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火炭母,除了对中草药有研究的人,大多数人应该都不知道是什么。其实呢,火炭母很常见,路边、花园里、草生长茂盛处多见,只是大家都不知道火炭母的名字,因而陌生。那么火炭母到底是什么呢?
基本概述
火炭母,始载于《图经本草》,列入外草类,云:“火炭母草,生南恩州原野中,味酸,无毒,去皮肤风热流注,骨节痈肿疼痛,茎赤而柔似细蓼,叶端尖,近梗方,夏有白花,秋实如菽,青黑色,味甘可食,不拘时采叶,捣烂于(土制)器中,以盐酒炒敷肿疼处,经宿一易”。至于“火炭母”这一名字来源。清代《植物名实图考》有记载:“火炭母草俗呼乌炭子,以其子青黑如炭。”确实,只要看一下其茎枝上那一串串炭一样的果实,就一切都明白了。
火炭母为蓼科植物火炭母草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别名五毒草、火炭毛、乌炭子、白饭草。
火炭母味酸甘,性凉。功能利湿消滞,凉血解毒;平肝明目,活血舒筋。主治泄泻,痢疾,黄疸,风热咽疼,虚弱头昏,惊搐,妇女白带,痈肿湿疮,跌打损伤。
典籍记载
《本草图经》:去皮肤风热,流注,骨节痈肿疼痛。
《生草药性备要》:炒蜜食能止痢症。敷疮、敷跌打、贴烂脚,拔毒、干水、敛口。
《岭南采药录》:治小儿身热惊厥,臌胀。
《福建民间草药》:活血解毒,止痢,疗带。
《四川中药志》:治头晕目眩,气虚耳聋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利湿热,消滞解毒。治痢疾,肠炎,消化不良,肝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疖肿,跌打扭伤,皮炎,湿疹,瘙痒。
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益气行血,祛风解热。治虚弱,风热,头昏,血气痛。
《广东中草药》:凉血解毒。治小儿夏季热。
具体功效
1、清热解毒
火炭母有清热解毒的的功效,用于感冒、咽喉肿痛、白喉、百日咳、毒蛇咬伤等病症,治湿热肚痛可用干火炭母清水煎服。
2、凉血止痒
火炭母有凉血止痒的的功效,用于皮炎、湿疹、脓疱疮、霉菌性阴道炎、白带等病症,均可用本品煎水外洗。
3、利湿消滞
火炭母有利湿消滞的功效,用于痢疾、疖肿、小儿脓疱疮、湿疹、消化不良等病症,治湿热黄疸,可配伍鸡骨草同用。
4、明目退翳
火炭母有明目退翳的的功效,用于角膜云翳、斑翳、白斑等病症,治角膜云翳,可配伍十大功劳叶同用。
药膳推荐
火炭母猪横利汤
材料:猪横利1-2条,火炭母(干品)20克,胡萝卜半根,陈皮1瓣,生姜15克,蜜枣3颗,食盐适量。
做法:
(1)火炭母用清水浸泡约15分钟;猪横利洗净、焯水;胡萝卜切块。
(2)所有食材放入汤煲,加清水25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能改善口粘口臭、腹泻便溏、胃纳欠佳、舌苔厚腻、精神疲乏等不适,尤其适合于湿热体质者食用。
小贴士:体质偏虚寒者,酌情多加生姜或少食此汤。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人群谨慎服用火炭母;孕妇谨慎服用火炭母。
END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