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田径项目比赛在清远体育中心田径场收官。广州体育代表团田径队展现雄厚综合实力,共收获28.5金23.75银17.25铜,金牌数、奖牌数和团体总分均高居榜首,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比赛期间,广州体育代表团常务副团长,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谭爱英, 市管一级调研员周明先,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国平前往赛场观摩比赛,鼓励运动员奋勇拼搏,拿出最好状态,赛出风格和水平,力争取得佳绩。
田径被誉为“运动之母”,包括跑、跳、投等多个项目。决赛中,广州田径队员们经受住了体力和毅力的考验,展现出奋勇争先、努力拼搏的精神,每一次起跳和投掷都是青春画卷上最美的弧线,带来了一场场精彩、令人难忘的对决,诠释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
在少年乙组男子3000米竞走决赛中,此前的广东省纪录为12分55秒31,广州田径队员梁恒语表现强势,其用12分30秒22的出色成绩,将过往最佳一举超越,在强手如林的较量中打破纪录。同样,在少年乙组女子3000米竞走决赛中,广州田径队员周婕雯发挥出色,用14分16秒73打破了以往14分21秒78的纪录。在男子乙组100米决赛中,广州田径队员吴昊霖表现出强大实力,迅速拉开与大部分对手的差距,跑出了与本次成年男子甲组100米冠军一样的10秒65优异成绩,成功夺冠。
萧梓铠(左)、吴昊霖(中)在男子乙组4×100米接力比赛中
江语嫣(中)在女子乙组200米比赛中
朱丙丹(22号)、陈梦巧(13号)在女子甲组4×100接力比赛中
黎倩彤(55号)在女子丙组4×100米接力比赛中
陈梦巧(右)在女子甲组400米栏比赛中
广州市田径队为此次省运会参赛做了充足准备,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运动员的辛勤训练和教练员的无私付出,离不开广州市体育局、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共同奋斗。
严明赛纪 营造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
赛前学院召开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田径出征动员大会暨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警示教育会,强调备战参赛纪律,对反兴奋剂工作进行部署,并成立广州市田径队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赛风赛纪教育引导,营造良好比赛氛围,确保参赛公平公正。邀请市体科所专家为田径队员开展省运会赛前反兴奋剂重点注意事项宣教,强化运动员拿干净金牌的意识。
厉兵秣马 开展科学系统的赛前训练
在学院的田径训练场上,队员们在教练员的带领下,不惧风雨、不畏酷暑,加紧训练,有序进行起跑、加速度、力量等训练,全面提升体能、技战术等综合水平和实战能力,将竞技状态调整到最佳。“我们田径队每周6天早晨坚持出早操不动摇,针对省运会参赛项目以及队员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给运动员采用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计划。”广州市田径队领队赵中义介绍。
在冲刺阶段,训练以结合实战为主,赛前组织开展2023年广州田径测试赛,特邀请省体校、中山市体校、广州市荔湾区体校和天赋田径俱乐部等共6支队伍165名运动员参赛,同时邀请省田径队5名国家级教练和1位跳高项目专家教授现场指导,让广州田径队员与更多队伍同场竞技,提高训练水平,让训练和比赛无缝接轨。
科医结合 提供坚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加强科医保障,派出专业的体育科研医疗保障团队,为运动员提供全方位训练监控和医疗保障,为运动员提供放松和理疗服务,协助运动员放松及释放压力,全力做到“有需求、必满足”,助力广州军团创造佳绩。及时对重点运动员进行专题心理辅导,及时疏导负能量,提高比赛专注度和心理稳定性。提供科学食谱,加强运动员膳食营养均衡,协助保障运动员健康饮食。
广东省运会广州田径队金牌榜
邓金剑 男子甲组110米栏
孙瑞阳 男子甲组撑竿跳高
李佳 女子甲组撑竿跳高
吴昊霖 男子乙组100米
苏震赫 男子乙组110米栏
张旗旗 女子乙组100米
李懿卿 男子甲组400米
顾澳琳 女子甲组三级跳远
许鑫龙 男子乙组400米
江语嫣 女子乙组400米
李喜盈 女子乙组撑竿跳高
陈梦巧 女子甲组400米栏
汤梓媚 女子乙组400米栏
庞乐怡 女子甲组200米
尧莹莹 女子甲组标枪
吴昊霖 男子乙组200米
江语嫣 女子乙组200米
具建华 男子甲组三级跳远
宋芷慧 女子甲组跳高
陈美棋 女子乙组跳高
邓博韬 男子丙组400米
汤梓媚 女子乙组跳远
俞嘉锐 男子丙组800米
陈梦巧、顾澳琳、庞乐怡、朱丙丹 女子甲组4×100米接力
陈泓希、吴昊霖、萧梓铠、许鑫龙 男子乙组4×100米接力
巫艳榕 女子丙组4×100米接力
陈梦巧、简浩宇、刘志佳、庞乐怡 甲组混合4×400米接力
汤梓媚 乙组混合4×400米接力
黎倩彤、唐子然、谢成鑫、余冠彤 丙组混合4×200米接力
许鑫龙、陈泓希、刘志佳、韦淳汇 男子乙组4×400米接力
来源: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