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绿”和“美”!坡头,有看头→

南方⁺

打造高质量水源林和沿海基干林带造林720亩,完成新造林抚育8730亩,营造修复红树林500亩,打造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今年是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开局之年,坡头区迅速行动、竞标争先、自我加压,把“深入推进绿美坡头生态建设”写进《坡头区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明确目标、锚定方向,奋力推动绿美坡头生态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迎宾广场效果图。

因地制宜

打造绿美广东生态示范点

宽敞翠绿的活力大草坪,蜿蜒绵长的生态艺术长廊,风光旖旎的生态湿地溪塘秘境,恢宏大气的坡头红色印迹主题公园,充满童趣的儿童游乐区……这是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南调河碧道生态公园,将打造成为开放共享的市民活力中心、永续生长的生态城市森林特色文化名片。

南调河碧道生态公园是坡头区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三大效益”、深入推进绿美坡头生态建设的生动缩影。日前,广东省林业局印发了《关于开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全省要打造100个以上以森林公园等为主要载体的高质量、高水平、高品质、有特色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逐步建设成为展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果的综合窗口。“南调河碧道生态公园建设坚持生态惠民原则,结合南调河周边自然特征和文化特色,打造潮荡湿地体验区、坡头文化风情区、滨海湿地印象区、森林景观门户区、河滨观景区等功能区,营造更多绿色开敞空间,让群众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享受自然。目前正在进行项目测量等前期工作,争取今年内建设完成并开放使用。”坡头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朱真华介绍。

南调河碧道生态公园效果图。

南调河碧道生态公园拟建于南调河南侧沿岸,建设面积约10公顷,预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项目建设因地制宜、适地种植,以植树为主,同步配套完善交通、给排水、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完成示范点植树绿化工程,让群众充分享受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果。同时,坡头将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为载体,统筹点、线、面全域推进绿化美化提质增效,发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综合效益,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坡头样板。

积极推进

“红树林之城”建设提升行动

在坡头区官渡镇麻俸村到调顺大桥之间的红树林保护区,只见连片“绿毯”勇立潮头,枝干挺拔,迎风招展,绿荫冉冉,鸥鹭翩跹,为坡头更添一抹春意。

坡头区现有红树林地约380公顷,分散分布在官渡镇、南三镇、坡头镇、乾塘镇的沿海滩涂。积极推进“红树林之城”建设提升行动,坡头区着力开展红树林的保护修复工作,通过人工种植修复红树林,科学营造补植和生态系统修复,对现有红树林实施全面保护,恢复红树林生态功能,将红树林打造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官渡红树林。

2022年,坡头区在坡头镇博立村沿岸种植修复红树林7.92公顷;在麻斜街渡仔村种植修复红树林2.66公顷;在南三镇海丰湿地种植修复红树林0.46公顷,目前均生长良好。2023年,坡头区拟完成营造修复红树林500亩,初步项目建设选址南三镇北侧沿岸。项目实施后,将扩大红树林面积,改善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为开展以红树林为依托的生态旅游项目搭建良好的平台,推进全区新农村建设,构建红树林生态旅游精品工程形象,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全民义务植树为城乡“添绿”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是一项生态文明领域的系统工程,其中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是重中之重。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正值造林季节,坡头区2023年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正在全面加速推进,按照适地适树原则,调整和优化树种林种结构,投资108万元用于高质量水源林和沿海基干林带造林720亩,261.9万元用于新造林抚育8730亩,计划于6月底前完成项目施工。到2027年,全区共人工造林面积500亩以上,优先完成1500亩以上桉树纯林优化,计划完成中幼林抚育面积1000亩以上。

麻斜渡仔村新种红树林带。

开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既要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又要开展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目前,坡头区抢抓春季植树造林有利时机,重点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2月13日,坡头区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组织开展2023年全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义务植树活动,区委书记陈景泰带队到南调河畔种植300余株树苗,吹响绿美坡头建设的集结号。竞标争先、比学赶超,全区各级各部门抢抓春季植树造林黄金期,掀起植树活动热潮。团区委在龙头镇莫村种植青年林,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龙头工业园参与植树活动,各镇(街)不同程度启动植树,南三镇会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2月13日、3月10日在海岸线种植12000株防风树苗,3月21日自购紫薇木苗30000株,发动两委干部和自然村干部种植;官渡镇、坡头镇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捐赠,在道路沿线及村庄种植大树,绿化景观环境提升明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坡头区全面实施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切实提升全民爱绿植绿护绿意识,扎实有效地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据坡头区自然资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全区共植树43595棵,其中官渡镇植树4500棵,龙头镇植树1300棵,坡头镇植树6390棵,乾塘镇植树95棵,南三镇植树30000,南调街道植树110棵,麻斜街道植树1200棵……不经意间,树密了、花繁了,“生态绿”随处可见,坡头城乡变得越来越美。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守住绿色“活化石”

古树名木是自然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人文、地理、旅游等价值。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历史、保护文化。坡头区把保护古树名木作为深入推进绿美坡头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切实保护好古树名木这一特殊资源,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林长制考核,确定了区级林长、镇级林长、村级林长,落实各级林长责任。指定专门股室具体负责古树名木管理保护工作,对全区534株古树名木建立了一树一档并实行挂牌保护,目前正在对所有古树名木逐一落实管护单位和具体管护人,确保能及时掌握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同时进一步加强和省市专业技术单位联系,强化技术支撑;积极落实管护经费,定期对古树名木进行日常巡查和养护监督,不断改善古树名木生长环境。

南三镇木麻黄林防风林。

目前坡头区共有古树534棵,其中一级古树5棵、2级古树10棵。针对古树名木出现的病虫害和安全隐患等问题,坡头区组织专家对古树名木进行会诊,科学制定复壮方案,组织技术员和护林员定时给古树名木做保养,促进古树名木生长状况持续好转,重新焕发青春活力。

古树名木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坡头区通过土地日、爱鸟周、森林督查等活动,利用村宣传栏及广播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湛江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等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在每株古树名木的树牌上印制了二维码,通过手机扫一扫功能,便可清晰了解每株树木的名称、树种等基本信息,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爱树护树意识。

绿色是坡头的底色,坡头区将深入推进绿美坡头生态建设要求,高质量开展科学绿化,以山边、水边、路边、城边、村边为重点,扎实推进绿美广东六大行动,让城乡“绿”起来,让环境“美”起来,让市民群众共享绿色生态发展福祉,努力实现生态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撰文】苏钊怡

【摄影】陆浩鹏 黄燕燕 李昊东

编辑 陈文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