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商改住”,东莞出台新政!写字楼不能改公寓卖

南方都市报
+订阅

将用于商业办公的写字楼当成用于居住的“公寓”出售,过去这是不少开发商“打擦边球”式的售楼方式。今后,这种方式在东莞将被明令禁止。

4月3日,东莞市自然资源局、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印发《东莞市严控商业办公用房改公寓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规范商业金融业用地、商住混合用地上的商业办公用房等非住宅类房地产项目的管理,从监督检查、制度设计、规划布局等方面多管齐下、加大惩处,严格新增商业办公用房的管控,坚决杜绝新的“商改住”行为。

应商则商、应居则居。政策的出台释放出东莞进一步规范商业办公类商品房管理,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信号。未来,东莞还将结合全市住房建设规划,设立配套型住宅用地(R),并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满足新市民、青年人居住需求。

东莞一直对“商改住”行为明令禁止。早在2017年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商业办公类建筑项目管理的通知(试行)》,从建筑设计规范上提出了限制“商改住”行为的措施,但当时仅对施工、验收、销售等环节作出了相关要求,但未能形成系统的管理机制。

近年来,一些开发商抓住商品住房价格上涨的趋势,紧盯新市民等群体的过渡性居住需求,以总价低、门槛低、不限购等“优势”招徕吸引购房者。

东莞市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在销售环节从商品房买卖合同上很难揪出开发商的违规行为。“开发商往往是通过由业主与第三方公司签订协议,委托其把房子‘装修’成‘公寓’,而这种‘装修’往往在房屋竣工验收备案、初始登记(确权)之后才进行,因而逃避了监管。”因此考虑到实际情况,此次东莞重拳出击的对象是新增“商改住”。

《方案》提出,对新增的“商改住”实行零容忍,一经发现,将依法对项目开发商予以严厉惩处,并计入征信,对其后续的建设项目进行严格审查、从严要求,在符合上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采取必要的市场准入限制措施予以惩戒,情节严重的限制或禁止参与土地市场交易。

具体来说,《方案》提出通过完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标准、加强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管、规范房地产销售管理、完善装修环节监管、加强违法建设行为执法查处力度、加强不动产登记管理、建立项目抽查制度等方式控制新增“商改住”。

比如,在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标准方面,未来将通过细化平面立面设计、最小套内面积、建筑层高、功能井布局等内容,进一步完善管控。

东莞市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在规划审批方面,东莞将继续加强规划审批和实施时序的管理,建立商业办公用房去化周期与规划调整、土地供给、项目审批相挂钩的管控方式。“对去化周期过长的镇街,我们将暂不予以批准商业办公用地。”他透露。

作为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东莞也充分考虑到了新市民与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未来,东莞将结合市住房建设规划,继续加大配套型住宅用地(R)的供给,同时继续加大对共有产权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让千万人口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来源:南方+、东莞市自然资源局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