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在买牙膏的时候
时常会被五花八门的功效给迷惑
它们真的有效吗?
△线上销售平台上五花八门的牙膏宣传
比如说这两年很火的
预防胃癌的“治幽”牙膏
声称可以有效抑制
甚至是杀灭胃癌的头号元凶
“幽门螺旋杆菌”
尽管它的价格相比于普通牙膏贵出一大截
但仍受到很多消费者的追捧
为什么“杀幽牙膏”能专治这种细菌呢?
商家的解释是人的口腔中
也存在大量的幽门螺旋杆菌......
而事实上
口腔中从来没有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
牙膏都能“杀幽”
还去医院开药干啥?
还有不少“牙膏”产品宣称
具有修复牙洞、清理龋齿的功效
一家“顺欣养生”的店铺
商家售卖的一款名为
“红石榴+氨基酸”的牙膏
产品说明书标注为“妆”字号产品
但是商家却表示可以通过
“将草本萃取的药膏渗透进蛀牙
从而修复蛀牙和龋齿
使用一两盒就可以见效”
......
对此
口腔医学专家时春丽表示
通过使用普通牙膏刷牙来修补牙洞、
闭合牙缝甚至稳固牙齿松动
均无科学依据!!
“妆”字号的普通牙膏
与“消”字号等具有特殊功能的所谓“牙膏”
并不相同
如果宣称具备以上这些功效
就涉嫌虚假宣传!
市面上这些所谓牙膏产品
随意宣称具有
“消炎镇痛、止血”
“治疗幽门螺旋杆菌”
“促进幼儿长牙”“修补牙洞”
“闭合牙缝”“稳固牙齿松动”
甚至“让牙齿再生”等功效
与药品、医疗器械的界限模糊
严重误导了消费者
也给消费者健康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虚假、夸大宣称等问题
近日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
《牙膏监督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自2023年12月1日起实施
《办法》共25条
明确了牙膏定义
并且提出牙膏的功效宣称
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小编提醒!
牙膏不是药!
不能治疗疾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七条规定
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
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
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
容易使推销的商品与
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如果大家有龋齿等口腔疾病
应以预防为主
建议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理性选择牙膏产品
不要相信牙膏能够治疗
口腔疾病的虚假宣称
牙膏的主要功效
牙膏是指以摩擦的方式,施用于人体牙齿表面,以清洁为主要目的的膏状产品。摩擦剂是牙膏的主要原料。在刷牙时,牙膏中的摩擦剂通过牙刷的刷毛在牙齿表面进行摩擦而达到清洁、去除牙渍的作用。随着牙膏技术的创新,在普通牙膏中添加相应的功效成分,可使牙膏具有相应的功效,如:添加氟化物可以发挥一定的防龋功效等。但应注意的是,任何牙膏都无法治疗口腔疾病。
牙膏不能“促长牙”
人的一生仅拥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一般从6月龄左右开始萌出乳牙,2岁半到3岁左右乳牙全部萌出;到6岁左右陆续开始发生乳牙的生理性脱落,恒牙替换萌出,再到12岁左右乳牙全部被恒牙替换,成为恒牙列。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恒牙脱落或损伤,都无法再生。没有科学证据表明,通过用牙膏刷牙,能对乳牙萌出产生影响,更不可能使恒牙脱落后再生。
牙膏不能“补牙洞”
龋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龋齿,是口腔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龋齿发生初期,牙釉质表面开始脱矿,龋齿的发展进程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牙齿发生龋损(龋洞)后是不可再生的。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可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但不能逆转龋齿的发展进程。而且,长期的牙龈疾病导致牙龈组织被破坏,进而引发牙齿松动,需要进行专业的口腔检查、诊断和治疗。所谓通过使用牙膏刷牙来“修补牙洞”、“闭合牙缝”、“稳固牙松动”,均无科学依据。
来源:广东药监、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