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阻肺的防治现状与挑战

钟南山
+订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估计有近1亿的慢阻肺患者。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表明,慢阻肺已成为我国第五大死因。中国肺脏健康研究(CPH)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为8.6%(男性为11.9%,女性为5.4%),而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为13.7%。同期另一项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了与CPH研究相似的患病率:在40岁以上成人患者中,估算慢阻肺的患病率为13.6%(男性为19.0%,女性为8.1%)。随着人口老龄化,慢阻肺的患病率和疾病负担预计将持续上升。在过去20年里,对慢阻肺的重视日益增加,未来仍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烟草烟雾暴露仍是我国慢阻肺患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吸烟者在我国普通人群中所占比例高,男性为49.8%-58.2%,而女性为2.2%-4.0%,控烟在我国仍存在较大的挑战。戒烟是吸烟相关慢阻肺患者的关键干预措施,医护人员在接诊慢阻肺患者时应告知其吸烟的危害,并积极提供戒烟的建议和方案。此外,在公共场所实施禁烟政策亦有利于减少烟草烟雾的主动或被动吸入。

  除了烟草烟雾暴露之外,生物燃料暴露、空气污染、受教育程度低、幼儿期慢性咳嗽、父母有呼吸系统疾病史和体质指数≤25 kg/m2等则为非吸烟慢阻肺患者的危险因素,其中以固体燃料烟雾暴露最为重要。一项为期9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使用清洁燃料和改善厨房通风可显著降低慢阻肺的发生风险,因此,清洁燃料的使用、改善厨房通风条件和采取措施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有利于降低非吸烟相关慢阻肺的患病风险。

  此外,中国是结核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结核病感染也是我国慢阻肺患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肺结核可导致肺功能不可逆损害,并与气流阻塞存在相关性。大约1/4的新发肺结核患者在成功治疗后的12个月内出现气流阻塞, 其中超过一半的患者后期被确诊慢阻肺。结核病相关性慢阻肺的表型与吸烟相关慢阻肺不同,前者出现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急性加重的风险较高,且肺功能下降速率更快,对支气管舒张剂的反应性更差。因此,肺结核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降低慢阻肺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肺功能检查的可及性相对有限,普通人群对慢阻肺的认识不足,诊断率低,是我们面临的另一大挑战。在CPH研究中,人群中只有11.1%曾经接受过肺功能测定,另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在确诊慢阻肺的人群中,只有5.9%曾接受肺功能检查。为了提高慢阻肺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多个专业学会均建议将肺功能检查纳入≥40岁人群的常规体检项目中,基层医疗机构应为有慢阻肺危险因素的人群提供疾病筛查和肺功能测定。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学组于2021年发布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2021年修订版)》,其中关于药物治疗的建议与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倡议(GOLD)基本一致。长效胆碱能拮抗剂(LAMAs)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CS/LABAs)已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许多地区,新型吸入药物例如固定剂量的双联支气管舒张剂(LABA/LAMA)和固定剂量的三联吸入药物(LAMA/LABA/ICS)已经可以通过医疗保险报销。然而,在医疗服务和药物供应的可及性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如何更好地消除药物可及性的差异、维持慢阻肺患者稳定期治疗用药以及疾病管理,亦是我们今后工作中的难点。

  总而言之,中国慢阻肺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疾病负担沉重。除吸烟外,生物燃料暴露和肺结核病是我国人群中慢阻肺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非吸烟者。因此,针对不同的暴露因素,应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此外,应进一步提高慢阻肺的诊断率、药物治疗的可及性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对慢阻肺的诊疗指南进行推广,使慢阻肺的诊治更加规范。

  本 期 作 者

  梁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11届慢阻肺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生理与肺功能学组委员

  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医学部慢性气道疾病研究中心工作秘书

  Thorax杂志(中文版)青年编委

  2022年北京医师协会第八届“北京优秀医师”

  孙永昌 主任医师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

  北京大学医学部慢性气道疾病研究中心 主任

  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慢阻肺学组副组长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副总编辑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副总编辑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仅供医务人员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