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刘嫚 发自北京 4月14日,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工作情况。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那艳芳介绍,示范建设期间,检察人员携手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累计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帮教服务8.5万人次,覆盖88.65%的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近年来,检察机关持续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协作配合,推动政府职能部门、各类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专业力量等共同加入,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那艳芳介绍,2018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共青团中央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加强犯罪预防、强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探索社会支持工作机制,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积累经验。
2019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共青团中央在全国40个地区开展社会支持体系建设试点。2021年10月在80个地区持续开展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委托首都师范大学研发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国家标准,以落实未成年人“两法”为目标,以社会支持体系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为主要任务,以示范引领和先锋带动为抓手,推动全国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深入开展。
那艳芳介绍,示范建设期间,检察人员携手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累计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帮教服务8.5万人次,覆盖88.65%的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累计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保护救助服务3万余人次,覆盖51.23%的受理审查起诉案件中的未成年被害人。
“社会支持服务质量明显提升。”那艳芳称,通过司法社工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法治教育、心理疏导和教育矫治等服务,80个示范建设单位涉罪未成年人再犯罪率为4.7%,低于近五年来未成年人再犯率1.2个百分点。各示范单位引入社会力量提供专业服务,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帮教项目的社会组织支持率达到100%。福建省泉州市借助社工专业服务,帮助29名涉案未成年人重回校园,57名未成年人找到了稳定工作,促进了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
在社会支持服务保障力度方面,那艳芳介绍,示范建设期间,累计有2.6万名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投入专业服务、资源联络、组织管理等工作,其中有877人拥有心理咨询师资质,198人拥有家庭教育指导师资质,59人具有律师执业资格。各试点单位共投入7470万余元用于场所建设、专业服务、人才培养工作。参与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年度审计及年检合格率为100%。社会工作人员力量、社会资源、经费保障进一步规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