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新出窑的菠萝笔筒!”湛江市根雕技艺非遗传承人、“创意雷州”创始人陈国玉手捧着新出窑的菠萝笔筒兴冲冲拍照分享给好友们,激动的心情仿佛可以通过微信页面短短几个字传达给对面的接收者。
菠萝圆润的身体上一颗颗“菠萝眼”上半部分呈淡黄色,下半部分呈浅绿色,顶尖的点点褐色高度还原了成熟期菠萝的形状,饱满的色彩让人垂涎欲滴。这颗菠萝,陈国玉和侄子陈耀贤画了好几年,不断尝试,不断推翻,不断美化……
不断坚持的不只是菠萝笔筒外观的改进,还有陈国玉对于产出具有雷州半岛特色非遗文创产品的执着和热忱。
融进生活里的非遗美学元素
陈国玉的非遗文创店就在雷州茂德公古城边缘,对面是正在建设的擎雷书院,右手边是望不到边的碧道。古色古香的周边环境与他的文创店相得益彰。店铺取名“创意雷州”,他说,要把雷州深厚的历史文化融进手中的高岭土中,融进每一块木料里,通过一件件文创产品展示给世人。
文创店的展示柜上有他和侄子新设计的菠萝笔筒、黑脸琵鹭创意摆件、根雕笔筒、新出窑的高岭土茶杯、泥塑石狗等既实用又具有浓厚本土风情的产品。对于文创产业,陈国玉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一套理念:“我想运用本土素材、本土技艺,创造出独特的文创产品,将雷州半岛文化传承出去。”经他创作的非遗文创作品,总有一股历史厚重感,仿佛可以通过作品看到一座城市历经千年的回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精致生活美学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当下,如何让自己的文创产品符合消费者的口味,服务于市场需求?这是自入行以来,陈国玉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文创首先是产品。非遗文创产品将非遗文化精神寄托于真实可观可玩赏的物件上,后期经过人为主观分析设计出来的文创作品赋予了非遗传统元素鲜活的生命力。陈国玉将雷州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创作中,开发出一大批兼具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的雷州文创产品,并从IP、运营、渠道等层面入手,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传递雷州文化。
从决定走非遗文创道路以来,陈国玉从未停止学习、思考,店铺里的文创产品日益增多,他也逐渐多了一重广为人知身份:非遗文创产业从业者。
做雷州半岛的非遗文创产品
茶桌上,陈国玉用新款茶杯招待来访客人,澄澈的茶汤在茶杯中轻轻晃动,茶杯边缘的自然纹路在茶汤的倒映中如同漂浮的山水画,迥异于与普通茶杯的外观立刻吸引访客注意:“为何这批茶杯会有这样的纹路?且每个茶杯都是不一样的。”
陈国玉神秘一笑,称这是“半成品”,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之举。在制作一批茶杯时,陈耀贤因提纯不够精确,导致出品时混入了3个“杂色杯”。陈国玉拿起本应该被遗弃的茶杯仔细端详,混杂的颜色不规则分布在杯身,宛若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且因为随机因素影响,每个茶杯图案不一。
“这难道不比千篇一律的茶杯好看吗?每个购买者都能拥有独一无二的雷州窑。”思路一转,喜上心头,陈国玉立刻与陈耀贤商量制作一批提纯不够的“半成品”上市。显然,市场反馈也证实了陈国玉的判断,独一无二的“山水茶杯”获得一众顾客的好评。
与“山水茶杯”一样,前不久荣获湛江“红树林之城”主题创意产品设计比赛金奖的《黑脸琵鹭》也是偶然之作。某日上午在翻看报纸时,陈国玉发现《新华社》刊登了一张在雷州九龙山浅滩小憩的黑脸琵鹭的照片,优雅的姿态立刻吸引他的注意。黑脸琵鹭是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数量稀少。近几年,黑脸琵鹭常出现于湛江市高桥、雷州九龙山、附城镇下岚村等处红树林中,可谓“红树林精灵”。
能否将黑脸琵鹭的形象通过雷州窑陶瓷展现出来呢?这个念头一出现,他立刻与陈耀贤投入创作中,在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又调整策略后,终于将优雅的黑脸琵鹭ip打造出来,S形的整体线条与仰起的头部让鹭鸟独特的高贵气韵显露无遗。“最难的部分就是嘴巴这里了,细长的嘴巴在制作的过程中比较容易断裂,尝试了很多次才成功。嘴巴上的线条纹路都是后期一一手工画上去的,我们观察了很多黑脸琵鹭的照片,尽可能在细节上仿真。”谈起黑脸琵鹭的灵感来源与制作过程,陈国玉满脸欣慰。
菠萝笔筒、山水茶杯、黑脸琵鹭摆件……每一个ip形象的背后都融入了陈国玉对于非遗文创产品的理解与打造独一无二的雷州文创产品的坚持。
“像我不利于行的双腿,不同于普通人的差异并没有让我自卑,反而让我拥有更强于普通人的坚韧。正向看待差异化,并加之有效利用反而会得到意想之外的惊喜。”在陈国玉看来,残疾人的身份不是桎梏,是突破自我的强大推手。只要意志足够强大,生活的打击也会变成反转的风口,他将生活经验运用于文创产业的发展中,披荆斩棘,坚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非遗文创发展之路。
【撰文/摄影】陈海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