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时评|从里水河时代迈向珠江时代

南方⁺ 记者

文|李慧君

这个春天,你不得不关注里水。

一季度,里水房地产成交量位居佛山市第一。人气旺,实体经济同样抢眼,里水贷款、税收同比大涨。

火爆的房地产市场、涌动的市场主体、忙碌的企业还有开门红的经济,很大程度上来自广佛同城的牵引。里水购房者约八成来自广州,不少广州资本来到里水投资,在里水生活着约20万广佛候鸟。

这背后的动力,是一次格局之变:里水正加速从里水河时代迈向珠江时代。

这个变化,既基于深厚的积淀,也源自里水围绕广佛青创城、里湖新城等平台和土地、项目的主动谋划。

这个变化,属于里水,更属于南海,以及整个广佛极点。

里水一河三岸景观。

1

里水之于广州,正如里水河与珠江的关系。

里水,依水而生,随水而兴。如果从高空俯瞰,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江河、涌道、湖泊,星罗棋布,里水河朝东南流至水口村,穿过罗濛峡与峡外水口水汇合流向珠江。

作为里水的母亲河,里水河见证了里水的风风雨雨,承载了里水深厚的历史文化,也见证着里水的经济发展与腾飞。

里水与广州地缘相邻,一水相依,也就造就了文化相融。一直被老里水津津乐道的是,元代羊城八景当中的“灵洲鳌负” “石门返照”两景就位于里水。里水石门峡位于里水镇草场西华石门水道,每当夕阳余晖映照其上,小北江河水奔腾穿越石门南流汇入珠江,景色壮丽,因此被称为“石门返照”。

建于民国初年的火船码头更是一代老里水人的回忆。从火船码头上船一直到广州南方大厦,成为了老一辈人的集体回忆。

如今,里水河上已经没有了渡船通往广州,但“水文化”却一直是里水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去年年底,南海正式启动“水上南海”发展计划,具体将通过水上交通、水上旅游、水经济战略三大方面推进落地。作为示范段,梦里水乡(昼夜线)将会率先推出,这里将以“艺术灯光+音乐水秀+智能数控”为亮点,展现里水十里夜光景区的田园风光、竹林景观和绿色生态。里水河,正焕发着全新的活力与生机。

梦里水乡花月夜景色

文化同源、交通便利造就了里水与广州两地文化交流频繁,这也使得两地之间的文化产业交互相融。在广佛青创城,包括印刷业、直播和文创基地、博物馆等现代文化产业正在集聚发展。其中,不少印刷企业从广州迁往里水、有的主播的行业选品和直播环节放在里水、有的企业家的藏品和博物馆吸引着广佛两地关注……这些广佛市民共同关注的文化产业,在里水正成为一个发展的融汇点。

也正是在广佛全域同城这样的大背景下,里水正把握现代文化产业的契机,把文化产业和文旅产业做大做强。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广佛青创城的崛起,文化交流将愈发频繁而文化产业也将进一步得到融合与发展。

1

行政有界、经济无疆。广佛全域同城的重要一环是产业同城。相比其他区域的同城化,里水与广州的融合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市场为主导。

资本、人才的嗅觉总是最灵敏的。火爆全国的袁记云饺,其创始团队就是从广州来到里水。众多的网红主播也来到里水迎接这个时代新风口。还有不少科创平台的研发人员,他们来往于广州与里水之间,推动着区域发展。

里水与广州在空间距离上无缝对接。

里水与广州在空间距离上无缝对接。

数据是最忠实的见证者。截至3月29日,里水今年房地产成交1465套,位居佛山第一;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66119家,同比增长19.7%;城内电商商户已有约15422户。市场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对里水投下了信心一票。

如果说这是民间要素自由流动的选择,那么从政府层面的规划也在加速推动里水河向珠江时代的迈进。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加速一体化、广佛全域同城,两市联手提出规划建设“白云-南海”数字经济协同创新区,里水正面临着构建“广佛超级都市区”的重大机遇。与里水相邻的白云区“十四五”将白云新城核心区定义为集信息中心、知识中心、交流中心于一体的城市客厅和文化地标,标志性的高端中央商务区,引入华为智能汽车军团,致力于广州“西岸板块”的城市更新,产城并进。

里水也正有序规划建设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这里与广州白云湖数字科技城隔江相望,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半导体、电子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从城市空间格局来看,里水正以广佛青创城、里水镇区、里湖新城组成一个30平方公里左右的中心城区,向东对接白云新城-广州西岸的城市建设轴,向北支撑“白云-南海”数字经济协同创新区发展,向南借力广州金沙洲实现组团联动发展,吸引广佛两地人才、资源集聚。这条城市中线轴正是以里水河串连起来,一直延伸到广州,无缝对接,就如里水河进入珠江一样,融为一体。

里水,正以积极开放的姿态,加速融入广州。

1

产业加快相融,靠的是交通区位优势不断显现。作为南海区内与广州接壤最多的镇街,里水与广州两地民众的边界感正逐渐消失,“无边界”的同城生活正在开启。

从里水到广州,只需要搭乘“里07”,就能直达广州6号线浔峰岗地铁站,广州的“广231”“广424”“广281”等公车线路也都延伸至里水。从里广路去广州的公交线路达到了8条,客流量日均约2万人。

一组让人意外的数据是:“里07”正成为佛山全市最繁忙的交通线路。2021年,佛山市公交单日刷卡次数最多的公交线路为里07路公交,达16886次;年度刷卡次数总量最多的线路也是里07路公交达4311622次;南海区全区最繁忙的三个公交站点为浔峰岗站、佛山西站、新天地广场站。

繁忙的“里07”背后,正是里水广州两地之间市民紧密往来的最真实见证,也是两地共融发展的最有力佐证。 “这里邻近广州,周边交通网络发达、一个半小时以内的物流半径可以覆盖大部分目标客户。”广州市鸿浩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兴进道出了众多里水投资者的心声。

走向“珠江时代”,里水在与广州的无缝对接上有着更大的梦想,包括沉香大桥、碧江大桥、南海有轨电车里水示范段等规划正在逐步照进现实。

今后,南海有轨电车里水示范段把广佛青创城、里水镇区、里湖新城与广州金沙洲串连起来;沉香大桥则有望使得里水与金沙洲更快捷、更高速地融入白云中心区,同时使得金沙洲、罗冲围片区、白云数字科技城和白云新城形成联动发展。

1

人的同城化,是同城化的高级阶段。

过去两年,里水常住人口从48.92万增长至51.48万人,当中约有20万“广佛候鸟”。这样的人口组成倒逼着里水,必须为居住在里水的广州人提供差异化服务。

就在去年10月,里水镇党群服务中心在金峰洲片区揭牌启用,目标打造成广佛接壤片区的标杆性、示范性党群服务中心。可以说,里水镇党群服务中心自成立之日起便承担着重任:创新实施“997”全天候对外服务模式,即把开放时间延长到晚上9时,每周七天不休息。这样的设置就是出于“广佛候鸟”的生活作息考虑,解决“居民下班服务打烊”的供需错位问题。

“里水发展的最大机遇是什么?是广佛全域同城。”正如里水镇委书记黄伟明所言,里水必须要形成一个“不在广州,就是广州”的氛围,在环境建设、配套设施、投资环境等方面加大投入,让来到里水的客人以小城的成本享受到大城的配套,这样才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1

从里水河到珠江,是里水的需要,更是建设大湾区极点的发展需求。

去年8月,《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布,明确沿两市197公里南北边界线共建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

在今年2月召开的佛山“两会”上,佛山市市长白涛提出,佛山将纵深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健全广佛同城化合作机制,高水平共建广佛全域同城化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打造城市间协同治理的典范。

这是南海重要的发展机遇。里水正在把这个机遇,转变为自身重要的动力。今年3月初,里水打响了里湖新城旧改的第一炮。接下来,里湖新城将大踏步朝着建设“国际数字健康产业新城”的目标迈进。

接下来,里水将围绕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计划,助力“制造业当家、实业者当红”,聚焦城市更新,力争完成产业用地整备超1000亩,腾退产业用地300亩,加快推进“工改工”项目36个,启动500亩以上工业区改造项目5个。正是因为做了这些工作、有了这样的底气,里水才能更好迎接、激发同城红利。

可以预见,随着里水从里水河时代迈向珠江时代,南海东部的发展潜力和区域价值将得到极大提升。

那将是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

读者二维码

编辑 黄逸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