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轿车与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结果……

深圳应急管理
+订阅

近日

江苏某地一轿车

与一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

事故造成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被撞飞

全身多处骨折

目前

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安全行车说千遍

不如动图看一遍

安全提示

真正的“马路杀手 ”

其实是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对交通规则的漠视 

驾驶电动自行车上路

一定要做到

按照信号灯、标识标线通行

在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要按照信号灯指示,下车推行、走斑马线,尽量减少在马路上的逗留时间;在没有信号灯的路口,要注意观察,确保安全后再通行。切记不可图一时之快,抱着侥幸心理闯红灯!

走非机动车车道,正确佩戴头盔

遵守各行其道原则、右侧通行原则以及安全通行原则,骑行电动自行车要走非机动车车道,不能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或逗留。一定要记得正确佩戴头盔。

识盲区,避盲区

所谓盲区,是指驾驶人位于正常驾驶座位置,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很多交通事故都是由驾驶人的视线盲区导致的,特别是大型车辆,盲区会更多。

许多对盲区不甚了解的人总是抱持着“车能看见我”“车会礼让我”的想法,即使大型车辆在侧也试图抢行,结果往往伤亡惨重。

被看见,更安全

夜间骑行电动自行车,应打开车灯并在车尾及车身周围显眼位置加贴反光标识。

车祸猛于虎

良好的驾车行为

是预防交通事故

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

开车时

一次“防御性”操作

能有效避免潜在事故

防御性驾驶的八大原则

一、保持足够视距

保持较远的前视距离,尽可能多地获取前方视野中对行车判断有用的信息,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

二、观察周围环境驾驶过程中需要注意视野中不断变化的各种细节,保持视野开阔,观察车辆两侧和后方的路面信息,包括对盲区的留意,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合理应对。 

三、视线持续移动保持视线持续移动不仅仅是眼珠子的左右扫描,必要时还要动动头——转头观察。

四、保持缓冲空间行车中保持缓冲空间,保留充分时间应对交通流和交通环境中的突发事件,随时根据情况调整行车状况。

五、有效使用信号为了保证行车的安全性,驾驶人应该给出信号进行信息沟通,让对方知道本车的存在和意图。

六、合理控制车速驾驶人的视野范围会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变窄,动态视力也会随着车速的增加而下降。驾驶人应该根据自身接受和处理路况信息的能力选择适合的行车速度。

七、平和礼让行车驾车除了礼让行人外,车与车也要相互礼让,拒绝路怒症,不开斗气车。

八、一心不可二用专注驾驶避免分心,分心的事情会直接影响驾驶人对路况信息的观察和处理效率。

点击观看下方视频

学习更多安全行车知识

01:33

end

▌来源:深圳消防、我苏特稿、义务交警

▌编辑:深圳应急管理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