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的小徐感到腰骶部间歇性痛疼不适和双下肢麻木已经两年多了,近一周无明显诱因,腰部活动受限伴疼痛,弯腰及转身时腰部疼痛加剧,遂来到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就医。康复医学科周志辉医生接诊后,为小徐进行了详细体查:腰3/4,4/5椎体旁压痛阳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不能弯腰,嘱其转身腰部痛疼加剧。全脊柱X光片提示:腰骶部脊柱侧弯。周医生以林氏正骨推拿以及筋膜拉伸为其治疗后,小徐腰部活动明显改善,可自行弯腰,转身腰部痛疼症状得到改善。
病例分享
一台电脑一张椅,把二郎腿翘到底。
这是多少打工人的真实写照,
然而习惯性跷二郎腿,
不仅会导致驼背、骨盆歪斜,
严重的还会演变成脊椎侧弯!
二郎腿和脊柱侧弯的关系
跷二郎腿会导致骨盆倾斜,腰椎承受压力不均,其实不止是脊柱,周边很多肌肉也会受到影响,甚至血液流动也会受阻,造成腰肌劳损。同样也会导致腰椎间盘受力不均,长时间这个姿势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常跷二郎腿容易形成驼背和脊柱弯曲。
不管是哪种跷二郎腿的方式,都会让骨盆往后倒——骨盆后倾,身体的胸椎和腰椎也会不自觉整个弯曲变成驼背,膝盖跨过另一脚的膝盖最为严重。
且不仅如此,所有的跷二郎腿方式都会使腰椎和胸椎发生侧弯和旋转,长久下来会有很大几率演变成脊椎侧弯。
跷不了二郎腿也是病!
1. 臀肌挛缩跷不了
臀肌肌纤维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临床表现为髋关节功能受限。
轻度臀肌挛缩患者的行走步态无异常,但不能跷二郎腿,并膝屈髋时有弹响;中度臀肌挛缩患者走路时有“外八字”步态,必须双膝分开才可以下蹲,下蹲时臀部有弹响及条索状物滑动;重度臀肌挛缩患者胯部要张开行走,跑起来步态像企鹅,蹲下后双膝仍不可以并拢,臀部有凹陷,能触及明显的条索状硬物。
2. 髋关节撞击症跷不了
这个病表现为腹股沟区疼痛,但下蹲时用手并不能在髋关节外侧触摸到跳动的条索。
3个动作,有效锻炼核心肌肉
一起跟练以下的动作,可以消除之前跷二郎腿带来的伤害,也可以有效的锻炼核心肌肉,平衡脊柱两侧的肌肉张力,避免久坐腰酸背痛!
1. 激活臀部肌肉
双脚分开,脚后跟钉在地上,背部离开地面,靠肩膀支撑上半身,下半身向上发力,并在顶端夹紧臀部。3组动作,每组12次。
2. 锻炼核心肌群
核心肌群,指的是位于腹部前后环绕着身躯,负责保护脊椎稳定的重要肌肉群。主要由膈肌、腹横肌、下背肌、竖脊肌、多裂肌及骨盆底肌群等组成。只有锻炼好核心肌群,才能更好地维持身体的平衡稳定。
☞ 核心训练一:腹式呼吸练习
动作要点:双手掐住腹部给腹肌较小的阻力,想象腹腔是一个气球,吸气时将气球充满,呼气时将气球的气放掉。
☞ 核心训练二:平板支撑
动作要领:身体成一条直线,用脚趾和前臂做支撑,腹肌收缩保持10秒,再放松。注意全过程不要憋气,练习10组。
不要总觉得
二郎腿一时翘一时爽,一直翘……
毕竟,
欠的“健康债”总是要还的!
本期作者:周志辉
从事针灸推拿工作二十余年,曾在广东省中医院进修学习林氏正骨推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学习龙氏正骨推拿。擅长:运用林氏正骨推拿手法、龙氏正骨推拿手法、德国施罗斯、SPS螺旋稳定肌肉链技术、针灸等治疗各种急慢性颈肩腰腿痛、椎间盘突出、青少年脊柱侧弯、中风偏瘫、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运动损伤、产后康复(产后腰痛)、骨盆整复、体态不正、小儿斜颈、强直性脊柱炎等疑难病。
出诊时间: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00
周一到周五:总院4号楼5楼 运动治疗室
周六全天:总院5号楼3楼 脊柱侧弯专科治疗室
健康咨询二维码
联系电话:15813363368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健康传播,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收到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图文:康复医学科周志辉
编辑:宣教部梁嘉琪
初审:康复医学科毛庆友
复审:医务科利伟江、宣教部旷晓兰
终审:副院长芶祯峥
温馨提示:目前,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儿科、妇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中西医结合科、康复理疗科、B超室已开设夜间门诊,接诊时间为18:00-21:00(超过21:00可转为急诊就诊),有需要的患友可前来就诊。
康复医学科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特色科室,科室开设有门诊和住院病房,服务于本科室之外,同时为全院住院患者提供早期、规范、系统和全面康复医疗服务。康复医学科是一个团结、合作、包容、担当、创新的团队,科室目前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6人,医师2人,科室设置有运动治疗室、物理治疗室、针灸推拿治疗室、吞咽言语治疗室、作业疗法室、高频理疗室等专业康复治疗室,科室引进国内外各种先进的康复治疗设备:智能化上下肢机器人、智能化电子生物反馈四肢联动、冲击波治疗仪等,是广州市北部地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设备先进、技术雄厚、环境舒适的专业康复科室。
康复医学科微信公众号
毛庆友
• 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康复医学硕士
• 出诊时间:周二、周三、周五上午
擅长:肌肉骨骼关节疼痛、运动损伤、骨关节术后、神经系统损伤导致偏瘫、截瘫、四肢瘫、言语认知障碍、二便障碍、盆底疾患、心肺等慢性病、淋巴水肿等疾病的评估及治疗。联系方式:15202099401(微信同号)
胡大文
• 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广州市康复医学质控专家组成员
• 出诊时间:周一到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擅长:综合运用传统针灸、推拿和现代声、光、电物理治疗及中、西药治疗面神经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关节炎、肩周炎、运动损伤、神经损伤、痛风、中风偏瘫、骨折术后肢体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
马 力
• 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主治医师,中共花都区人民医院第三党支部书记
•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周二、周三下午
擅长:传统中医针灸推拿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对颈肩腰腿痛、网球肘、急慢性肌肉劳损、运动损伤、偏瘫、偏头痛、面瘫、脑梗塞、脑出血等多种疑难杂症的综合治疗。联系方式:13798116699(微信同号)
邵慧兴
• 副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
•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14:00-20:00
擅长:辨证施治,应用传统方药、针灸治疗中风偏瘫、颈肩腰腿痛、鼻炎、头痛、失眠、内分泌失调等疾病。
门诊地址:新华路48号总院 4号楼5楼
住院部地址:新华路48号总院 2号楼13楼
咨询电话:020 - 62935512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