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江南人民对野菜爱得深沉
广东人也爱吃野菜吗?
那是当然了
广东人甚至把野菜吃成了家常
而且是蒸炒焖煮
样样不落
野葛菜生鱼汤
炒苋菜 图:电视节目《健康之路》
车前草煲猪小肚
野菜,就是长于野外可供食用的绿色植物的总称。
与栽培蔬菜相比,野菜含有更加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许多野菜本身就是药用植物,比如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
早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野菜的魅力,光是《诗经》里提到的野菜,就有25种之多,包括荠、薇、葛、覃、蕨等。
其中不乏挖野菜的故事。“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挖的“薇”是野豌豆;“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挖的是莕菜;“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挖的是苦苣菜……
春天吃野菜?
广东人民请求出战!
清明前后,是野菜疯狂生长的时节,爱吃的勤劳的广东人也把它们搬上了餐桌。
相比江南地区喜欢吃香椿芽、春笋这样的菜品。在这一片春色中,广东人又偏好于哪些野菜呢?
01
益母草
益母草对于潮汕人而言再熟悉不过了,在餐饮店常有益母草汤提供。
其做法非常简单,将益母草的嫩苗去掉根须,整棵放进肉汤里煮焯熟,搭配猪杂,滚汤焯熟,保持着青翠的颜色,汤水鲜甜,连益母草带汤吃。
02
鼠曲草
鼠曲草学名拟鼠麴草。立春过后,田野里到处是鼠曲草。到了清明节期间,田间路边就会见到这种开黄花的毛绒绒的野菜,所以鼠曲草也叫清明菜。
图:广东电视珠江频道
对于广东的客家人来说,它是清明节的一道美味——清明粿的必备用料。选择未开花的嫩茎叶,洗净、切碎,和糯米粉、粳米粉混合,加水揉成绿色的面团,蒸制后大功告成。
图:客家新闻网
潮汕地区的清明粿也是用鼠曲草做的,潮汕人称为“鼠壳粿”。
图:广东电视珠江频道
03
苦刺
苦刺是潮汕地区一种独特的野菜。每到清明时节,民间都采摘苦刺,与鱼丸、肉燥和鸡汤一起煲汤喝。
客家擂茶中,苦刺也是重要成分。民间食俗认为,苦刺心是寒苦之物,吃之可以清血解毒。
图:广州潮叹
苦刺还可以与猪肉做成苦刺丸,和鸡蛋一起煎成苦刺蛋......都是独属于潮州人的味觉享受。
图:汕头东虹丸家
04
蕨菜
“野烧初肥紫玉圆,枯松瀑布煮春烟”。伴着春雨初生的蕨菜嫩叶蜷曲未展,犹如拳头,又名龙头菜、佛手菜、拳头菜,肥润可人其味鲜美。
每年清明前后,有不少广东人在踏青的时候,顺手摘一些刚抽芽的蕨菜,洗净浸泡焯水后凉拌吃。
蕨全株均可入药,根茎可以提取蕨粉食用,纤维可以做绳缆,嫩叶就是我们常吃的蕨菜。蕨菜膳食纤维丰富,且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广州糖水铺的蕨饼
05
簕菜
簕菜产自江门恩平,它微苦甘润,口感脆嫩,清香扑鼻,是天生天养的山野菜。据《本草纲目》记载,簕菜有解百毒功效。
簕菜的最佳收获期在春季的清明前后及秋冬季的9~11月。当地人别出心裁地将其制成簕菜茶、簕菜烧饼及簕菜干制品,甚至还有蛋挞、千层糕、奶茶......
簕菜蛋挞 图:广东最生活
06
苋菜
苋(xiàn)菜也是野菜的一种,如今已是菜市场上常见的一种蔬菜。
苋菜的品种很多,我们常吃的就有绿苋菜和红苋菜。绿苋煮出来汤色较清亮,钙和镁的含量较高;红苋有大量的紫红色汁液,抗氧化物质含量丰富。
苋菜焯水之后仍有苦涩,搭配大蒜清炒可以更好地中和口味。
中医认为,苋菜对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红肿、小便黄赤痛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亦适合大众平时保健食用。
07
芥菜
芥菜在潮汕地区被称为“大菜”,既有菜心的清甜,又有芥菜的苦,芥菜的最佳做法是与排骨一起煲。
清嘉庆的《澄海县志》记载:“芥菜,也名大菜,本县秋收后田野种植甚多,收获后用盐渍,味道甚美,澄海手巧艺精的妇女利用本地物产橄榄与盐渍芥菜精工煮制成乌橄榄菜,食之开胃消食,助消化。"
08
荠菜
荠(jì)菜一般长在田间野地,数量很多且繁殖迅速,是春季里最早生发的野菜,初春开花,清明节前生籽。
荠菜有非常特别的春天味道,新鲜荠菜用来做饺子味道极佳。晒干后的荠菜,可以代茶饮。但荠菜不适合清炒,稍显涩味。
荠菜饺子 图:吃货研究所
荠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助于增强呼吸道黏膜的免疫功能,其所含的橙皮甙能够消炎抗菌,可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荠菜豆腐羹 图:豆果美食网网友椛吃
广东春季的野菜还有很多,比如车前草、积雪草、老鼠耳、艾草、地皮菜.....数都数不清。
野菜好吃
但不要贪多
野菜吃对了是美味,吃错了却是“毒药”。
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
有些野菜与有毒植物很相像,容易误采误食中毒,对不熟悉的野菜,公众不要采摘,避免误食有毒野菜!
微博截图,来源:@央视网
注意采摘的地点
野菜的生长环境与品质也息息相关,工厂、污染的河流等周边生长的野菜也常含有毒素,不宜食用。
长在路边的野菜,很可能长期受汽车尾气影响,含有高含量的多环芳烃,也不宜食用。
野菜最好是现采现吃
久放的野菜不能吃。野菜的烹饪方式要根据野菜本身的特点来选择。许多野菜食用前必须用开水烫过,再用清水漂洗几次,沥去苦水,方可烧煮食用。
图:中国疾控动态
谨防过敏
部分野菜含有可导致过敏的物质,特殊体质的人食用后易引起过敏反应。大量食用后不要长时间晒太阳。
适量食用
不要把野菜当做主菜,多数野菜性凉,特别是苦味野菜,易伤脾胃。
蒲公英吃多了会造成腹泻,荠菜清热下火,寒凉体质不宜多食。
如喜欢吃野菜,应根据野菜的不同功效,结合自身体质及地域、时间,有选择的适量食用。
老人、婴幼儿、孕产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等人群,尽量不吃或少吃。食用野菜后如有不适,应及时催吐,并携带剩余野菜和呕吐物就近就医。
此外,也要注意烹饪方法:
①浸泡、焯水,减少可能含有的毒素;
②急火快炒或者用开水汆烫;
③烹调的时间不宜过长。
春天的美味实在令人留恋
不过,路边的野菜不要乱挖
怀念山间野菜可以到市场采买
毕竟许多山间野菜
已经实现人工种植供应了
譬如番薯叶、马齿苋、
枸杞叶、西洋菜等等
你还吃过哪些野菜?
有哪些做法?
在留言区分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