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向更多的海外华侨华人介绍有关汕头优势产业政策、介绍汕头产业的发展,同时邀请更多新生代潮商回汕寻根,寻找产业投资机会。”4月7日,在“侨聚鮀城 共商发展”侨助汕头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英国潮汕商会会长萧克接受采访时表示。
当天,全球10个潮汕商会社团齐聚汕头,共同签署“侨助汕头高质量发展”倡议,进一步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助力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
10个潮汕商会社团签署“侨助汕头高质量发展”倡议。
今年以来,广东省侨办大力实施“侨助广东高质量发展”行动,全面铺开五大方面16条举措,文化引侨、平台联侨、政策惠侨、经济聚侨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汕头作为全国知名侨乡,侨资侨企是推动汕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汕头有侨资企业697家,累计投资总额达129.99亿美元。
当前,汕头提出坚定不移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国际潮商大会也将于明年在汕头举行,这为广大侨商在汕头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机遇。利好当前,如何主动牵线搭“侨”、如何深化互利合作,正是举办侨助汕头高质量发展大会的目的所在,也是汕头做好新时代“侨”文章的行动考验。
走进汕头综保区里的广东奥斯博膜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一座新厂房刚刚完成改造并进入试投产。该厂房主要用于制造反渗透膜及膜元件等全系列产品,预计每年将为企业增加产值超1亿元。
这是侨商在汕头加大投资的一个缩影。该公司副董事长郑志光2006年从加拿大回到家乡办厂,至今累计投资已逾6亿元。过去十几年的发展中,该公司的产品在细分领域处于国际领导地位,其中纳滤膜更是成功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
在郑志光看来,回乡投资是为了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同时汕头综保区用地、用工、通关等政策,以及整个汕头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也是吸引企业增资扩产的因素之一。
无独有偶,港资企业汕头飞腾织造厂有限公司也尝到了家乡发展的甜头。这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已在汕头深耕了17年,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校服供应商,年产量可达120万件(套)以上。
近年来,该企业瞄准新消费需求、创造新亮点,努力开发孕婴童产品,以新的销售增长点进一步打响公司品牌。近期企业订单已排产到8月份,月产20多万套,比2022年同期增长25%。
事实上汕头作为全国知名侨乡,侨商是汕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数据显示,目前汕头现有外资企业897家,其中侨资企业共有697家,约占比77.7%,投资总额累计达129.99亿美元。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在汕投资项目5644个,占该市外商投资总数的88.55%。去年以来,近30个侨商投资贸易项目快速推进,投资金额超过260亿元,其中已签约项目超过1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汕头提出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中,每个产业都不乏侨商的足迹,为汕头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在日前举办的侨企高质量发展成果展上,汕头13家优质侨资企业就围绕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服装纺织等产业领域,展出多项科技创新产品和服务。这样的展示平台,让众多侨领侨商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对家乡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希望将英国更多优势产业资源引进汕头,实现合作共赢。”萧克表示,在英国求学、创业的“新侨”群体,足迹遍布金融、科技、学术各个领域,他们既有家乡情怀又具国际视野,希望未来发挥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新侨”与汕头的交流互动,让大家看到汕头更大的魅力和潜力。
“现在汕头有这么好的营商环境,我们期盼回家乡热土做一番努力、干一番事业。”马拉维友好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郑绍林参观成果展时表示,为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骄傲。
“侨”是汕头的特色,也是汕头的家底。如何把独有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汕头给出的答案是——政府搭台、侨胞唱戏,共商发展。
近日,汕头举办“侨聚鮀城 共商发展”侨助汕头高质量发展大会,发起并启动了“侨助汕头高质量发展”行动。会上,汕头市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加拿大潮属社团总会、中国香港汕头社团总会、英国潮汕商会、泰国潮州会馆、新西兰潮属社团总会、马来西亚潮州工商总会、海南省潮商经济促进会、深圳市潮汕商会、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共同签署了“侨助汕头高质量发展”倡议。
倡议号召海内外潮籍华人华侨坚守念祖爱乡情怀、不忘潮人赤子担当,融合优势资源,把握发展机遇,投身家乡建设,为汕头高质量发展注入“侨”动力;发挥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及规则等优势,做好牵线搭桥、穿针引线工作,为汕头“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增添“侨”优势;发挥平台纽带作用,团结海内外乡亲,参与并支持汕头举办“两大国际潮人盛会”,在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展现“侨”作为;加强与海内外潮人的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潮汕优秀文化,弘扬潮人德善精神,热心社会公益,为乡亲福祉作出“侨”贡献。
“希望广大侨商充分发挥资金、技术、管理、人脉等方面优势,继续投身家乡建设,不断深化互利合作,实现企业发展与家乡事业同频共振、携手共进。”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在会上表示,汕头将大力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工程,用心用情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广大侨商侨企在汕投资创业、工作生活提供坚强保障。
当天的大会,主办方现场举办了“局长在身边”惠侨咨询服务活动,由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等8个职能单位向侨商宣传有关政策,提供咨询服务。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汕头市大健康产业协会、澄海玩具协会设置招商对接台,向侨商推介汕头市重点产业,促进侨商来汕投资兴业和开展经贸合作。
“我们已在汕头市侨商会率先设立‘涉侨权益保护法官工作室’,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精准开展涉侨司法服务,依法维护侨胞、侨商、侨企合法权益。”汕头中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林立表示,接下来汕头法院还将启动“厝边法官暖侨行”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并依托驻汕头市侨商会法官工作室,开展“护航侨企”走访活动,搭建法院与侨界、法官与侨胞良性沟通互动的桥梁,助力在汕侨资侨属企业创业创新、行稳致远发展。
作为全国唯一兼具“侨”和“文化”内涵的国家级发展平台,汕头华侨试验区在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兴业方面则拿出了真金白银。该试验区出台促进产业发展的奖励办法等政策措施,对优秀侨资企业和高端华侨华人落户试验区给予奖励,2021年已兑现631.28万元。同时,打造“华侨板”特色金融服务平台,为侨资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设立规模50亿元的“华侨母基金”,为“侨”文化产业项目提供支持,目前已投资10个项目,投资额1.52亿元。
多年来,广大侨胞不遗余力地助力汕头发展,他们或投资办厂、或造桥修路、或建校兴学,成为汕头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国际潮商大会将于2024年举行,届时将有更多的侨胞汇聚汕头。如何更大范围实现合作共赢,就成了侨领侨商们的共同期盼。
“汕头发展要靠工业、要靠高新科技,但要全面发展还必须掌握大量的数据资源。”3年多没有回国的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席李大西,此次看到家乡的变化特别激动。在他看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而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要驱动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汕头要抢抓人才红利,积极引进国内外人才。除了各行各业的专业性人才之外,还要吸引更多的综合性人才,夯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明年两个大会的举办,将增强海外潮籍侨胞对祖国、家乡的向心力,促进侨胞回国投资、发展产业。”李大西表示,他计划在汕头积极推进“侨梦苑”公馆项目落地,并与全国各地“侨梦苑”建立合作,联系优势,能够更快地将技术创新产品推向市场。
2017年,全国第十七个“侨梦苑”华人华侨产业聚集区落户汕头,汕头作为获得首个具有两个国家级以华侨命名的“双侨”之城。侨梦苑投资总裁李秉恒认为,汕头是值得回来投资发展的地方,要通过明年举办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国际潮商大会的契机,以更加大胆、开放的姿态去拥抱世界,激发全球华人华侨归国兴业的浪潮。而侨梦苑将继续以市场化驱动发展,团结更多高尖端人才回国兴业,助推培育汕头产业集群的发展。
“汕头是我的家乡,我很希望回汕头发展,为家乡多做事情。”谈及汕头的发展前景,菲律宾粤商会会长林翰十分看好。他说,近年来汕头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快速路、立交桥、海底隧道等相继通车,这些硬件对汕头发展是大利好。而今年以来,汕头相继举办了服博会和玩博会,吸引了一大批海外侨商回乡采购,这样的展会让侨商看到了合作的商机,也增强了对家乡发展的信心。
“我们要发挥自身优势,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泰国潮州会馆副主席林玮坦言,泰国有很多华侨华人都非常希望回家乡看看,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并在汕头寻找投资商机。借着明年两个大会在汕头举办的契机,他将积极牵线搭桥,为汕头高质量发展助力。
“近年来,汕头着力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大力推进海外华文教育创新发展中心、侨情资源库、数字虚拟潮汕家园平台‘三大工程’,开展文化引侨、平台联侨、政策惠侨、经济聚侨‘四项行动’,将侨的优势切实转化为汕头发展的优势。”汕头市侨务局局长、汕头市侨联主席洪悦浩表示,接下来汕头将创新聚侨惠侨政策,面向华人华侨加大引资、引技、引智力度,推进一批重点涉侨项目,为推动汕头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
●延伸
海外华侨华人代表参加潮汕美食文化荟
家乡味道最能唤起乡愁
“这些潮汕小吃非常有特色,很久没尝过这么地道的味道。”泰国皇家御助商业公会主席、泰国潮州会馆永远名誉主席黄迨光日前在汕头参会时,吃到了久违的潮汕美食。而黄迨光一行品尝美食的地点十分特别,正是近百年前作为酒楼的汕头大厦。
据了解,在侨助汕头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期间,20多名海外华侨华人代表参加潮汕美食文化荟活动。通过品尝潮式点心、参观潮菜故事摄影作品、聆听潮菜师傅故事、互动交流分享等体验,加深对潮菜文化的认识。
潮菜传乡情,家乡的味道往往最能唤回记忆中的乡愁。海外华侨华人代表希望,汕头多渠道展示美食文化,讲好特色美食故事,让潮汕有名的小吃传遍全世界。
潮汕美食文化荟活动旨在加大潮汕菜对外推介力度。
▎加快潮汕菜特色品牌“出海”
狮头鹅、鱼丸、水晶球、牛肉丸、杏仁茶……在汕头大厦里,各式各样的潮汕小吃琳琅满目、香气扑鼻。厨师们现场烹饪出热腾腾的美食,让海外华侨华人代表食指大动,回味无穷。
“我们应该自觉地发扬潮汕的美食文化,让我们的后辈能品尝到这样的味道,也学习老一辈的手工艺,让这些有名的特色小吃能够传遍全世界。”黄迨光在现场说。
“汕头美食在全世界非常出名,特别在泰国,一说来汕头就一定要品尝美食。”泰国泰中文化人联合会主席傅文通表示,已经好几年没吃到正宗的家乡小吃,非常美味。这次泰国泰中文化人联合会组织18人来到汕头,受到政府部门的热情款待,对此由衷感谢。希望中泰今后继续增强交流合作,为两国经济贸易发展作出贡献。
“我印象最深的美食就是澄海的狮头鹅,狮头鹅是令许多华侨都十分想念的食物。”美国南加州华人社团大联盟主席林淦花则对狮头鹅十分感兴趣。她希望,美味的佳肴能在海内外继续传承,让汕头的美食文化成为一座与海外侨胞紧密交流的桥梁,让海外侨胞尝到家乡的美味,经常回到家乡来。
据了解,潮汕美食文化荟活动是2023年“侨见汕头”主题外宣活动之一,旨在加大潮汕菜对外推介力度,向海内外输出潮汕菜特色品牌,提升潮汕菜的知名度。
▎擦亮美食品牌 讲好汕头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举办地点也别有意义,选择在小公园开埠区永平路11号的汕头大厦。
小公园开埠区是海内外潮人的精神家园,汕头大厦前身则是近百年前汕头埠四大酒楼之一的“新永平酒楼”,见证汕头开埠以来餐饮行业的发展,也走出了许多知名的潮菜师傅。近年来经当地有关部门修缮,汕头大厦重新向公众开放。
当天的活动上,海外华侨华人代表除了品尝各式潮汕美食,还参观了潮菜故事摄影作品微展。从饱含历史的照片中,了解潮菜历代老厨师的故事、潮菜传承活动过程中的剪影,并聆听经典潮汕菜肴背后的故事。
曾在汕头大厦厨房工作的钟成泉,拥有50多年的潮菜烹饪经历,对焖、炖、煎、炒、炸、蒸、焗、焯的程序理解透彻。活动上,他讲述“新永平酒楼”的故事,酒楼内潮菜师傅的事例、展示经典潮菜技法,并邀请嘉宾品尝罗氏牛肉丸、卤大肠等地道美食,为海外华人华侨带来家乡的味道,通过美食唤醒海外华侨华人的乡愁记忆。
“我们作为潮汕的侨胞,也有义务讲好汕头的故事,助推汕头美食品牌的打造。”林淦花表示,这趟汕头之旅结束后,会尽力帮助走向海外的汕头企业,助力汕头的发展。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杨立轩
【制图】罗荀畋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