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假羞耻”上热搜!你会一请假就焦虑吗?

广州工会
+订阅

告诉大家一个重要信息!

今年剩余的假期余额就只剩6天了

分别是五一1天(没有错,是1天)

端午节1天

中秋1天

国庆3天

虽然表面上看

五一连休五天假

但是实际上去除周六、周日

再减去调休

五一只放一天假

(是不是顿时觉得很心酸?)

难怪网友都吐糟:

“我的工资和我的假期一样少!”

拼假攻略

临近五一,网上也出现了各种“拼假攻略”,今年的4月29日至5月3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3日(星期日),5月6日(星期六)上班。如果你在5月4日到5月6日请假3天,加上5月7日(周日,就可以形成9天的假期)。

拼假时的你很美,请假时的你很怂

说的就是最近在网络上很火的词

——请 假 羞 耻

OS:请假堪比借钱,即便真有事,却总觉得自己在撒谎……

对不少职场人来说,一想到要请假,就会感到焦虑、愧疚。

滑动在线查看打工人的“请假耻辱”

“明天要请假去医院,我还不知道怎么给领导说,忐忑了好几天了。”

“我要请假,领导知道了会不会不高兴,不批准。”

“每次请假都要心里准备好久,然后编辑文案很久,等回复又很忐忑。”

“谁懂啊,请个假需要跟三个主任讲(办公室四个人)。”

“上学的时候就有,现在都不敢请假。”

“明明就是自己的假期!带薪病假不好意思请,加班调休不好意思请,年假不好意思请……”

“总是担心领导会不会批准,担心领导会多想,担心请假后的工作安排……”

“何止请假焦虑,还有准点下班焦虑,整个屋子的人下班都不动地方,按时下班走的我走了之后就开始焦虑。”

……

“请假耻辱”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职场情绪吗?

观点一

“请假羞耻”在职场具有普遍性

通过追溯发现,“请假耻辱”一词来自于网民“米米不爱吃芝士”的一条帖子,她直截了当地问大家是不是都有“请假耻辱”,明明是自己的合法合理假期却总是不好意思请,同时呼吁大家要拒绝“请假耻辱”,大胆请假。

该词触动了许多“打工人”的心,引发网民共鸣。有媒体就“你有‘请假耻辱’吗”话题发起的网络投票显示,在近4万人的回答中——

1.8万人选择“有,一请假就焦虑”

1万人选择“没有,想休假会直接提”

另有1万人选择了“取决于领导态度和职场氛围”

不难看出,“请假耻辱”确实已成为普遍存在的一种职场情绪。

为什么大家会有请假耻辱呢?在这个话题的数万条网民评论中,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怕扣工资

✅怕领导不高兴

✅没人交接班等

因此产生焦虑不安、愧疚等心理情绪,以至无法开口请假。

有观点指出,显然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源于职场长期存在的加班文化、找工作难等现实因素,导致劳动者的休假权利遭到侵蚀。

观点二

权利侵蚀源于管理方式缺陷

事实上,根据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休息休假是每个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既然如此,为什么请假时会有心理阻力呢?

有分析文章认为——

一方面,一些企业推崇竞争和效益至上的理念,员工被要求“不放假、不生病、不懈怠”。

同时,某些社会观念认为工作和个人价值紧密联系,这让很多人觉得请假“不负责任”“不够拼搏”,进而选择不请假。

另一方面,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未得到充分保障也是造成“请假耻辱”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一些私营企业、小微企业和非标准化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权益难以获得有效维护和保障。

一些用人单位或上级领导不仅不支持员工请假,反而会以各种方式打压和惩罚员工。

比如,有的领导会将请假者标记在考勤表上,有的甚至直接辞退请假者,近期有案例就是“某直播平台辞退怀孕女职工”。这些做法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也伤害了员工的权益和尊严。

“请假羞耻?合理请假不会对不起任何人。”《北京日报》评论称,很多“职场人”害怕请假给同事增加工作量、给领导添麻烦,一味靠隐形压力推动向前,疲惫感久而久之会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张弛有度与产出效率是一体两面,怠慢了任何一方都注定效果不佳。

观点三

心理阻力与企业文化缺失有关

也有观点指出,这种“请假是耻辱”的文化——

一方面是源于管理者的权力滥用和管理缺陷。

另一方面也与企业文化的缺失有关。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他们对员工健康的重视不足,对员工权益的保护不够,都是导致这种文化形成的原因之一。

然而,这种文化的后果是严重的。员工因为担心请假而不敢请假,长时间工作导致身体疲惫,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而且,如果员工因病无法工作,用人单位却不予支持和照顾,甚至以各种方式打压和惩罚,不仅是对员工权益的侵犯,也会导致员工对企业的不信任和不满,最终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因此,为了杜绝“请假是耻辱”的不良职场文化,不仅需要加强员工权益保护和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更应该建立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倡导员工工作与休息的平衡。

同时,用人单位也应该认真履行法律法规,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观点四

几种请假理由必须批准

事实上,请假作为劳动者的一项权利,在我国劳动法中有明确规定。《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休息权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之一,病休权是劳动者最基本的休息权,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只要劳动者确有患病需停工治疗休养的事实,其病休权就应当受到保护。

另外,以下几种请假理由,公司必须要批准——

01

员工因病治疗请假必须批准。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规定,员工因为患病需要停止工作治疗时,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本人可享受3-24个月的医疗期限。

02

员工因结婚请假必须批准。

我国《婚姻法》规定,男方年龄满22周岁,女方年龄满20周岁,就达到了法定结婚年龄,可以享受三天的合法婚假。

03

员工因分娩请假必须批准。

我国《女性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对女性的产假,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04

员工申请年假时必须批准。

根据《职工带薪休假条例》规定,员工在用人单位工作一年以上的有带薪休假的权利,对于员工的带薪休假,用人单位如因经营生产的需要,征得员工同意后可推迟休假,但是必须支付三倍的工资补偿,不得取消带薪休假的权利。

05

员工申请丧假时必须批准。

根据《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等问题的通知》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领导批准,酌情给予1-3天的婚丧假。

观点延伸

职工有话说

90后:“请假耻辱”是一种权利短板

最近有个词叫“请假耻辱”,突然在网络上火了起来。所谓“请假耻辱”,就是一想到要请假就焦虑、愧疚,导致不敢请假。

其实,所谓“请假耻辱”,倒更像是一种权利短板——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请假,企业单位对请假事由有相当的自由裁量权,职场人对请假后果难以预测,由此产生了焦虑情绪。

请假耻辱,不仅是存在于职场的问题,而是整个文化氛围的压力;是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让我们有一颗“过度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好事,但过犹不及——

⭐一方面,我们总是不自觉地承担别人的期许、义务以及失败。

⭐另一方面,我们却常常忽略自身的感受、需求和权利。

请假其实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但我们就是担心自己的请假会影响公司的工作,其实这是属于公司在制度建设时就应该考虑到的事情。

此外,一个健康的职场环境同样重要,如果请假流程、审批标准、请假后工作安排都有清晰明确的说法,“请假耻辱”也就会大大减少,而这需要企业自身不断加强建设。

70后:企业应当做好制度安排

明明俗话说: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不能好好地工作。可为什么写进相关法律法规的休假,对于职场人来说却有一种“愧疚感”。

现在职场工作压力普遍比较大,而且往往这种压力是贯穿全年、没有“淡旺季”之分,大部分企业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那么一旦有人请假,就有同事需要顶替。事实上,的确可能给别人带来一些麻烦。

所以,对于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在岗位设置时如果有AB角的安排,那就再好不过。B角作为“替补队员”能够让A角有充分的休息机会。

那么对于没有设置AB角的单位,作为职工请假有这样几个建议——

首先,如果不是突发状况,尽量能早一点请假,便于单位安排。

其次,如果单位在某个时间段有重要的工作安排,建议职工能尽量配合。当然作为用人单位,也应该看到职工的付出。

人民日报评论:一请假就焦虑愧疚?大可不必!

合理休假是劳动者的法定权利。做好工作固然需要不懈的奋斗,同时也需要健康的身体和合理的节奏。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求平衡,能让生活更美好,也让工作更有效率。

让合理的假期大胆休,不能仅仅依靠个人争取,更要从职场文化上深挖根源、从工作机制上激浊扬清。建立科学合理的请假制度,营造宽容健康的工作氛围,请假焦虑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少一些“模糊地带”,多一些“按章行事”,造福的不只是职场人士,也是用人单位本身。

这正是:请假何来羞耻心?法定权利写分明。

多方努力共保障,大胆申请无需惊。

你有“请假羞耻”吗?

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你的公司请假手续简单吗?

快一起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本期封面:

综合整理自劳动报、羊城交通广播电台、工人日报、人民日报、申工社、新浪微博等

编辑:糖果果

封面制作:于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