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厘米巨大肿瘤横穿肾脏,这也能做保肾手术?

广东健康头条
+订阅

50岁的甄叔(化名)肾脏长出7厘米大的肿瘤,在当地做B超后,医生告知“是良性的可能性较大”。觉得松了一口气的甄叔想着缓缓再处理,谁知不到2年时间肿瘤已长至10厘米,而且复查CT发现是肾癌而非良性错构瘤。

错过手术最佳时机,肿瘤长这么大,切除后还能保住肾脏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教授罗俊航说可以。他介绍,近年来该团队在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已经为超过50名巨大肾脏肿瘤患者完成保肾手术。

50岁的甄叔(化名)肾脏长出7厘米大的肿瘤,在当地做B超后,医生告知“是良性的可能性较大”。觉得松了一口气的甄叔想着缓缓再处理,谁知不到2年时间肿瘤已长至10厘米,而且复查CT发现是肾癌而非良性错构瘤。

50岁的甄叔(化名)肾脏长出7厘米大的肿瘤,在当地做B超后,医生告知“是良性的可能性较大”。觉得松了一口气的甄叔想着缓缓再处理,谁知不到2年时间肿瘤已长至10厘米,而且复查CT发现是肾癌而非良性错构瘤。

分步阻断肾动脉分支

罗俊航阅片发现,甄叔的肿瘤虽然有10厘米大,还没有侵犯周围组织器官或者远处转移,属于T2期肾癌。

过去,这么大的肾肿瘤虽然也可以考虑保肾手术,但术中大出血的风险较高;而且与小肾癌手术相比需要较长的肾缺血时间,可能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与保肾的意图相悖。因此,很多医院会建议患者考虑全肾切除。

“实际上,按肾癌指南标准,在技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这样大的肾癌也可施行保肾手术。”罗俊航表示,近年来该团队综合应用肾脏及血管三维重建技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术中超声实时定位以及肾分支动脉分步阻断的“组合拳”,完成了超过50例巨大复杂肾肿瘤的保肾手术。

手术机器人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罗俊航介绍,以甄叔的肿瘤为例,其位于肾脏中部,而且靠近肾门,难点在于切除范围大、创面深,分离过程中有损伤肾动静脉、下腔静脉、肾盂、输尿管等出现大出血和尿漏等风险;为防止术后出血和尿漏,需要对创面精细缝合,还需要肾脏重建。“通过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可以更精准、稳定、微创地完成。”

手术团队在术前为患者制作了肾脏三维重建模型,清晰显示肿瘤与肾门区域重要结构,有助于避免术中的意外损伤,根据肾脏三维模型设计个体化的保肾手术方案。“我们团队自学了软件的使用,能免费给患者建模。如果交给外面的公司来做,患者又得多花三四千元。”罗俊航说。

为了减少肾脏缺血时间,罗俊航采用了肾分支动脉分步阻断的新技术。“传统手术一般会阻断整条肾动脉主干,而我们可以对肾分支动脉进行精细分离和辨识,分步阻断供应肿瘤分支动脉和供应正常肾分支动脉。简单来说,动到哪一条,我们就阻断哪一条,让其他分支动脉保持对肾脏供血。”

肿瘤的三维重建模型,绿色部分为肿瘤。

肿瘤的三维重建模型,绿色部分为肿瘤。

术中出血仅150毫升

日前,甄叔接受了保肾手术。罗俊航综合应用术前三维重建、术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和术中超声实时定位等技术,精确定位并切除肿瘤,在创面深部缝合满意后,先开放正常肾供应分支动脉再继续浅层缝合,显著缩短了肾缺血时间。

甄叔的肾缺血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极大地保护了肾脏功能;术中出血约150毫升,比一般献血(200毫升)出血量还小,没有出现并发症。术后第6天,甄叔就已顺利出院。

据了解,这一系列创新性技术已在30多场国内外重要会议中宣讲,并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

“虽然技术在进步,但巨大复杂的局限性肾癌的切瘤保肾,仍然是一类很有难度的手术,需谨慎评估患者残留的肾单位是否‘值得保’,同时也要求手术团队具备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罗俊航表示, 如果能提早发现肿瘤,在其小于4厘米时及时进行手术,难度会大幅下降,也可以保留更多的正常肾脏。

他提醒,对市民大众而言,肾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治更为重要,“一方面,健康人群应该每年定时体检,进行肾脏B超检查,以早期发现肿瘤;另一方面,当B超发现肾肿瘤时,要进一步用CT检查明确肿瘤的性质,不能仅靠B超来判断良性或恶性。”

【记者】钟哲

【通讯员】彭福祥 郑亦楠

编辑 张梦圆
校对 李冠洁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