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产业面孔#
2023年3月最后一天,因放弃“年终奖”而连拿两年“低薪”的郁亮,拿出一份增收又增利的成绩单,向股东兑现了他去年的承诺。
略显操劳的面容,不禁让人又想起他熬完大夜起早跑步的“倔强”。
6年前,已经从体重160斤成功减肥的郁亮,在媒体面前瘦成了一道闪电。后来,笔者在佛山某个场合第一次看着郁亮从眼前经过,很多人在笔者耳边议论:郁亮怎么瘦成了这样。
其实,郁亮刚从王石手中接过万科董事会主席的“接力棒”,样子与现在并无大变。
疲劳是因为辛苦。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 南方+ 王俊涛 拍摄
短短6年,地产界发生的大事太多了。
2022年过去了。“恒碧万”已不是原来的“恒碧万”,但万科还是原来的万科。
有健康的体魄,才会有愈亮的未来。不管对企业还是个人,莫不如是。
所以,郁亮此前很固执地要把员工的运动和绩效挂钩:体能改善多发1%,否则等比倒扣。
2021年,万科的“体能”下滑,郁亮带头扣自己的奖金,直到万科恢复原来的体格。
1
2017年6月30日,刚结束“股权之争”的万科,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股东大会。
会议的核心任务是,对当时已超期服役3个月的董事会进行改选。
媒体殊为关注的焦点的是:王石退任,郁亮接班。
新董事会由控股方深圳地铁提名,郁亮作为董事长候选人,获得了95.14%的支持票。
宝能没派代表到现场,但显然也把票投给了郁亮。
当年,笔者还是南方日报财富版编辑,计划把这条新闻放上版面的头条。
投票结果揭晓后,王石登台讲话,说了一句至今让人记忆犹新的话:“万科不需要我的时候就是我的成功。”
随后,郁亮也发表感言。他哽咽着说:“如果说,没有王石主席就没有万科的话,没有王石主席就没有万科的郁亮。”
每提到王石,郁亮习惯在前面加上主席。
在外界看来,王石和郁亮都是很有个人魅力的企业家,但两人性格迥异。
王石是万科的创始人和过去的灵魂人物,其性格刚硬、作风强势,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推崇个人英雄主义,而且爱骂人。
因为王石属虎,别人背后管他叫“王老虎”。一有不顺心的事,王石急起来就拍桌子,怼起人来还会说粗口。有媒体报道,他最大的一次发火,曾单掌击碎办公玻璃板。
在王石身边干活的人,无不小心翼翼。员工汇报工作时,见他眉头皱起,若还不懂得岔开话题,瞬间便点燃他的怒火。板着脸的王石是常态,员工甚至遇上他突然一笑,也会被吓到。
相比之下,郁亮温和得多。很多时候便充当了公司的消防员。
郁亮是王石培养的接班人,性格低调内敛、做事沉稳冷静,处理问题极富远见和弹性。
作为现实主义者,郁亮喜欢开玩笑。
在一次媒体活动,笔者亲眼看到郁亮的活动服装被定制成了袖短腰窄的女装。因为仅此一件,郁亮为了不搞特殊,还是穿着统一服装走上了讲台,嘴里虽然在批评做事员工太马虎,但脸上还是笑着的。换了王石,如果负责人没被当场骂哭,就算王石输。
懂得摆正自己的位置,善于处理错综复杂的关系和问题,郁亮成了王石身边最信任可靠的人。
甚至有人对笔者说过这样的话:只有郁亮这把钥匙最会开王石那把锁。
王石似乎从来不骂郁亮,郁亮说的话,他也听得进去。王石布置的任务,郁亮也敢晾它一晚上,若发现有什么问题,第二天早上再找王石谏言。
别的人都不敢冒这样的险,怕给自己找骂。
2
在王石身边干一天活都累,何况二十几年。
1984年,王石在深圳组建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开始倒卖一些饲料和进口电器、仪器,等等。
1988年,积累了第一桶金的王石,将企业更名为万科,参加了当年11月深圳一宗别墅地块的竞拍,正式进军房地产,次年即完成股份化改造,成功募集到2800万元资金。
郁亮1965年出生于苏州,比王石小14岁。
在一般人的刻板印象里,房地产开发商都是土老板,没什么文化。
但事实上,房地产大佬里边的高才生,随手一抓就一大把:徐航和孙宏斌毕业于清华大学;林昭远毕业于中山大学;李思廉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还拿到美国国立波士顿大学的博士学位。
房地产的企二代、企三代,名校生就更多,譬如郑志刚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杨惠妍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陈序平毕业于清华大学,等等。
郁亮在哪里读书?北京大学国际经济学系。因为专业的优势,他一毕业就进了深圳外贸集团。
后来,他开始对商业连锁感兴趣,还写了一份计划书,结果没有得到上级赏识。于是,他决定带上自己的计划书去找王石。
那时,万科想进军连锁超市已经有一段时间。王石一眼就看上了郁亮的计划书。
1990年,郁亮正式成为万科员工。不过,有意思的是,万科后来创立了万佳超市,但王石一开始却并没有把郁亮放去搞超市,而是安排到了证券事务部。
好在郁亮敢想敢干。别人都怕王石,他却不怕,还喜欢经常找王石聊天。
他进入公司一年后,万科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王石马上提拔郁亮当了董秘。两年后,郁亮又从董秘晋升为董事。直到2001年,他“意外地”成了公司总经理,成为响当当的公司“第二号”人物。
郁亮被任命前,坐这个位置的是与王石一起创业的姚牧民。姚牧民多才多艺,但性格特立独行。
像融创的孙宏斌一样,姚牧民还有点江湖气,说话和做事如翻版“王石”。只短暂任职了两年,姚牧民就与王石产生了冲突,决定离职另谋高就。
姚走了后,谁来填他的空?
王石想到了郁亮。在公司,王石的“挑剔”是人所共知的,但郁亮成了他的不二人选,这让很多人大呼意外。
在别人看来,郁亮在公司搞财务出身,并不懂搞地产。内部有很多人资历比他深,经验比他足。
但郁亮不是没有才华,而是性格比较低调。
以前公司有几件大事,都是郁亮出面解决的。但他做多说少,从来不当众邀功请赏。他的能力似乎只有王石清楚。
郁亮当上总经理后,为了让大家服气,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刷新公司的业绩,他还很懂得让利和平衡。每到年底发奖金的时候,有些职位低的人发现,自己的年终奖居然比郁亮还多。原来不了解郁亮的一些老资格,开始被郁亮的实干、谦卑和大气所打动。
郁亮是如何打动王石的呢?王石后来自己透露了,是因为他的毅力、沉稳和出色的专业能力。
王石在广州增城赛艇 万科供图
3
郁亮从万科普通员工做到总经理,用了11年;从万科的总经理做到董事长,又用了16年。
郁亮正式接手万科前,公司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2016年7月,万科凭借2015年度1843.18亿元(293.29亿美元)的总营收,首次上榜《财富》 “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
当年,中国内地“世界500强”企业仅13家,其中,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四家:除了绿地一家之前有上榜以外,万科、万达和恒大都是新上来的。在新上榜的三家里边,又以万科销售规模最大。
另一件是在2015年下半年开始,万科和宝能之间爆发了震惊资本市场的股权之争。
记得那段时间,万科的新闻隔三岔五就要登上笔者负责的版面。搞得每天采前会报题,只要没看到万科的名字,就会条件反射地打个电话问一下跑线记者:当天深圳那边难道就这么安静吗?
而负责产经报道的记者,每个月光靠写宝万之争的新闻,就能够轻易完成月度考核的基本分。
在经历近两年的漫长角力后,宝万之争最终在深圳地铁集团的介入下,以宝能让位而落幕。
2017年6月30日的万科股东大会,确立郁亮对公司的管理主导权,新董事会也为这场股权纠纷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而万科的王石时代正式进入“郁亮模式”。
事实上,王石从舞台中心淡出前,郁亮已经领导万科团队打过好几场“大战役”。
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他提出来的千亿计划。很多人记得,孙宏斌2004年还在办顺驰的时候,明知道王石脾气不好,还当着他的面说要超越“年销百亿”的龙头企业万科。这相当于公开挑战。
为了帮万科把面子挣回来,郁亮在内部提出了向年销千亿冲刺的10年计划。这个计划让王石都吓了一跳。但最后的结果是,这个目标在2010年就实现了,总共不到6年,中间还遭遇了一次全球金融危机。根据2010年度业绩报告,万科销售额达到1081亿元。而彼时,孙宏斌的顺驰早已破产卖给路劲。
看到郁亮这么能干,王石信心大增,马上给他加码工作任务,要求万科再过四年总量翻番。下达任务指标后,王石自己就到哈佛进修去了,担子全压到了郁亮肩上。
2015年,万科发布的2014年业绩报告显示,万科总销售额达到2151.3亿元。这一次,郁亮又做到了。
在宝万之争闹得最厉害的2015年,万科的总销售再次创出2614.7亿元的新高,并以1843.18亿元的总营收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
走上人生巅峰的王石有多自豪?有人从当时万科的新闻通稿里发现了端倪:以前万科新闻稿里提到王石时,用的头衔都是“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这次首进世界500强的新闻却特意把“万科创始人”放在了前面。
而此时的郁亮,仍然被人们视为万科的幕后英雄。
业内流传这样的说法:王石和郁亮的管理组合之所以能够长期和谐,是因为他们的分工很明确——王石做不确定的事,郁亮做确定的事。
更重要的是,郁亮不仅从来不抢王石的风头,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王石是英雄,我是普通人。
而且,郁亮还经常顶着压力出面帮公司处理一些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譬如,“捐款门”“降价门”“质量门”,等等。
这也许就是王石点赞郁亮时,口中所说的“出色的专业能力。”
4
退下来了,迟早要被遗忘。
这是王石的心里话。在他看来,被遗忘是正常的。企业家放不开权力,权力就会成为毒药,甚至成为炸药。
2017年退任时,王石给自己总结评价是:给万科留下了两样宝贵的财富——现代企业制度和透明规范的团队。
郁亮接管后的6年,万科又有了哪些新变化?
这是媒体最关注的。但股东在乎的则是,万科能不能持续盈利。
从2018年至2020年,万科的销售额一路狂飙,2020年达到了7041.5亿元的历史最高点,同比增长11.6%。
记得发2020年年报时,万科特别提到了一点:根据历年核心数据显示,万科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近1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9%,加权平均ROE连续10年维持在19%以上,并已连续29年现金分红,自上市以来的分红累计达到836.9亿元。
但进入2021年,业绩的“狂飙模式”戛然而止。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行业当年都遭遇了疫情大流行的黑天鹅事件。
面对企业营收失速,盈利下滑,郁亮是可以开脱责任的,但他选择了在股东面前检讨,并立下“军令状”,要在2022年让万科“止跌企稳,稳中提升。”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 南方+ 王俊涛 拍摄
今年3月底,2022年的成绩单出来了,郁亮的巨大压力也从他的眼袋得到了释放。
2021年和2022年,他主动放弃了一大块的年度奖金。
每年带头少拿了几百万,郁亮换来的是股东的支持和员工的信任。这也是他2022年能够兑现承诺的关键基础。
在外界看来,郁亮治理下的万科,除了通过事业合伙人制度进行管理组织的重塑外,突出表现还在,把万科的健康体质、反思精神、学习能力和预判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王石喜欢运动,但他玩的都是登山、潜水、滑翔、赛艇等“贵族运动”。但郁亮塑造的却是一个兢兢业业、乐观上进的相对平民化的形象,热衷推动全民运动,带着年轻人一起跑步,为青年人树立楷模,要求将员工的健康与业绩挂钩。
在行业最艰难的2021年和2022年,郁亮不惜一切代价保持万科的财务稳健,成为三家头部企业最踏实平稳的一家。
在王石当“一把手”的年代,万科提出过向新鸿基地产学习品质管理,走专业主义路线;进入新世纪以后,还提出过,要向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帕尔迪公司学习,将注意力由产品转向客户,以需求为导向为客户制定终身购房计划。
郁亮掌舵后,逐步把万科学习的对象扩展到更多非同行企业,譬如,向阿里、腾讯、小米等互联网企业学习创新和变革,向美的、格力、海尔等制造业学习竞争和高质量发展,向服务行业学习真心实意地服务好衣食父母。
本质上,郁亮是一个非常迷恋管理的人,因为相信管理,所以他提出了事业合伙人制度;也因为相信管理,他持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短板、学习他人的长处。
在他的要求下,万科的每个员工都要制定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计划。
也正因为善于反思、善于学习,郁亮版的万科,也有了对行业独到的理解和精准的预判:
早在2014年,万科就提出房地产行业从“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2018年,在房地产看似欣欣向荣的时候,万科惊人地在行业第一个喊出“活下去”的口号;
2021年,郁亮非常明确地提出,行业已正式从土地红利时代和金融红利时代转向管理红利时代,地产行业的下半场将正式迎来淘汰赛;
2022年,郁亮更强调当年将成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一年,房地产行业已处在“黑铁时代”,地产去金融化已是大势使然。
每一次,当郁亮面对媒体公开发出让同行振聋发聩的呼声时,很多人都在怀疑,这是以前大家所认识的那个低调内敛的乖乖仔郁亮吗?为什么他会变得如此自以为是?
而每一次当郁亮之前作出的预判在现实中得到应验时,这些人才似乎幡然醒悟并故作感慨,为什么当初不早点听信郁亮的分析,对企业的发展做出提前部署,以此来避免在行业的激烈震荡调整中少受一些伤害和损失。
5
2023年的业绩推介会,原定的交流时间比计划延长了一个多小时。
对于一些股东和同行来说,他们近几年对万科年报发布的关注点已悄然发生改变:从过去死死盯着几项核心财务指标变化,到而今只想来听一听郁亮对这个行业的未来怎么看,而未来又会怎么做。
万科2022年度业绩推介会 南方+ 王俊涛 拍摄
郁亮是一个乐于分享的人。不管是投资者大会,还是媒体交流会,拿到话筒的他,一定会给大家讲一段他的心里话。因为每一次都是脱稿讲,有时会很发散,有时也会很深入,有时表现得像导师,有时又表现得像朋友,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看法。
有一次跟郁亮同桌吃饭,可以感受到他跟人聊天的时候,不是一味推销自己的观点,有时也会认真听别人怎么说。
在总部开完会,只要有时间,他会陪客人一起坐电梯到一楼坐车,当车启动后,向客人挥手告别后才回去。
有人说,以前是因为王石太强势,郁亮刻意保持着低调。走上管理核心岗位上后,郁亮开始展现出有别于往的一面。
“郁亮对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都很敏感,提前做了大量的功课,所以他的拆解和点评往往有很多干货,而且每次都用一些新词来包装和讲解,这是我们做媒体最喜欢的。”一位媒体同行说。
另一位房地产同仁则说,郁亮最难得的是通透。他不仅活得明白,而且看得明白、讲得明白。
让大家松了一口气的是,对于现阶段的市场,郁亮认为既没有“狂飙”,也没有“倒春寒”。从万科的视角,结论与去年类似,市场仍然处于温和恢复的阶段。
“上有天花板,下有保底线”,新房市场无法再回到2021年历史峰值;另一方面,在外部环境不发生突发性变化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内市场仍能保持12亿平方米左右的需求。郁亮的谨慎和乐观,还是提振了大部分人的信心。
但他同时也体现出了自己务实的另一面,不仅仅是因为过去的这两年,为了让万科更好地“活下去”,他的确采取了他之前所说的“刀刃向内、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办法去应对。而且,当万科终于率先走出难关时,他又把注意力放到了目前占比很小的经营服务业务上,坦承“万科以后要赚小钱、长钱和辛苦钱”。
拿了两年“低薪”、兑现了承诺的郁亮,似乎更加透亮了。
相关专题
【记者】冯善书 柴亚娟
【海报】谭唯 吴颖岚
【摄影】王俊涛
【统筹】马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