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惊艳了,把武术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刚柔并济。”“舞中带武,武中有舞,赞!”2022年底,首演结束后,舞剧《咏春》就以其强大的主创团队和独特的“双非遗”题材,刷爆社交媒体,成功“出圈”。2023年,《咏春》再出发,从深圳启航,开启全国巡演。其中,4月7日—9日将在国家大剧院演出5场。
深圳原创精品舞剧《咏春》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演出,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广东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专项扶持资金与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共同资助。
该剧以一深圳剧组拍摄电影《咏春》为引,电影里的“叶师父”怀抱“咏春堂”牌匾踏入群雄林立的武馆街,只为开咏春的一扇门;舞台上的片场中,剧组众人同样怀抱梦想奔赴山海,只为追寻心中那一束光……
该剧的服道化广受称赞。演员们的服装采用“香云纱”,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口说话”,以其为载体,呈现岭南大地的人文史脉,凸显“岭南文脉”。在《咏春》中,主创团队不断探索,以舞蹈呼吁对广东优秀文化保护、活化、传承。作为深圳设计的代表品牌,见萩香云纱参与了《咏春》的共创。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咏春拳”“香云纱”展现出新的生命色彩,亦让舞剧《咏春》通过艺术的表达,为“咏春拳”“香云纱”赋予了全新的脉动。
双非遗、双线索、双场景带来了两个时代的同频共振,是本剧的最大亮点。双非遗“咏春拳”与“香云纱”分别以主题和展现形式恰到好处地融入到剧情与舞台表现中。“戏外”深圳《咏春》剧组与“戏内”赴香港打拼的叶问的故事,两条线索在剧中并行展现、无缝切换,两个场景在舞台上旋转交替。追寻理想,追寻心中的那一束光,成为两个时代同频共振的基因和核心。
“双线叙事的结构,两个时代的故事与人,在剧中彼此呼应和共振,这个故事因‘英雄’而来,由‘追光者’而展开,最终落在‘理想’。这与深圳的城市精神一脉相承。”编剧冯双白说。
据悉,此番《咏春》全国巡演从深圳启航,足迹覆盖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长沙、杭州、昆明、苏州、南京等城市。全国巡演从今年3月启幕,至9月结束,演出时间跨度达6个月。
【记者】刘长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