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多雨水,小心霉菌!

南方传媒发行物流
+订阅

“清明蔗,毒过蛇”这句话近日频频出现,你可有注意?

这是说甘蔗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会发生霉变而产生毒素,特别是清明前后甘蔗已存储过久,又加上天气潮湿更容易霉变引发食物中毒,需要多加警惕,谨慎食用。这听起来让人害怕,食物变质究竟是怎么回事?

网络无版权限制图片

首先,近些时日雨水较多,湿气弥漫,为真菌滋生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很容易引发食物发霉。

通常认为,食物发霉是真菌在食品上大量滋生的表现,具有明显的外在特征,可以看到霉变部位不同颜色的菌丝体,有的是在食物外层,有的是在食物内部,当看到霉变情况时则表明真菌大量滋生,并代谢了有毒物质渗透在食物中了,已不可以食用。而且真菌侵入食物后,菌丝是延伸生长的,霉变部位只是菌丝聚集而较为明显,未看到霉变的部位也有较多的代谢产物毒素,仅仅切去明显霉变部位并不能有效避免危害。

网络无版权限制图片

清明前后容易出现的红心甘蔗就是甘蔗发生霉变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甘蔗受到节菱芽孢菌的污染,会代谢产生以“3-硝基丙酸”为主要成分的毒性强的嗜神经毒素,这种毒素会损害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大危害。甘蔗除了红心,还会有质软、变色、酒味、长毛等不同霉变情况,这是不同的菌种引发的不同霉变。

网络无版权限制图片

除了红心甘蔗,日常食物的霉变还有:

花生霉变主要是受黄曲霉菌污染,呈现黄绿色,代谢黄曲霉毒素,是1类致癌物,具有极强的毒性,还会危害肝脏,刺激消化系统等。黄曲霉菌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如富含油脂的坚果、禾谷类作物、油料作物籽实等。

网络无版权限制图片

寄生曲霉也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常见在玉米籽上黄绿色的霉菌层。

网络无版权限制图片

熟米饭发霉是由多种霉菌污染,有黄绿色的黄绿青霉菌、浅灰色和黄绿色的杂色曲霉菌以及浅黄色的黄曲霉素菌等,一般呈现肉眼可以见的絮状、蛛网状或绒毛状。

网络无版权限制图片

面包发霉也是由多种霉菌污染,有青霉菌、青曲霉、根霉菌、赭霉菌及白霉菌等。

网络无版权限制图片

草莓发霉有多种情况,如灰草莓孢霉菌引发草莓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病原菌属藻状菌会引起褐变、硬化或腐败;真菌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侵染,果实上有黑色灰状霉层等。

网络无版权限制图片

黄瓜表面如霜霉变,是古巴假霜霉菌污染,这种霉菌多会感染甜瓜。

网络无版权限制图片

当下天气,如何应对霉变呢?干燥、低温和厌氧环境,是对付食品霉变的三大法宝,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来营造不利于食物霉变的环境。

1.潮湿多雨,或遇上回南天时,坚持“早晚关窗”,还可以打开空调一会,除湿、制冷、制热三种模式均有除湿效果,可降低房间湿度,减弱食品霉变环境。

网络无版权限制图片

2.选购粮谷米面、干香菇、坚果、木耳等干制食品时合理控制数量,并尽量置于密封的容器内保存,还可以放置食品干燥剂或脱氧剂,既能隔绝氧气,又能防潮。此外,在潮湿严重易变质情况下,干制食品还可以放入冰箱冷冻层,用保鲜袋或保鲜盒生熟分开存放。

网络无版权限制图片

3.水果放入冰箱保存时不要清洗,食用时再清洗,也不要频繁取出,表层会凝结水珠,湿润会使水果表皮滋生大量细菌真菌。

网络无版权限制图片

此外,除了真菌引发的明显食物发霉,在广东湿热天气里,细菌污染也需要特别注意!细菌污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发黏、发酸和变臭,尤其在潮湿且多雨的天气时,是椰毒假单胞菌繁殖的活跃期,椰毒假单胞菌会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加热烹制无法消除毒素,食用后仍可引起食物中毒。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的食物会表面发黏,主要有湿河粉、米粉、发酵玉米面、变质银耳、久泡木耳、马铃薯粉条等。

网络无版权限制图片

潮湿天气,除了身体祛湿,也要防食物霉变,注意健康哦!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常彦芳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