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二代”弃工从农,随父返乡接棒种茶|一杯粤茶·两地情缘④

南方农村报

清明前夕,彭瑾瑜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刻。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彭瑾瑜在梅州市星森福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的车间内,马不停蹄地赶制春茶,他说:“做茶要看天气也要看经验,晒青做青、发酵走水,什么都要琢磨透了。”

今年是彭瑾瑜与茶打交道的第十年,略带台湾腔的口音也显露了身份。他来自台湾苗栗,如今大部分时间都在梅州明山嶂的茶园度过。2013年时,彭瑾瑜还在台湾攻读机械工程学研究生,与茶农茶商的身份丝毫不沾边。同样是2013年,这位台湾青年决定毕业后来到梅州种茶,这一切皆因他的父亲。

情系客都梅州,父子兵接力种茶

彭瑾瑜的父亲名叫彭德胜,家在台湾苗栗,祖籍在梅州蕉岭。2002年,彭德胜从台湾回到梅州寻根,客家山水、风土美食,无一不在他心里留下烙印。也正是数次梅州寻根之旅,彭德胜有了在梅州开创事业的计划。

“父亲本身就很喜欢喝茶,选择回来种茶,也还考虑到其他事情。”彭瑾瑜娓娓道来,“在他眼里,做农业是一件相对单纯的事情,需要静下心、花时间与大自然打交道。”他表示,创业初期投入成本较低、亲戚有种茶经验可借鉴等都是影响因素。2003年,辗转丰顺、大埔、梅江等地,彭德胜终于找到了心仪之地,选址梅江区西阳镇明山嶂,开始了种茶之路。

据彭瑾瑜介绍,茶园坐落在明山嶂上炉肚山头,海拔高度约750米,四周清幽静谧、视野开阔,水源充足且附近人烟稀少,生态环境极好,具有种植台湾特色茶种东方美人茶及青心乌龙茶的先决条件。他说:“这些茶树都是从台湾引种的,每一棵茶苗都是父亲和工人亲手种下,周边的樱花树也是。”

2007年,彭瑾瑜首次跟随父亲回到梅州,“在茶山上的生活可枯燥了,手机也没有信号,就像与世隔绝一样”,这是他与茶园的“初相识”。2013年,彭瑾瑜正式接过父亲重担,成为这片80亩茶园的“话事人”,他说:“为了不让父亲的心血白费,我花了几年时间去适应,成为一名茶农。”

父亲彭德胜因为乡情回到了梅州开荒种茶,儿子彭瑾瑜则因为传承和爱情定居扎根梅州。“妻子和两个孩子都在梅州,我基本也在梅州生活了,只是每年会抽空回去台湾探亲。”彭瑾瑜说,茶业也渐渐成为了他所钟爱的事业。

做茶绝不敷衍,实行精细化管理

连日来,彭瑾瑜的茶园热闹起来了。十几位采茶工头戴草帽,背着箩筐,穿梭在行行茶垄间,巧手上下飞舞,抢抓农时采摘今年头茬春茶。彭瑾瑜透露,春茶季每天都需要雇佣12至15个采茶工,一般需要连续采20天,“在车间负责制茶的只有2名工作人员,其中一个就是我。”

彭瑾瑜学习制茶已有近8年,曾经向两位台湾师傅拜师,“都是拥有数十年制茶经验的老师傅”,但他从不会声称自己是制茶师傅。谈及原因,他说:“中国产茶制茶历史悠久,做茶若没有超过20年,都不能说自己会做茶。”

采茶时节,他会研究书籍掌握最佳采摘、晒青时间,并邀请台湾制茶专家来梅州指导他杀青、揉捻、烘焙等制茶工艺。农闲时候,他就到明山嶂周边茶场考察走访,跟茶农交流种茶制茶的心得和经验,甚至还会抽空跑到福建武夷山、安溪、潮州饶平、梅州各县区种茶基地参观学习。

“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宁可做精细,也不能敷衍。”这是彭瑾瑜对自己的要求。放在茶园管理上,他设定了专属的施肥标准、除草标准,一切按照生态茶园的模式,实行精细化管理,“放弃边边角角,也要将核心管好”;放在制茶工艺上,他改良并引进制茶配套机械,专注深耕单一品类,将乌龙茶做精做优,稳定茶叶出品质量,以优异品质打出产品差异化。

如今,这片茶园在他们父子兵的接力管理下,茶叶年产量可达1500至2000斤,成品茶香型独特、汤色漂亮、茶底醇厚,深受珠三角地区市场的青睐。茶园周边种下的樱花也长势喜人,花团锦簇绚烂多姿,每年春季都会吸引游客观光打卡,甚至带上帐篷在茶园露营。“未来还试试做农庄,将茶叶和吃喝玩乐结合在一起,增加茶园的附加值。”彭瑾瑜如是说。

【记者】伍咏言

【摄影】谢进扬

【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林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