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吴川市委政法委获悉,经过一年多的深入实践与攻坚克难,吴川在平安建设、基层治理上捷报频传,亮点诸多。
为工人追讨薪资3374万元、为老年人追赃挽损40余万元、开展交通安全整治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及时整改问题校车保障学生安全、发挥乡贤力量为基层治理添彩……过去一年,吴川市委政法委与“公检法司”及人社局、各镇(街道)等部门、单位积极联动,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吴川聚焦平安建设、基层治理两大板块,相关部门以“竞标争先、比学赶超”的状态,大力推进“春风利剑”专项行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创新机制夯实基层治理等,通过齐抓共管,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为重点,坚持将基层矛盾解决在基层,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为吴川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治安保障。
护平安 专项行动织密平安防线
近年来,吴川以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为牵引,大力推进“春风利剑”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依法查办了一批案件,有力打击了一批犯罪分子,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校车安全、非法开采、涉渔“三无”船舶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和遏制,治安态势明显好转。
其中,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电动自行车秩序整治方面,吴川通过分析研判,针对交通违法多发、交通事故频发、秩序混乱的重点路段和时段,加大路面巡逻管控力度,严查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在执法过程中,吴川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加强对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重点违法行为的劝导和整治,有效降低了涉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发生率。据统计,今年发生涉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与2020—2022年三年同期平均数相比下降约30%。
吴川大力开展摩电整治,维护道路交通安全。
近年来,全国各地因电动自行车充电不规范引发的事故屡见不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吴川高度重视整治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管理问题。
吴川将整治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管理问题与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相结合,印发了《吴川市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先后召开多次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相关会,与全市各单位、196个村(社区)、2000多条自然村全部签订《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责任书》,要求各级部门自查自纠,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隐患“清零行动”重点整治了电动自行车违规在室内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或“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并对问题较严重的单位进行约谈提醒,提升整治质效。截至目前,吴川新安装安全充电桩292套、充电接口9474个,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60处。
校车作为学生上下学乘坐的主要交通工具,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人身安全,也牵动着每个家庭。为从源头防止各类事故发生,吴川严格排查整治无证非法营运校车。目前,吴川现持标牌的校车有32辆,已全部建立并完善一车一档、驾驶员一人一档的管理制度,坚持每学年与有校车服务的学校主要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学校与校车驾驶员、跟车员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工作要求,压实主体责任。
吴川通过建立校车监控平台,实现“教育部门—中心小学—幼儿园”三级监督管理校车,责任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定期监控校车实时运行情况,重点抽查车辆是否超载、驾驶员行为是否规范、车况是否完好、乘车学生是否管理有序,跟车员是否履行职责等,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并建立整改跟踪机制,实现隐患闭环处理。“春风利剑”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吴川相关部门排查学校78家,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2份,整改问题校车12辆,查获无证非法营运校车3辆,有效打击了无证非法营运校车,保障了学生的安全。
得益于绵长的海岸线,吴川水产资源丰富,渔业是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为维护渔业秩序,保障渔业健康发展,吴川十分重视涉渔船舶管理,杜绝“绝户网”违规生产现象。吴川重点打击涉渔“三无”船舶,依法查处修造涉渔“三无”船舶行为,要求各沿海镇(街道)开展全面深入、细致、彻底的自查,对查出的问题列出清单、建立台账、限期整改,并制定整改方案、落实责任人,消除重大安全隐患,杜绝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
吴川清理违禁定置网具,维护渔业生产秩序。
经统计,全市共有涉渔“三无”船舶1244艘,符合安全生产纳入乡镇管理的船舶共有1118艘,由各镇街建立渔船档案并发放船牌及渔船安全证书。对其余不符合条件的126艘涉渔“三无”船舶已全部进行取缔清理。2022年,吴川市海洋综合执法大队查处非法捕捞案件11宗,实现两法衔接移交公安机关11宗,刑事拘留22人;清理违禁定置网门111张,约10万平方米网具,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去年以来,通过不断强化宣传培训与执法检查力度,吴川渔民安全生产意识显著提升,渔业生产违规违法行为明显下降。
吴川涉渔“三无”船舶拆卸现场。
保稳定 帮助工人追回欠薪
为让辛勤付出的务工者不再“忧薪”,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近年来,吴川多环节发力重拳整治恶意欠薪问题,吴川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项目地协调处置,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据统计,去年吴川为1409名工人追回欠薪3374万元。
去年6月,针对某楼盘逾期交楼信访问题,吴川市委、市政府成立化解处置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牵头化解处置。去年9月13日,吴川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约谈该楼盘股东,要求务必在9月底前筹集够3000万元资金投入建设,否则政府部门将采取强制措施,从“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角度,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在吴川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推动下,去年吴川两个问题楼盘顺利复工,两个重点楼盘涉稳问题得到稳妥有序处置化解。
此外,去年吴川还成功化解了湛江交办给各县(市、区)党委主要领导包案的10宗突出风险之一的建鑫项目欠薪问题。吴川市委平安办收到案件后,便立即组织专门力量集中攻坚化解,取得明显成效。
吴川市塘㙍镇建鑫项目涉及10个镇,分为两个工区,一工区7个镇,二工区3个镇。2021年11月至12月,吴川市人社局共收到7起有关该项目的欠薪投诉件,于是责令项目总包单位进行全面排查,摸清该项目的欠薪底数,了解到该项目拖欠9个镇(除覃巴镇外)的农民工资共1550万元。到2022年4月1日,施工总包单位支付736万元工资,余下的814万元工资款项也已于当月29日足额付清。然而,覃巴镇工区工人仍迟迟未能领到工资,根据人社部门掌握的情况,涉及覃巴镇工区25人约165万元。
经过调查,原来是总包单位把工资支付给施工队后,覃巴镇工区的包工头杨其某私自挪用了工资,导致覃巴镇工区工人未能领取工资。对此,吴川市人社部门加快查处力度,迅速完成案件取证阶段,因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市人社局将该案件移送至公安部门审理,公安部门则迅速进行立案处理。去年8月15日,吴川市公安机关以杨其某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将其刑事拘留。8月18日、19日,杨其某的家属分期向项目覃巴镇工区的25名工人支付所拖欠的全部工资。
吴川市有关部门急民之所急,联合行动为工人追讨薪资引起社会热烈反响,得到市民的称赞,更有许多工人代表为吴川市人社局、公安局等部门送去锦旗。
防诈骗 守护老年人“钱袋子”
近年来,养老诈骗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如何保护老人“钱袋子”也成了党和政府的关切。对此,吴川大力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坚持宣传教育、依法打击、整治规范“三箭齐发”,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延伸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涉诈乱象问题,并取得阶段性成效,有效维护了老年人合法权益,维护了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吴川组建了全市联络员工作群,建立起信息报送、简报宣传、线索核查等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实行专项行动进展情况、数据统计每周一报;设立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综合组、打击组、整治组、宣教组4个小组,由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市扫黑办等部门人员组成,制定《吴川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工作规则》《吴川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主任、副主任职责分工》等,确保市专项办日常工作运转。
加强线索排查,不断提升核查质效。截至目前,各镇(街道)、各成员单位共开展自查459场次,收到和发现线索2条,已全部办结。
加强依法打击,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吴川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主力军作用,根据排查出的线索,集中力量,快速反应,紧盯重点,聚焦重要环节,注重追赃挽损,最大限度减少受害群众经济损失。自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公安机关立案侦办涉养老诈骗案件10起,侦破10起,涉案资金216.48万元。及时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产,追赃挽损42.2万元。
加强整治规范,推动边打边治边建。吴川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各镇(街道)各成员单位着力整治规范以“养老”为名的行业领域涉诈问题风险隐患,并逐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决铲除养老诈骗滋生土壤。截至目前,吴川各镇(街道)、各成员单位对网络信息、民政、自然资源、住房和建设、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市场、银行保险等领域开展问题隐患排查和涉稳风险防控处置行动百余次,共排查发现重点整治问题3个并已全部完成整改。
加强宣传发动,提升群众反诈意识。吴川把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与常态化扫黑除恶、“双反”和禁毒等工作宣传相结合,一并推进。各镇(街道)各成员单位在老年人数较多的区域开展宣传活动,向老年群众宣传反诈安全知识,讲解常见养老诈骗形式和手段,通过真实案例使老年人提高自身识诈反诈意识;通过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宣传形式,如发放宣传册,张贴标语、悬挂宣传条幅、通过微信群向居民群众转发、推送各类防诈视频等形式,让涉老反诈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广场、进家庭,让养老诈骗防护网“老”不可破。
据统计,吴川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881场次,发布典型案例30个,通过网络发布作品115条,制作标语、专栏(牌)、海报、单张等宣传物共11万多份,动员志愿者、基层网格长、网格员及其他干部参与宣传工作3000多人次,受教育群众累计达100万人(次)。
延伸
“三大创新”
为基层治理添彩
过去一年,吴川在推进矛盾化解攻坚专项行动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举措,实施镇街“委员+中心”处置信访问题工作机制,打造吴川市“3+2+1”攻坚积案化解机制,建立“党建+商会”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有效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走深走实、提质增效。
在“委员+中心”创新举措上,吴川着力完善多元化解矛盾纷争的社会治理体系,筑牢以镇街综治中心为主阵地,做强做实接访服务平台,每天由1名镇(街道)党(工)委委员(或副镇长、副主任)和2名综治办工作人员接访,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切实把着力点放在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上,不断提升信访问题处置质效。吴川市委平安办下发了《吴川市镇街“委员+中心”处置信访问题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工作机制、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并把实施情况纳入年度平安建设和信访工作考核内容,着力提高处置效果。
2022年,全市镇街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参与接访群众2008次,接待来访群众615批1086人次,其中初信初访300批495人次;镇街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走访群众1174人次,约访群众404批746人次,广泛听民声、解民忧、纾民困,及时处置群众合理合法诉求,推动“急难愁盼”等问题有效解决。
吴川推行镇街“委员+中心”处置信访问题工作机制以来,对实名来信、来电或来访群众,及时响应、认真对待,对受理范围内的认真登记,告知办结时限,避免来访人在调查期间重复来访。对不按规定参与接访工作、消极应对、迟报瞒报缓报漏报情况信息、处置工作不力、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对当班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实行责任查究。目前,镇街“委员+中心”处置信访问题工作机制有力推进,去年全市镇街综治中心共受理各种信访事项372件,成功办结319件,各镇街上交的矛盾纠纷问题明显下降,各类风险隐患大大减少,进一步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为更好帮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吴川还制定“3+2+1”攻坚积案化解机制,通过多方联动,致力解决情况复杂、棘手的陈年积案。
吴川有17个商会,一直以来,各个商会热心公益,心系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工作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凝聚各方力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吴川建立了“党建+商会”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以党建引领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平安建设。各镇(街道)、各部门积极组织商会、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组织投身各项公益活动。同时,发挥自身优势调解纷争,积极参与扫黑除恶、治安防控、禁毒禁赌、消防安全、公共卫生、交通安全、维护稳定、关注弱势群体等各项工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添彩。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麦思容
【通讯员】王洪新 李婷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