斗”的烹饪很简单,直接放入锅煮,不用加盐不用加任何调料剂,煮熟即吃最佳。

来源:《老广的味道》、汕尾无影只、揭阳广电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