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知识】
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从1997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11日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
调查研究显示,欧美国家60岁以上帕金森病患病率达到1%,80岁以上超过 4%,我国 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 1.7%,与欧美国家相似。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未来我国帕金森病患病人数将从2005年的199万人上升到2030年的500万人,几乎占到全球帕金森病患病人数的一半。帕金森病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痴呆之后,威胁我国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第三杀手”。
虽然目前帕金森病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但早期识别某些隐匿的症状,尽早得到确诊和规范治疗,可尽量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常见退行变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痴呆,是由于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坏死,导致神经递质多巴胺分泌不足,从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常表现为震颤、强直、行动迟缓,姿式步态的异常。
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帕金森病多发生在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临床表现概括起来可以总结为抖、僵、慢、慌四大症状,这是典型的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
“抖”指的是震颤,我们经常看到患者手抖、头摇、肢体或全身不自主震颤,安静时明显,随意活动时减轻,精神紧张时加剧,睡眠时消失。
“僵”指的是僵硬,可表现为肢体、躯干的僵硬,活动患者的肢体像是铅管或齿轮的感觉,或表现为面部表情的僵硬,像是戴着个“面具”。
“慢”指的是行动缓慢,表现为行走、说话、进食、写字、系扣子等动作变得的缓慢,如果让患者写字,患者会出现越写越小的情况,也称为“小写症”。
“慌”指的姿势步态的异常,表现出特殊体姿、不平衡,走路时表现为小碎步、向前冲、易跌倒等。
同时,帕金森患者也常伴有很多非运动症状,伴发率高达70-100%,其中包括各种睡眠障碍、便秘、嗅觉障碍、焦虑、抑郁、认知障碍、以及疼痛、血压变化等。
帕金森病该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中左旋多巴制剂是最常用的药物,它可以有效地控制症状,但是长期应用会出现“开关现象”,即服药后病情好转,停药后症状又会加重。因此,在应用左旋多巴制剂的同时,还需要配合其他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帕金森病的辅助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脑深部电刺激术和脑起搏器手术。脑深部电刺激术是通过植入脑深部电刺激器,直接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神经核团,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脑起搏器手术是通过植入脑内起搏器,调节脑内神经传导,改善患者的症状。
3.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帕金森病的综合治疗方法,包括运动疗法、语言疗法、作业疗法等,可以有效地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来源:内科 黄妍
编辑:宣教科全媒体编辑部
(文中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