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 | “党建引领,以邻共治” ——社区建立邻里互助小组,“创熟”民康小区

南海社区治理
+订阅

沙头社区地处九江镇西北端,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人口约2万,属于九江镇旧城区,社区内有较多老旧单体楼,其中民康片区旧楼最为集中,共有单体楼宇17栋,平均楼龄约25年。民康片区单体楼长期处于无业委会、无物业管理,无自治组织的“三无”状态,楼宇长期缺乏维护管理,年久失修,公共问题突显,居民矛盾突显,是沙头社区治理的一大难题。有鉴于此,沙头社区党委决定以民康路15号楼、21号楼两栋单体楼宇作为试点阵地,引入专业社工力量,全面推进“创熟”工作,探索居民参与小区自治的可行路径。


党建引领汇民意

培育邻里互助小组

2022年沙头社区启动民康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对民康片小区进行硬件改造工程,但由于民康片小区基本是“三无”单体楼,小区的外立面和楼道进行翻新后,公共空间和设施依然无人管理与维护,环境美化治标不治本,而且住户因公共问题产生矛盾纠纷的情况未有根本改变。2022年7月,沙头社区党委在北达博雅社工的协助下开展“‘创熟’民康小区,共建善治楼宇”——沙头社区民康小区自治探索计划,以民康路15、21号单体楼作为试点阵地,探索老旧小区治理的有效路径。

社区党委联合社区党员、社工实地走访,积极倾听民意,发掘社区居民骨干建立“民康小区和谐邻里互助小组”,共发掘民康路15号(裕雅楼)、民康路21号邻里互助小组骨干成员共12名(其中,党员2名,居民骨干10名)。

居民骨干一致同意成立邻里互助小组共建和谐小区

组建邻里互助小组后,社区党委带领小组成员先后开展小区便民服务、中秋游园活动等邻里活动,通过友邻活动加深社区党委、友邻互助小组与居民的联系和信任,为开展下一步治理行动奠定基础。在实践过程中沙头社区探索出党建引领,成立“民康小区和谐邻里互助小组”的创熟模式即,通过邻里互助小组组织和团结居民,以创建熟人社区,培育社区资本,强化小区治理为目标,通过增强居民互信互助,建立楼道公约,搭建沟通平台,构建动员网络,开展治理行动,推动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实现小区和谐共治。


搭建平台聚民智

推动小区议事协商

为了解居民对楼宇治理问题的建议和想法,同时提升邻里互助小组的议题收集能力,社区党委推动邻里互助小组联动多元主体开展社区活动及居民恳谈会,向居民公开征集小区治理议题,共收集议题19条(民康路15号13条,民康路21号6条)。友邻互助小组在社区党委的指导下,将收集的问题按照轻重缓急原则进行排序。社区党委组织邻里互助小组在小区开展民主议事,商讨问题解决方案。裕雅楼围绕二楼平台、储物室以及一楼公共空间美化改造开展3场居民议事会,邻里互助小组组织居民对问题清单进行难点梳理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民康路21号围绕一楼小公园、楼道美化、电动车摩托车停放等问题开展3场居民议事会,制定了美化行动以及维护方案。

开展居民议事协商会议

社区党委同时引导邻里互助小组就文明养宠、小区环境卫生、楼道维护等问题商讨制定《楼道公约》并进行上墙,由邻里互助小组成员宣传倡导楼宇居民共同遵守,并开展巡查监督,确保《楼道公约》发挥应有作用。


治理行动遂民愿

解决社区治理难题

经前期协商共识,邻里互助小组先后组织15、21号楼居民开展小区环保体验活动、小区楼道美化行动、小区大清扫行动等,并通过上门呼吁、活动宣传等方式引导居民关注小区环境卫生问题,参与小区美化改造行动。通过系列美化行动及宣传动员,邻里互助小组积累了小区治理的经验和信心,开始针长期困扰小区居民的严重公共问题开展治理行动。

经邻里互助小组组织居民协商,分别选取:民康路15号二楼平台地面破裂、漏水问题及民康路21号小公园环境恶化问题作为各自介入的重点问题。

民康路15号二楼平台破裂漏水问题已持续多年,平台年久失修,下雨天积水及管道渗漏问题长期困扰居民,且漏水至一楼商铺,造成居民和商铺关系紧张,管道与墙体之间的空隙也时常造成儿童绊倒、碰撞等情况。社区党委组织邻里互助小组成员和居民代表协商确定改造方案,社区党委及邻里互助小组链接社区爱心商家赠一批水泥、沙作为建筑材料,邻里互助小组成员组织居民收集防水漆资源,并邀请居民一起对二楼平台进行美化翻新。在邻里互助小组组长老志材和党员李泽成的带动下,10多名邻里中心成员及小区居民先后施工三天,完成二楼平台水管铺填及地面防水工程,从链接资源、水泥搅拌、铺设管道、油漆调制到涂防水漆都是居民亲手包办,还有热心居民不时为“施工队”送上饮料和夜宵。改造完成后,裕雅楼二楼平台“焕然一新”,每一个经过的居民都表示认同和称赞,纷纷对邻里互助小组竖起大拇指!

15号楼二楼平台改造施工

15号楼二楼平台改造前后对比图

民康路21号一楼小公园常年无人管理,行人经常乱丢垃圾,长此以往公园杂草丛生,垃圾堆积如山,野生植物树枝更是生长至桥壁上,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社区党委收到邻里互助小组反映后,组织社工、互助小区成员对小公园环境情况进行调研,邻里互助小组通过小区居民群发起倡议,邀请居民共同参与小公园治理议事会,迅速制定小公园治理行动方案,同时邀请社区直联团队、党员志愿者一起推动方案实施。治理行动针对小公园进行杂草清理、野生植物铲除、垃圾清扫,并种植夹竹桃美化小公园环境,后续邻里互助小组组织居民自发成立小区环境巡逻队,定期对小公园环境进行巡逻,监督环卫工定期清扫,并带领居民定位维护小公园环境。

21号楼小公园改造施工

21号楼小公园改造前后对比图

除此之外,两个小区在邻里互助小组带领下共开展环境美化行动4场,大清扫行动4场,分别建立楼宇治理问题清单,解决小区治理问题11件。

15号楼储物室美化前后对比

21号楼梯间美化前后对比

21号楼公共楼道美化前后对比

21号楼墙体美化前后对比


多元共治解民忧

建立“创熟”参与机制

在民康片区的单体楼宇治理行动中,邻里互助小组积极回应社区居民提出的诉求和问题,联动多元主体力量和资源,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准策划治理行动,迅速解决小区问题。社区党委积极总结“创熟”经验,归纳居民通过“表达-讨论-实施-维护”路径参与单体楼善治,激发小区内生动力,实现小区自治的经验。在实践中研发出《社区问题收集与研判机制》、《社区议事协商机制》、《社区多方联合行动机制》、《治理成效反馈机制》,探索出党建引领下的“邻里互助小组+多元主体”创熟模式。

15号楼二楼平台改造施工

沙头社区直联团队、党员参与小区环境治理行动

“创熟

沙头社区新春“创熟”联谊活动

爱心商家参与

接下来,沙头社区党委将继续总结提炼单体楼宇"创熟"经验,完善单体楼宇治理行动指引,将相关经验复制推广到民康片其他单体楼宇,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继续培育壮大邻里互助小组,推动和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不断加强社区"创熟"工作,提升社区居民福祉,打造具有沙头社区特色的"创熟"品牌服务。


来源:九江镇沙头社区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