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5日上午,顺德一中英语科组教师一行来到贵州省台江民族中学,在高一高二年级同时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活动进一步发挥了顺德一中高中英语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对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英语科组高一年级周丽婵老师与贵州省台江民族中学余小东老师的授课内容为人教版教材必修第二册Unit5 Reading and Thinking《the virtual choir》。高二年级顺德一中的徐淑君老师与台江民族中学的杨鑫老师就同一篇读后续写材料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学分享。四位老师在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上都有不一样的精彩呈现。
课堂刚开始,台江民族中学的余小东老师播放了一首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台江歌曲,引出choir的话题;接着用填空的形式带领同学们分段落梳理文本基础信息,突出虚拟合唱团重要的特征;然后将文本内容整合与概括,用时间线将重要事件可视化,并借此进行情感价值分析;最后余老师提倡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未来做台江音乐的世界传播者。本节课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整堂课程气氛活跃,同学们参与度高,积极主动地举手,即使遇到用英语表达有困难的地方也毫不畏惧。余老师教态自然,具体教学内容也根据学生特点及时机动调整。
顺德一中周丽婵老师则用一封来自顺德一中同学的信作为导入,信中邀请台江民族中学加入虚拟合唱团;接着周老师用两个视频更直观地向同学们展示虚拟合唱团和传统合唱团的区别,了解了虚拟合唱团的基本信息及其创始人的发展历史之后,周老师重点讲解了文中大量数字和日期的用意;然后通过让学生们小组进一步讨论虚拟合唱团和传统合唱团的区别来锻炼学生们的分析与判断能力;最后引导学生们辩证思考虚拟合唱团的优劣势。整堂课程中,周老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锻炼学生们思维的灵活性,发现同学们发音上的问题后,通过领读的方式强调发音,另外一直鼓励学生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评价与鼓励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杨鑫老师结合该班学生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把课程的重点分成读和写两部分。对于读的部分,杨老师先通过一段一段的阅读,引导学生找出每段的关键信息,确保学生对文本有清晰的概念。之后,再聚焦写的部分。杨老师归纳为四点,包括人物角色的合理性,语言结构的恰当性,以及情节走向和主题升华。接着通过分析续写部分每段给出的句子,引导学生每一段分别围绕who和what两个点来进行续写。最后,杨老师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小点的撰写,再进行分享。整个授课过程中,杨老师都能保持不徐不疾的节奏,步步深入,学生的上课状态也非常投入,能完全聚焦课堂,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最后的输出环节学生对故事的情节设置还是很合理的。杨老师的整堂课,很好地贯穿了“教-学-评”,实现了“教学评”的一体化。
徐淑君老师的课堂则以非常新颖的方式来开始,她首先设置了一个场景让学生化身侦探,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在读后续写中观察力和推测能力的重要性。接着,徐老师把课堂授课按照学生在考场中处理作文的步骤来进行。先通过阅读找出文本中的要点,再通过确定的要点来进行人物和情节的推测,判断人物会有怎样的改变,接下来确定故事的走向和结局。通过真实的场景,使得学生在整个课堂中非常有代入感。最后,考虑到学生的切实情况,徐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处理了故事的情节,完成续写的构思,再通过分享老师自己的下水作文,让学生明白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徐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表现出了非常高的教学功底和素养。老师的教学灵活性也让学生和听课老师都感叹不已,受益良多。
课后,两个学校的英语老师分备课组进行了研讨和交流。吴近昕主任、谭育红科长、程相、吴文燕和解慧平老师作为代表,对四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效果、教师教学风格以及学生课堂参与度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评价。顺德一中的老师们也毫无保留地把现有的参考资源以及目前认为比较好的教学方法都分享给了台江民族中学的老师。希望通过这些分享和交流,双方可以共同进步,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高一备课组评课交流
高二备课组评课交流
研无教,则无以立足;教无研,则无以长远。对教师而言,只有教研不止步,教育方能阔步前行。本次跨校跨地域“同课异构”活动不仅让教师们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的课堂,取长补短,而且从中感受到“同课异构”的无穷魅力,在不断地摸索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两校全体老师将不断思考与实践,凝心聚力,提质增效,且思且行,共同成长。
撰稿:袁诗语 黄秋雨
审核:唐 杰
江 蕊
袁永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