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支持青年县域创业,方案来了→

南方农村报

近日,团省委发布《广东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行动》(下称“三乡行动”),提出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以服务青年入县下乡就业创业为主要抓手,加快形成城市青年下乡、在外青年返乡、本土青年兴乡的人才集聚效应。

根据“三乡行动”目标,到2025年底,广东共青团服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框架全面确立、重点更加突出、机制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凸显,形成一批具有广东共青团特色的工作项目和服务品牌,基本实现省级有平台、市市有支撑、县县有载体、镇镇有队伍、村村有能手,累计组织10万名青年下乡帮扶、联系服务10万名青年返乡实践、培训服务10万名青年提升兴乡技能,力争实现带动1万名青年入县下乡就业、培育支持1万名青年县域创业。

每年派遣1万名志愿者开展基层志愿服务

聚焦城市青年下乡,“三乡行动”明确,每年派遣志愿者1万名到粤东粤西粤北12个地市及肇庆市、惠州市龙门县基层一线开展2至3年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志愿者从优秀高校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中招募选拔。为加强乡村政治骨干和公益人才建设,组织志愿者担任挂兼职团干部,当好乡村振兴宣传员、返乡创业联络员、美丽圩镇服务员。推动出台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服务期满志愿者扎根当地,深化优秀人才跟踪培养。

每年组建1千支“三下乡”重点团队

为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搭建高校共青团助力县域发展工作对接平台,每年将组建1千支“三下乡”省级重点团队服务县镇发展,以“下乡对接、长期跟进”的形式,围绕县镇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科技攻关、创业帮扶、青年培育等提供服务。

每年吸引1千名青年企业家对接县域产业项目

根据“三乡行动”,积极开展面向省内外青年企业家的招商活动,通过青联委员入县下乡、“青年企业家百县行”、青创交流营等活动,每年吸引省内外1千名青年企业家,围绕产业发展、美丽圩镇、乡村创业等开展县域产业项目对接。

每年组织至少3万名大学生返乡实习就业

在回引在外青年返乡方面,“三乡行动”要求,各市、县应普遍建立常态化联系本地户籍大学生的制度机制,建立人才联系和返乡就业台账。普遍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依托“展翅计划”为返乡大学生提供见实习和就业岗位,每年组织不少于3万名大学生返乡实习实践。通过开展地方发展宣介、人才政策解读、产业考察学习、定向招聘等,引导大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每年帮助3万名乡村青年提升兴乡技能

为盘活用好本土青年人才,根据“三乡行动”,每年帮助3万名乡村青年提升兴乡技能。建立省市县分级覆盖的“领头雁”培训体系,深化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培养,支持青年领办合作社、发展农村电商、推广农业科技,培育凝聚一批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实施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育,依托广东精勤农民网络学院,动员青年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孵化一批青年乡村振兴电商达人,组织开展“青耘中国”直播助农活动,助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产品销售。

每年支持3千个县域青年创业项目

为鼓励县域青年创业,依托广东青年乡村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专项资金、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等,不断优化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面向在读和毕业2年内的大学生,每年资助3千个结合地方产业特点的乡村振兴领域大学生创业项目,并提供创业培训、金融服务、产品宣传等综合培育。组建青年返乡创业导师队伍,结对指导青年返乡创业项目,建立结对跟踪和帮扶机制。


【记者】林伊晴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肖婉琦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