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妇幼成功举办“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国家级师资候选人第一期培训班”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订阅

【会议背景介绍】

《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 2021-2025)》中强调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服务质量提升、专科能力提升和群众满意度提升,持续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中强调,要强化新生儿生命早期基本保健,保障胎儿和新生儿健康。为加快知识传播和转化,促进新知识的可及性,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母婴健康服务质量和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与中国妇幼保健协会(CMCHA)开展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行业组织合作机制建设及试行——以妇幼保健适宜技术推广为示范”的合作项目,结合UNICEF的技术支持和CMCHA的培训经验及影响力打造一批妇幼保健适宜技术培训基地,推动妇幼保健适宜技术在中国各地区的开展。2022~2023年以新生儿早期保健技术( early essentialnewborn care,EENC)为重点。

为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强化新生儿生命早期基本保健,提高助产机构专业人员新生儿保健服务水平,3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主办、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协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承办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国家级师资候选人第一期培训班在佛山开班。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宫露霞、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项目部主任赵原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儿童保健部主任徐韬、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曲慧敏、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朱秀教授出席开班仪式。来自苏州及佛山的12名产科、儿科病区主任及护士长参加了此次培训。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院长苏晞在开幕式上致辞,对参加培训班的专家及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希望病区主任及护士长通过培训,学习新生儿保健技术的新观念,带领科室医护人员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宫露霞副秘书长希望学员们通过两天高强度的培训,真正掌握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的核心要领,熟练运用于临床并指导和培训基层人员,不断提升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的普及率。

此次培训由两位国家级师资导师——我院产科大科护士长卢德梅和新生儿科主任戴怡蘅现场授课,同时还特别邀请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主任曹引丽现场指导。

授课风采

培训班摒弃以往的“课堂式教学”,采用12人小班制角色扮演的“互动演练式培训”教学模式,以讨论和模拟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两位导师针对手卫生、产前健康宣教、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彻底擦干、早期持续母婴皮肤接触、延迟脐带结扎、纯母乳喂养等核心内容进行了生动示范。每个关键步骤都对学员进行了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点评和严格的考核。通过引导学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主动更新观念,掌握知识及技能的目的,理论与实践的同步结合,实现让每位学员熟练规范地掌握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更新了临床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学员练习

学员考核

曹引丽主任表示,学员在培训中需要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注意细节的把控,学习授课方式和形式,为日后作为培训师资做充足的准备。

收获颇丰的学员们纷纷表示,经过两天高强度沉浸式的培训学习,不仅颠覆了以往临床观念,还学到了有关分娩和新生儿护理的最新理念。同时感受到作为国家级师资的责任重大,下一步将在临床上开展培训和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履行国家级师资的责任,使这项适宜技术惠及更多的新生儿及其家庭。

来源:产房 李燕金

编辑:宣教科全媒体编辑部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