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的村集体收入4万多元到2020年17.1万元,再到2022年的47.47万元,梅江区城北镇上村村这几年来一路高歌猛进,在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产业振兴等多方面创造出了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曾经的上村村,村集体收入只靠两口水库。如今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支持下,探索出了租赁收入、售卖农产品收入、投资分红等多种村集体收入来源,从一条腿走路到多条腿走路,乡村振兴的步伐越走越稳、村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心越来越足。
上村村汀洞坑的撂荒地上,村民复耕复种栽下一株株玉米苗。魏丽文 摄
2023年,上村村朝着村集体收入60万元的目标奋力前进。数度飞跃的数字背后,上村村的乡村振兴路径有何特别之处?有哪些经验可以学习借鉴?南方日报记者走进城北镇上村村,一探究竟。
激内力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实现第一次飞跃
“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现在我们村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了,住起来更舒服了。”说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城北镇上村村的陈春香毫不吝惜夸奖之辞。
69岁的陈春香流转了60亩田,种植水稻。这几年,村里水渠修好了、路修好了,耕作条件变好了,陈春香也更有动力了。
上村村,位于梅江区北部,距城区仅数公里。站在村口望去,蜿蜒的村道干净整洁,勾连起家家户户。若不是村民讲起,谁能想到,眼前这六七米宽的水泥路在过去是不足50厘米的小泥路。村口处还建起了小公园,休息亭内,三两村民正在话家常。
从“落后生”到“先进生”,上村村用6年时间实现了逆袭。
2016年,上村村集体收入只有4万多元,两口水库的租金,就占了大头。村集体经济在城北镇排名靠后,被冠于“穷村”的帽子。
彼时,上村村4位村“两委”干部中,有2位重病在身,村“两委”班子战斗力不足。村民大多外出打工,村里土地撂荒,村经济发展几乎陷入停摆状态。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17年,上村村迎来换届选举,新选拔2名年轻干部,在党建引领下,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彰显。当时,摆在村“两委”干部面前的是发展难题。
上村村资源有限,最大的村集体资产就是两口水库,彼时的租金每年只有9000元。如何发展好村集体经济,村“两委”干部想了许多法子,首要便是利用好村级资源,将两口水库的承包经营权进行公开招标。
“招投标后,我们水库租金从每年9千元变为9万元,另外出租了10年水面水产养殖权,获得了90万元收入。我们将这90万元投入到乡贤企业,每年可获得6.4万元的分红,再加上其他收入,到2020年时,我们村集体收入就有17.1万元了。”上村村党总支书记古海斌掰着手指头计算道。
古海斌清晰记得,那一年,上村村的村集体收入实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飞跃,而经济排名也从全镇倒数跃至中游。
这一次的飞跃,是上村村激发内生动力,在有限的资源里找出路,敢闯敢干、真抓实干的结果。事实也证明,只要找对了思路、用对了方法,发展就有希望。
借外力
盘活“沉睡”资源 实现第二次飞跃
2021年7月,由广东省侨联、暨南大学组成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进驻城北镇,加上农行广东分行派出的金融助理、省科技厅派出的科技特派员团队以及“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采用“组团”帮扶模式,深度融入对当地的帮扶行动。
上村村自此开启了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仅用半年,我们村集体经济就增长了13万元。”古海斌说,放在以往,这是难以想象的。工作队的“打法”也进一步打开了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思路。
在上村村汀洞坑的80亩撂荒地上,玉米苗刚刚栽下。曾经,这里因缺水、路不通,导致土地长期丢荒。“我们来的时候这里的草比人还高,撂荒的关键原因是种地不挣钱。”城北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驻上村村第一书记余广庆一语道破。
上村村临近城区,有蔬菜种植传统,由于种不好、没销路等原因,村民的种植意愿并不高,村里200多亩土地撂荒。如何盘活“沉睡”资源,让村民种地有钱赚,也成了工作队入驻后思考的问题。
村民准备在复耕地上种下从广西引进的新品种——旱稻。钟戈 摄
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商议决定,由村“两委”干部按片划分承包责任,发动种粮专业户尤其是党员,带动各生产队有意愿的农户一同耕种;驻村第一书记发挥帮扶单位的资源优势,解决粮食品种品质及后期销售问题。
汀洞坑是当时上村村推进复耕复种过程中难啃的“硬骨头”。80亩撂荒地,涉及两个村民小组共80多户200多名村民,村里准备引进企业承包土地种植蔬菜等作物,但众口难调,部分村民不愿意流转。
“我们一户户上门做工作,最终征得大家同意。”党员侯献忠是该村一生产队队长,为支持村里工作,带头将自家的两亩多地租了出去。带头示范起了作用。80亩撂荒地顺利流转,“每年可以收到300元/亩租金,比撂荒强多了。”
另一头,工作队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从品种着手,在村里引进草莓番茄、太空稻、红宝石水果玉米等高附加值农产品,提高亩产效益。
以草莓番茄为例,普通番茄市场价约6元/斤,甜度可达3.8到4.2左右,草莓番茄约15元/斤,完全成熟之后甜度约11到12。
草莓番茄的试种在上村村取得成功,每到上市之时总能销售一空。看到良好的市场前景,不少村民也跃跃欲试,主动找到工作队,加入种植队伍。
在农产品销售上,工作队以暨南大学五个校区(广州、深圳、珠海)消费帮扶为托底,通过购买节日工会慰问品等形式开展消费帮扶,帮村民解决后顾之忧。
村干部与工作队同频领跑、村民积极参与,让上村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也由此实现了第二次飞跃。
2021年底时,上村村集体收入达到30.7万元,较2020年增长79.5%,村集体经济排名从全镇中游跃至上游。
聚合力
培育“造血”产业 实现第三次飞跃
一个村的发展没有产业带动,就如同飞机没有了螺旋桨,上村村也深谙于此。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飞跃中,上村村走的是依靠村内资源的路线,第三次飞跃,上村村调整赛道,主动走出去,请进外来资金和人才,成立村集体占股25%、村民占股33.4%的梅州市上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我们是2022年4月份由工作队引荐下来村里开办企业的,主要是以上村村为起点,开发梅州各地各类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等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梅州市上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子瑜介绍,公司目前正全力开发并推广梅州全域特色农产品,融入湾区。
“乡村小卖场”吸引游客开启买买买模式。魏丽文 摄
与此同时,上村村在村委会办公楼搭建起了“乡村小卖场”。蜂蜜、青菜、五指毛桃根、苦笋……走进这一“乡村小卖场”,琳琅满目的农产品映入眼帘。集市虽小,确实大有玄机。细看之下,这些农产品并非只是上村村的,而是来自梅州各地。有趣的是,卖场的消费目标人群不是村民,而是珠三角的人。
采访期间,一辆载满暨南大学教师职工的大巴驶进村委院子。在村史馆了解完上村村乡村振兴的情况后,随后走入“乡村小卖场”,开始买买买模式。
“今天是第一次了解这个村,农产品很新鲜,而且有我们学校对口帮扶工作队的认证,绿色、放心。”暨南大学网络中心员工唐译蓉拿起五指毛桃根闻了闻,随即买下满满一袋农产品。片刻后,几乎每人人手一袋。
原来,梅州市上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后,该公司又引入梅州市客都红色文化培训中心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入驻上村村,发展红色培训、乡村振兴实践及乡村农耕及亲子旅游等项目,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上村村创办联村企业抱团发展的模式,让农民有增收,集体有增效,企业有发展,实现了“三赢”局面。
2022年,上村村集体收入达到了47.47万元,较2021年增长54.6%,较2020年增长177.6%,村集体经济在全镇位居第二,实现了第三次飞跃。
在培育“造血”产业方面,工作队还在持续发力。目前,由暨南大学投入资金46万多元、省财政厅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30万元在上村村委建设237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
“我们算了一下,光电转化率能达到14%,年收益可达12万元,6—7年可以回本。”余广庆介绍,下一步,工作队计划在原村委会大楼建设142千瓦光伏发电项目,让村里“晒着太阳把钱赚”,为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我们有信心,将村里发展越来越好。”古海斌表示,2023年,上村村将力争村集体收入达到60万元,实现第四次飞跃,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魏丽文
【通讯员】钟戈 钟伟才 陈绮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