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端州区发布了2023年公办小学一年级报名须知,引起了广泛关注。今年的幼升小招生形势如何?推出哪些新政策?报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对此,西江日报社联合端州区教育局举办了一场“幼升小政策解读咨询会”,教育专家进行了答疑解惑,干货满满。
1地段生或面临分流
“今年幼升小的招生形势严峻。”端州区教育局教育股负责人、高级教师、政府督学林德坚如是说。他列举数据:过去十年,端州户籍生源每年新增数百至1000人,其中2017年增约1200人,2022年增7000多人,今年已增至10000多人。
林德坚分析,这是二孩政策放开后,迎来的首波“入学潮”,当年出生的孩子今年要上小学了,这也是全国的普遍现象。“但不管如何,我们都要确保符合条件的孩子能接受义务教育。”
据悉,今年幼升小招生政策与往年相同,即把适龄儿童分成端州户籍和非端州户籍两大部分,端州户籍根据户籍认定时间分两批次报名,4月1日前取得端州户籍,安排在4月17-21日第一批报名;4月1日至6月30日取得端州户籍,以及第一批漏报名者,安排在7月初第二批报名。非端州户籍(随迁子女)安排在5月份报名,但需等端州户籍生全部录取完毕后才公布剩余学位,并根据积分高低排序录取,录满为止。
今年所有的报名都通过“粤省事”小程序完成,并通过调用大数据系统(包括儿童户籍、家长不动产等信息),杜绝人为干预,确保数据真实和质量。需要提醒的是,往年第一次序无需分流,但今年形势不同,不排除第一次序也需排序分流。今年端州区有三所在建小学,分别是一小信安校区、十六小江滨校区、一实祥和校区,力争今年内能建好投入使用。
对于生源带来的压力,端州教育局将采取平衡流动、挖潜扩班,并依照之前公布的录取次序进行录取和分流。此外,对于一些有口碑的、服务质量好的民办学校,将加大其招生计划,从另一方面缓解部分招生压力。
林德坚表示,平衡流动的本意是让超额的学校生源,向有学位充裕的学校流动。如果孩子所在地段学校超出标准招生计划,有机会平衡流动,如果未满额,流动就不成功了。如果家长有意愿让孩子到地段外的另一所学校,可填报这所学校的平衡流动。另外,如自身录取次序比较靠后有分流风险,又不想被分到不想去的学校,也可以填报平衡流动到自己心目中的学校。但如果家长不希望孩子到地段外的学校就读,千万不要填报流动申请。
2积分学位将比去年大幅减少
关于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事宜,林德坚解读道,积分入学的基本原则是,先等端州户籍生录取结束,视学校空余学位,以积分高低进行录取。但其中有一个条件,家长必须在今年1-6月份在端州辖区有缴纳社保或持有营业执照。按计划是5月先报名,7月份中旬公布学校积分学位,再确认积分分数和填报志愿。因今年学位紧张,预计很多学校容纳端州户籍生源都比较吃力,今年的积分学位将比去年大幅减少。
此外,积分入学需要提前做好以下准备:孩子和父母的户口本、孩子出生证明、家长的房产资料等,如果是老人家的房产,还需要体现祖孙关系的证据。
另外,因涉及不动产数据,需房主进行人脸识别才能提取,建议报名时用房主自己的手机或者房主在旁边一起报名。如果是积分报名,根据家长条件不同,需提供家长学历、营业执照等。以上资料建议先拍照存在手机上,以免填报时停留过长时间,系统超时失效,需重新填报。此外,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录取与报名先后没有关系。
3为孩子入学做好准备
怎样让孩子做好角色转变,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端州区教育局教育股副股长、幼儿园一级教师周小红,广州市星执学校小学部副校长、肇庆星执外国语学校校长张健等提出了见解。
周小红围绕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方面提出了教育建议。在身心准备方面,要让孩子产生对小学的向往,与孩子分享自己上小学的童年趣事,激发孩子上小学的兴趣;在生活准备方面,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生活自理、作息习惯、运动习惯等。
在社会准备方面,要扩展孩子的交往范围。鼓励孩子和不同年龄段的伙伴、家长交往,认识新伙伴;强化规则意识,帮助孩子建立一些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各项活动规则,有利于幼儿入学后积极遵守小学的班规、校规,赢得同伴、老师的接纳和认可,较快融入新集体;营造轻松的亲子交流氛围,用尊重、接纳的态度与幼儿交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在学习准备方面,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建议家长做到五个坚持:坚持定期带孩子到图书馆看书或到书店买书;坚持每晚半小时亲子共读;坚持读书,给孩子做好示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坚持为孩子寻找阅读伙伴并搭建分享平台;坚持无压力阅读,在阅读的早期只和孩子“聊”书,绝不“检查”孩子阅读成果。
张健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说道,一部分做好知识储备的孩子,可能在一年级会更快地适应,学习起来轻松一些。而没做好知识储备,零起点的学生入学之后,适应慢一点,学习费力一点。但他们发现,那些提前学习小学内容的孩子,上课时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反而不认真上课,三年级之后麻烦来了,之前学的东西用完,孩子不会学了。
“要做好孩子心理准备、良好倾听习惯、学习 习惯的养成、培养专注力、非学习类能力的培养等,”张健说,一年级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很正常,需要家长多和老师沟通,多肯定孩子、鼓励孩子,帮助孩子重拾学习的信心,渡过难关。
对于如何选择学校,张健建议,如果家长想选择更多元、更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育,又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可考虑当地优质的民办学校。民办学校面临竞争压力大,会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为家长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家长多看几所学校,看学校的环境、设施设备、文化氛围、办学理念、师资课程、管理服务等。“选择孩子喜欢的学校,适合孩子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资料来源:西江日报(记者:杨丽娟)
编辑:翟舒婷
编审:伍泳燕 李欣颖
端州区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