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以“好人”铸就城市灵魂 用“文明”擦亮城市底色

惠城发布
+订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近年来,惠州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厚植“好人之城”文明土壤,以“好人”铸就城市灵魂,用“文明”擦亮城市底色。

2022年第四季度“广东好人” 张德盛,是惠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麦地站代理副站长。2022年8月16日,休假中的张德盛与家人在横沥镇鹅塘洲沙滩边游玩时,听到有人发出溺水呼救,他立刻一边跑,一边脱掉鞋子,迅速向溺水者的位置跑去。最终与两名游客合力将溺水男孩救上岸。

麦地消防救援站代理副站长 张德盛

他们有危难,作为消防员,第一时间可以能够帮助到他们,还是很荣幸的。

文明是惠州的底色,善行是惠州的基因。在惠州,如张德盛般的凡人善举并不少见。白衣天使温伟莲身着睡衣,脚踩拖鞋冲进车祸现场营救伤员,“辅警哥”曾勇军百米冲刺,在车流中救下6岁男童;快递小哥黎志伟见义勇为,挡刀救人……一个个凡人善举汇聚成文明之光,照亮了惠州这座千年名郡。发着光的,不仅是个体,更是一个个群体,他们或扎根社会各个角落,或投身建设美丽城市当中,用他们力所能及的方式,星火成炬点亮城市“文明之光”,汇聚社会“力量暖流”。

今年3月4日,惠州市2023年学雷锋•捡跑志愿服务活动暨新时代文明实践“六大行动”启动仪式在市区东江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举行。活动中,志愿者穿着红马甲沿着公园河道、灌木丛捡拾废纸、烟头、饮料瓶等垃圾杂物,用实际行动学雷锋,为绿色发展做贡献。

市民

有那么多人为了城市变得更好,大家都非常乐于奉献,这种全体一心的感觉让人觉得非常美好。

从去年开始,每天清晨傍晚,在惠州各大公园景区,你总能见到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红色志愿者服装,手里拎着小桶或垃圾袋,一边跑步一边时不时弯腰将地上的垃圾捡起,默默为惠州的生态环境和文明发展贡献力量。如今公益捡跑之风席卷鹅城,全市1300多个实践所站已组建捡跑志愿服务队,仅去年下半年,就已吸引近10万人次参与捡跑,一股争做好人的风气已吹向岭南大地。

自2009年成功捧回“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后,迄今为止,惠州连续五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据统计,目前,惠州共有“中国好人”40人、“广东好人”90人、“惠州好人”1023人,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超133万人。如今,惠州正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相信,这一粒粒善的“种子”一定能在惠州开出更多更加绚丽的文明之花,更好地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来源:惠州电视台( 记者:李敬林),转载请注明。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