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实验中学北区中学:融集团之势,创崭新北中

南方+

为办好石岐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学校,中山市石岐街道党工委决定牵手中山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将北区中学托管给中山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1年9月,中山市石岐街道北区中学正式更名为中山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北区中学(下称“中山市实验中学北区中学)。

方向决定行动的质量与效度。中山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理事会负责制,成立教育集团理事会。教育集团理事会加强顶层设计,经过充分讨论与论证,制定了教育集团详细的实施方案。如今在方案的实施落实下,中山市实验中学北区中学取得了显著发展成果。

坚持党建引领,增强办好思政课程的政治意识

党总支部把抓好思政课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每学期专题研究2次思政课建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开展“百名书记开讲思政第一课”活动,总支书记为全校学生开讲新学期第一堂思政课,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齐开好思政课,加大思政课专职教师配备力度,严把思政课教师政治关、品德关、业务关,新进的思政课教师喻莹、何茹芬、朱春燕均是中共党员。

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深度融合,培养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优良、专业能力突出、示范引领较强的思政教师队伍。通过实施“双培养”机制,把思政课骨干教师郑晞华培养成为党员,并成长为科组长、首席教师。集团化办学一年半来,思政课教师共获得中山市精品课程、教学设计、原创题比赛、法律知识竞赛指导教师等市级奖项11项,突显学校思政课教师培养成效。

紧扣校情,抓实德育

中山市实验中学北区中学百分之六十的学生为积分入学就读,家长大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在如何教育好小孩方面,存在着教育理念落后,教育能力偏弱等情况。由此学校德育处以名班主任工作室为平台,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首席德育导师张彦老师创新学校家庭教育工作,开设家长学堂,每月举办家长沙龙;在家长会开设专题讲座;开展家庭教育个案咨询……让家长认识到家校教育合力的重要性,从理论到实践给家长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对家长加强引导。现已举办线下家长沙龙1次,线上家长会专题讲座6次,开展家庭教育个案咨询13次。家长都反馈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希望以后能多举办类似的活动。开展家庭教育教学研究。探讨家长课程教学的有效方式,开发家庭教育专业资源。工作室主持人张彦老师已录制家庭教育视频课程、微课资源共20期,并通过工作室视频号、公众号进行宣传推广,供家长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积极申报各级各类家庭教育课题,并充分结合本校家庭教育工作实际及需求,进行家庭教育专项研究。由工作室主持人张彦老师主持的课题《初中阶段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分析及指导策略研究》已成功通过石岐街道2022年教育科研立项,并于2023年3月2日顺利开题。

 

(家长学校荣誉证书)

搭建平台,助推教师队伍发展

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集团化以后,中山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通过搭建“三名工程”“首席教师”等平台,助推教师队伍发展。

集团“首席教师”项目

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集团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形成了以首席教师、青蓝工程等为主要内容的一套较为成熟的教师发展培养体系。实行首席教师制,是集团落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首席教师是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校际为交流载体,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于一体的教师研修团队,是名师引领教师共同成长的一个具体实践。一年多以来,首席教师共开展近百次活动,就课堂教学、中考备考等进行深入研究,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也是名师和骨干教师的“孵化器”,更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器”。

集团“三名工程”项目

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把实施“三名”工程作为锻造优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研究制定了“三名”工程遴选与培育的实施方案,遴选出 “三名”培育培养对象,科学制定培育培养方案。“三名工程”以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学校管理干部队伍为目标和重点,在集团内部建设校级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充分发挥“三名”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以“助力”和“发展”为主题,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要求的教师及管理队伍。

 

集团为促进该项目的高效建设和发展,采取了以下措施:

成立专门项目领导班子,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得力。

为工作室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安排专门的活动场地,还配备办公设备和专业书籍资料。同时在周期内为每个工作室统筹安排专项经费,按成员人数,预算1000元/人/年;结合学校图书经费,每年为每个工作室订购相关期刊(5套以内)。尽量保障工作室相关人员学习、参观、科研、培训等正常活动的费用及奖励费用。

规范管理,建立“三名”工作室成长足迹与过程管理制度,注重材料收集、整理与汇总,及时归档,规范管理。

建立定期考核、科学评估、动态竞争和定向培养的管理机制。周期内每学年6月底对“三名”工作室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为“不合格”者将撤销该工作室建制,取消下年工作室经费预算;考核为“合格”以上者将自动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室建设;考核达到“优秀”等级者,将予以表彰和奖励。

名师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负责,主要依据成员培养方案考察其是否达到培养目标,分为年度考核和工作周期考核。年度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调离名师工作室,同时可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深耕课堂,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为适应国家“双减”政策需要,真正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集团化以来,学校推行“逐梦课堂,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具体包括:

专家教师进课堂:引进知名专家,深入学校,以专家的示范课进行引领

教师全员赛课堂:在全校范围内,组织教师全员参赛,激发教师研磨课堂的热情

“青蓝讲坛”话课堂:学校设立“青蓝讲坛”,推荐教学竞赛成绩优秀的教师在全校分享,同伴激励。

“雷锋小助手”帮课堂: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若干“共进小组”,成绩优异的学生对身边的同学进行帮扶,涵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格,学生之间,携手共同进步。

 

(共进小组)

成效凸显,收获社会好评

以人为本,校园既有绿化,又有美化,更有文化 。

(校园一角)

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安装空调和一体机;改善教师办公环境和就餐环境。

实行初三原教学楼与实验楼的互换,初步实现教室宽敞明亮,教师办公室干净,明亮,宽敞,整洁。

精心设计装修音乐室、美术室,为艺术生培养提供相应的硬件配套设施。

科学管理,办学质量大幅度提升

学生全面发展。集团化办学一年半来,学生在体育、美术、主题征文、经典朗诵等比赛中,共获得区级以上奖励75人次。特别是在今年中山市第9届运动会比赛中,有6名同学在柔道、乒乓球项目中分别获金银铜奖。

教师队伍龙腾虎跃。集团化办学一年半来,教师在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征文比赛、原创命题、课堂教学比赛中,共获得区级以上奖励93人次,其中获得市秀教师、质量先进教师31人。

 【撰文】彭志菲 李蕊


编辑 朱晓宇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