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头综合文化站:清明文化活动体验传统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稚嫩的吟诵声在河滩公园的长廊响起。4月1日上午,澳头综合文化站在河滩公园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传统民俗体验活动。此次活动既有清明传统节日知识大课堂,也有制作蹴鞠用球、手绘风筝、荡秋千、踏青等丰富的传统习俗体验。
活动期间,工作人员向参与者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寓意和习俗,并带领大家一起朗诵清明节有关的诗词。随后,工作人员将参与者们分成两组,一组成员用手中的画笔和颜料在崭新的风筝上一笔一划描绘出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另一组成员则利用手工针线对原材料进行配线、组合、编织。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一只只创意十足的手绘风筝和一个个造型精美的手工皮球就完成了。小朋友们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和皮球,满脸自豪和喜悦地在草地上奔跑起来,公园里回荡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在这仲春与暮春交替的清明时节里,澳头街道综合文化站大力厚植“文明之城”的文化土壤,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尚,让孩子们追寻古代文人的足迹,踏青、放风筝、玩蹴鞠、荡秋千……在动手做、创意玩的过程中将传统习俗文化融入生活中。市民江女士表示,“此次行走的习俗体验课堂,不仅让孩子们获得自己动手的乐趣和收获作品的喜悦,还让大家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大亚湾霞涌上角村:小小志愿者学做艾粄送老人
4月2日,大亚湾区霞涌街道上角村社工站开展了“艾草青青,爱满上角”上角村美食制作慰问活动。社工组织村文化队志愿者带领青少年志愿者制作艾粄,并入户探访关爱空巢老人、高龄老人等,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区的关怀。
活动前,社工带领小志愿者们认识艾草、清洗艾草。活动开始,村里的美食导师——村文化队志愿者介绍客家艾粄文化和艾粄的制作过程。和面、裹馅、捏团……美食导师一边做一边讲解,小志愿者们跟着学得很认真,一会儿,一个个碧绿的、散发着浓浓艾香的艾粄就做好了。经过25分钟大火开蒸,热气腾腾的艾粄新鲜出炉了,大家喜滋滋地品尝着劳动成果,现场其乐融融。
接着,社工将制作好的艾粄打包装盒,带领志愿者们去探访慰问村里的空巢老人、高龄老人、残疾人等。入户过程中,黄珍阿婆拉着社工的手非常激动地说:“你们有心了,感谢党和政府牵挂着我们。”小志愿者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好有意义,下次还要参加。”
大亚湾澳头衙前村:妇联执委带领村民做艾粄 传承清明习俗
4月3日上午,大亚湾澳头衙前村社工站联合衙前村妇联开展了“我们的节日·巾帼学艾粄手艺”衙前村清明习俗传承活动。
一大早,社工与村民来到村妇联执委陈秀碧家中。活动中,从艾叶的处理、和面的技巧到艾粄定型的注意事项等,每一个步骤,陈秀碧都在旁耐心指导村民。大家一边忙活,一边聊村里的清明节习俗、艾粄文化等话题,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更多传统文化。据了解,衙前村一直以来都有清明前后做艾粄的习俗。
在村民齐心协力下,一个个圆碌碌、绿油油的艾粄完成了。接下来,社工将完成好的艾粄打包装盒,入户送给村里的残障人士。
来源:惠州头条
编辑:张宇琪
审核:谢永健、张璇、杨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