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专家有妙方——水稻旱播新技术丨韶关南雄

南方⁺ 记者

当前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期。近日,韶关南雄市黄坑镇溪塘村高标准农田正在进行一项技术创新尝试,采用旱播技术种植水稻,如试验成功,可有效降低成本,提升耕作效益。

黄坑镇溪塘村高标准农田。

在黄坑镇溪塘村高标准农田,水稻秧苗已经破土而出,与常规水稻种植方式相比,旱播种植不需要泡田、育秧、插秧的过程,可通过机械直接将种子播种到田块里,这样不仅能节省育苗、打浆平地、机械插秧、后期补苗等多项工序成本,还能提升耕作效率。

“我们的机器用电脑调控,现在旱播面积400亩左右,出苗用时5天,长出来以后直接就不用移栽了,出了苗可以进行全面灌水,这种播种方式在南雄是第一次。”南雄市某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东明说。

水稻“旱直播”技术是农技专家依据水利条件创新的一种水稻种植技术,据陈东明介绍,目前该技术普遍适用于华中地区。

“我们之前去过很多地方参观,他们说旱播产量能够提高20%,缩短水稻生长时间,旱播比机插的生长速度要缩短20天,机插的要育秧,移栽的时候如果把根损坏了又要重新长根。”陈东明说。

黄坑镇溪塘村高标准农田水稻秧苗已经破土而出。

笔者了解到,水稻旱播在出苗前期对田间管理要求较高,田块排水更是关键,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了灌溉排水、道路硬化、田块整治等配套设施,为农业生产技术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黄坑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面积达39700亩。

“得益于高标准农田项目的落地,让我们‘小田变大田’,同时,我们也鼓励经营主体进行技术创新,想方设法提高水稻种植产量,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助力。”黄坑镇党委副书记朱宣华说。

【南方+记者】唐音

【通讯员】李思番 刘彩云

编辑 杨韬
校对 李冠洁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