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马市大安坪村的前世今生

现代农业产业智库
+订阅

安坪古村落位于始兴县马市镇红梨村委西南1公里,澄江河畔,是红梨行政村下属的一个自然村。这里青山后拥,前堂开阔,澄江河如玉带缠腰自村前东南向西北流过;这里依山傍水,民风淳朴,有古树相伴、翠竹摇曳、映日荷花,如诗似画……

大安坪村

先贤荣光追忆。大安坪村的开基始祖赖德耀生活在清朝康乾年间,原居马市浈江河畔的黄塘村下官厅。黄塘村地处交通水陆交通要道,商贸繁荣,村庄富饶,村民富裕,但也不时受到盗贼的“光顾”和侵扰,村民常常因此担惊受怕。赖德耀从父辈开始经营竹木运输、贩卖山货等生意,积累了一定的家产。为安全起见,于是产生了迁居的想法。相传,有位江西赣南的赖姓风水大师,落难黄塘,受到赖德耀的救助,为表感激之情,向他指点了名叫的“邓安坪”处所。经过一番商量,决定由弟弟赖德威留守黄塘家业,自己则带着寡母朱氏,到十多里外的“邓安坪”开创基业。这里原是邓姓人家的居住地,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搬走而被荒芜。为过上太平安稳的日子,赖德耀把它改名为“大安坪”,希望社会太平,生活安康。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披荆斩棘,开荒拓土,“筑围裹室,奉母而居”。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建起了自己的家园。随着人口的增长,村庄规模也不断扩大。他花大笔资金,“买良田数千亩,杉梓(山林地)数百块”,不断做大做强家业产业。他热心做好事善事,回报桑梓社会,受到人们的称赞,政府的褒扬。一是救急扶危,每逢发生各种自然灾害,他都慷慨解囊,捐钱捐物,救济灾民和困难百姓;如果是孤寡老人,还会为他们养老送终。二是乐善好施,如清朝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始兴至南雄官道上的一座重要桥梁,柴塘“九孔官桥”被洪水冲毁,久久不见修复,百姓出行非常不便,苦不堪言。看到这种情况,他不惜重金,独资修复。人们为此把他的事迹刻上石碑,竖立在陂田官桥大路旁。此事轰动始兴、南雄两地,于是在赖德耀七十大寿时,南雄知府汤为霖向他赠送“彦方遗矩”匾,赞扬他与三国时的王彦方一样品德高尚;始兴知县毛德琦赠送“元敬遗风”匾,称赞他与唐太宗的十八学士之一薛元敬一样具有文化教养。据清《直隶南雄州志》记载,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朝廷敕命赖氏家族建“节孝流芳”牌坊,旌表赖母朱氏“矢志孀守,洗腆事姑,义方训子”的事迹,大门坪至今还存有牌坊的基础。赖德耀享年81岁,有4子6孙,曾玄孙20多名,他们都是读书人,“济济一堂,几无白丁”“一脉书香,持续不断”。赖德耀的后裔赖家俊,是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进士、始兴顿岗斗塘村人林明伦的启蒙老师。林明伦出仕后,为大安坪村送来“为善必昌”牌匾,以感谢恩师的栽培。如今梁上悬挂的牌匾,彰显着其家族曾经的尊荣和兴旺,可谓数代风华,无限荣光。

大安坪村大门

古韵之风犹存。大安坪村为“伏狮形”风水格局,坐东南向西北,整体建筑由民居和围楼组成。民居按棋盘围屋构建,通阔55米、总进深56米,占地总面积3080平方米。村庄以赖氏大厅(祖堂)“松阳堂”为纵轴向两侧伸展,堂高7.6米,6栋平房依地势呈阶梯状上升,大厅共5井12厅,两侧住房为两厅四房组合,悬山顶盖青瓦。这种六栋阶梯上升、层层递进、前后贯通的大厅,在当地难得一见。

赖氏祖堂圆柱撑顶,横檐交接,栋檐相隔,整齐划一,自成体系,气势恢宏。而神龛间板、檐梁斜撑、井石柱础等构建,处处精雕细镂,既有龙头鳌尾、寿桃琼花,也有双龙腾云、龙凤呈祥,还有蝙蝠如意、葫芦钱串、书柬鼓钉等,处处展示着精妙的镂刻技艺,而且内容丰富,寓意深远。

屹立于村庄西北方的“竹苞松茂”围楼,始建于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坐东北向西南,红砂岩拱门高约2米,是村庄的地标性建筑,又是宗祠的保护神。围楼呈长方形,长10米宽8米,高5层15米,占地面积80平方米。用红砂岩石条为基础,水磨青砖至顶。“回”字形四面坡硬山式,覆黛瓦;凤尾垂脊,威严四溢;檐额配四个角楼,神气十足。围楼内方形坪用青砖铺砌,有圆形水井一口,直径达1米,水质鲜甜。

弹指一挥间,几百年过去,虽历经沧桑,但大安坪村至今古韵犹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村民在外面择址新建房屋。搬迁后,房子长期闲置或堆放杂物,由于管理修缮不到位,以致存在破旧衰败、阴暗潮湿、乱搭乱建、杂草丛生等古村普遍存在的问题,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损坏或消失的危险,情况堪忧。欣喜的是,广东省于十多年前开始实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它有幸于2012年初列入其重要举措之一的“广东省古村落”名单。这,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

大安坪村祖堂

数风流看今朝。2016年起,广东省编办派遣了一个由3名高素质年轻人组成的团队,进驻红梨村,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工作和随后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这也为大安坪村注入了勃勃生机。针对大安坪村存在的各种问题,队长兼第一书记曾庆辉带领队友深入调研,科学谋划,整合资源,精准施策。他们起早摸黑、苦口婆心、攻坚克难,从实施村道硬化、村庄整治开始,然后开展祖堂、民居、围楼的修缮,排水排污、污水处理等设施改造建设,同步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居民精气神。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大安坪村旧貌换新颜,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再次萌发出别样的精彩:赖氏祖堂成为“客家农耕文化展厅”,“竹苞松茂”围挂上了“郭小东文学馆”的牌匾,民居外墙的壁画洋溢着奇妙的艺术气息,迷你版“一带一路”辉映成趣……一个乡愁浓浓、回忆满满的传统古村落展现在世人眼前。

竹苞松茂围

一村美,百事兴,数风流看今朝。2017年以来,在大安坪村先后组织开展了柚子节、小吃文化节、乡村旅游文化节、始兴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以及广东省航模和轮滑比赛、户外运动挑战赛、自然水域钓鱼公开赛等省级赛事。广东红色文艺轻骑兵来了,郭小东、伊始、李仙花、袁瑰秋等作家、文艺家也来了……大安坪村成为始兴的新晋网红、休闲观光打卡点,每天人来车往,川流不息。马市红梨村也因大安坪这个重要载体,被评为AAA级景区,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荣誉,声名远播,名传四方。

【撰稿】始兴县政协宣传科  林发平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