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张信哲:大湾区演唱会在安排了

南方⁺ 记者

与张信哲的对话,发生在一个周日的夜晚。那时他刚刚完成当天的《声生不息·宝岛季》节目录制,便马不停蹄地回到酒店,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的独家专访。

《声生不息·宝岛季》目前已播到第4期,在这个舞台上,张信哲是备受尊敬的前辈,是温柔的队长,更是一位真诚的歌者。

他抱着一种使命感来到这个舞台,“希望这个节目让大家感受到台湾地区流行音乐这几十年来慢慢发展的过程,除了分享旧情怀,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梳理,让观众可以理解到,其实华语音乐真的需要更多人的投入、参与和支持,才能更进步”。

不久前,张信哲刚度过56岁生日。对他而言,这个生日很特别,因为既有新旧好友的祝福,又有挚爱的音乐和舞台陪伴。

年岁渐长,他对音乐的热忱比起年少时却有增无减。对有些歌手来说,唱歌或许只是一份工作或习惯,但唱歌之于张信哲,是他生命中的快乐源泉。

“我希望每一个人,不要因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就不听流行音乐,而是不管在哪个年龄层,你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张信哲笑着说。

“这是我经历过,最震撼的一个舞台”

3月16日,《声生不息·宝岛季》正式开播。首登舞台,张信哲满怀期待。他独自演唱了一首《我是真的爱你》,又和那英合唱了齐秦的一首代表作《悬崖》。

被誉为“情歌王子”的张信哲,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像《爱如潮水》《过火》《爱就一个字》等。为什么他没有选择这些能够带动全场大合唱的作品来作为自己在这个舞台上首次亮相的歌曲?

“第一次公开亮相,我想选一些自己有感觉,或是想跟大家分享的歌。”张信哲透露了个中玄机,“因为我想大家对我其他的歌应该都很熟了,所以我希望选一些一样很经典,但是在节目上、舞台上比较少有机会唱到的歌。”

节目组非常支持张信哲的想法,因为《声生不息·宝岛季》的定位便是对台湾地区流行音乐进行梳理,以时代金曲为载体,开启两岸的音乐文化交流,唤醒观众的台湾地区音乐记忆。

张信哲表示,从去年的《声生不息·港乐季》开始,他就成为节目的“铁粉”:“那时候一直有追着看,知道能够参与这一季的录制,我很开心,因为觉得终于也有一个节目和舞台,可以好好回顾、梳理一下台湾地区流行音乐的发展。”

几次录制下来,张信哲在节目中收获了许多惊喜。最大的惊喜当然来自舞台本身——

“这是我经历过最震撼的一个舞台,因为(节目组)他们真的非常用心,从音响效果一直到表演,以及灯光、美术的呈现,我觉得都非常上乘。”

幕后团队的有力支撑,让张信哲和其余参加节目的歌手都能够全心投入对音乐的诠释和表演中,力求呈现最完美的舞台效果。

“我很珍惜和新、老朋友的交流机会”

“我觉得这个节目很有意义,一方面它是对台湾地区流行音乐的一种记录,对我来说很有纪念性。另一方面,它给了我跟很多新、老朋友互相交流的机会,所以我很珍惜,也玩得很开心。”

在《声生不息·宝岛季》的常驻歌手阵容中,张信哲和那英算是大前辈了。首期节目的一首《悬崖》,让其他歌手和观众真切感受到了两位资深歌手“宝刀未老”的实力。

上一次和那英合作是20多年前,得知这一事实的张信哲很是惊讶:“其实平时大家也常聚会,我们都没想到竟然这么久没机会合作,真的很意外。”

如果不是参加节目,老友之间久违的合作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于是,张信哲更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我们的工作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跟一帮歌手这么长时间地聚在一起交流。”

节目中有不少新生代的歌手,如华晨宇、陈立农、陈卓璇、马嘉祺等,其中有好几个都曾表示自己是张信哲的歌迷。

“他们会说很多‘彩虹屁’,害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张信哲笑道,“但是也很开心,知道他们是受到我的音乐影响才进入这个行业,现在看到他们发展得这么好,我会觉得自己没有教坏小孩,没有辜负大家。”

张信哲表示,现在的年轻歌手拥有前辈当年所没有的热情和状态,接触的音乐更加全面,受到的训练也更系统、成熟。“他们的起步比我们那时候高太多了,而且他们对自己的音乐发展规划很清晰,能够让大家听到他们各自的特色,我觉得这是华语音乐行业的一大进步。”

在与年轻人的交流中,张信哲更倾向于了解他们现在喜欢的音乐类型:“我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们现在听什么歌?’,我希望透过他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现在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在张信哲看来,要持续保持自己的音乐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

“流行音乐的启蒙,是我学生时代最珍贵的回忆”

参加《声生不息·宝岛季》,除了带来一段崭新的舞台经历,也打开了张信哲的回忆匣子。

小提琴、合唱团——张信哲小时候对音乐的认知,是古典音乐。他真正接触到流行音乐,是在中学时期。

在首期节目中,他便提到,自己的学生时代与台湾地区流行音乐的发展密不可分。那时本土原创音乐的起步,带动了邓丽君、甄妮等一批歌手的发展,也让流行音乐走进校园。

“那时大家人手一把吉他,自己写歌,自弹自唱,学校的操场就是我们的舞台。”如今张信哲回忆起那段青葱的校园时光,依然感慨万千,“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只要你对音乐有热情,就可以发表自己的创作。”

那段日子,让张信哲真正感受到了音乐之于自己的意义,不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符合父母的期盼,而是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热爱”。

“大家会唱属于自己年龄层,和自己生活很贴近的歌。原来流行音乐离我们没有那么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机会参与到它的发展,只要你有热情。那就是一种启蒙。”

张信哲认为,音乐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相反,它是能够带给每个人快乐的,不受年龄、地域、语言等因素的限制。

“我希望《声生不息·宝岛季》这样的节目,能够带动大家对流行音乐的欣赏,培养大家对音乐的喜好。有了听众,音乐才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对于华语音乐未来的发展,张信哲也建议,要从培养听众入手。

目前,张信哲正在积极准备自己的《未来式2.0》演唱会。时隔三年重启线下演唱会,张信哲既兴奋又紧张:“经过这三年,大家都会更珍惜这样的舞台。我也希望能多演几场,多让一些观众可以参与其中。”

张信哲透露,这次的巡演将走进体育场,要面对户外的舞台和更多的观众,意味着整场演出的编排设计都需要重新调整,“几乎是全新的设计了,所以叫《未来式2.0》,寓意着进阶”。

据悉,张信哲《未来式2.0》演唱会杭州站将于2023年4月28日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这将是今年杭州亚运会正式举办前,该体育场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演唱会。

杭州站演出结束后,《未来式2.0》还将陆续走向全国各地。

张信哲也承诺,不久后就会来到大湾区开唱,“有在安排了,还请大家稍安勿躁”。

【记者】张思毅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 刘奕伶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