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非遗
你会想到什么呢?
作为一个
历史文化厚重的城市
肇庆
有着无比丰富多彩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里的每一项都积淀着岁月的痕迹
也饱含着老肇庆人的记忆
日前,肇庆市人民政府印发通知,公布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新增1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对前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的1项进行了扩展。
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
都有哪些吧
据悉,此次公布的项目涵盖了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五大门类。
传统美食
民以食为天,
其中,饮食类传统技艺项目
占比较重,共有10项。
当非遗和美食碰撞起来,
是不是马上让你精神啦!
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品尝品尝”吧!
千万不要流口水哦~
NO.1
鼎湖上素烹饪技艺
鼎湖上素是鼎湖山庆云寺特有的素菜,所以称“鼎湖上素”。始创于明万历年间,有近400年历史。
此菜取材讲究,选取上好的冬菇、草菇、发菜、雪耳、木耳、石耳、银耳、笋干、腐竹、粉丝、黄花菜等原料制作精心,再加上葱、蚝油、花生油等配料,用猛火共煮。色泽鲜艳、芳香扑鼻、甘香脆口、爽滑鲜甜是“鼎湖上素”特点。
NO.2
西江河鲜烹饪技艺
高要西江河鲜味道鲜美,口感以鲜、爽、嫩、滑而著称。其烹饪技艺五花八门,蒸、炆、炒、煎、焗、烤、汤、羹均可,满足新、鲜、爽、嫩、滑烹饪要求,令人百吃不厌。如“油盐蒸和顺鱼”“铜盘蒜蓉蒸黄沙蚬”“笼仔蒸河虾”“清蒸边鱼”“豉汁蒸黄骨丁”等。
围绕一个“鲜”字,众多酒楼时有创新烹饪技艺,“边鱼太极羹”“黄沙蚬炒乳鸽松”“蒜头豆豉紫苏蒸无骨蓝刀干”“秘制酱香茅焗西江魽鱼”“西江蚬肉生菜包”等,深受大众的喜爱和好评。
NO.3
广宁云吞制作技艺
广宁云吞是一种植根于广宁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2010年就荣获“中国粤菜名点”称号,2014年获得“广东传统特色小吃”称号,是广宁民间传统美食之一,以汤鲜味美,皮薄馅嫩,口感润滑而闻名。
广宁云吞的特别之处在于皮爽肉滑,皮薄馅厚,香脆爽口。云吞皮是全蛋皮,除了用鸡蛋和面,还加了适量食碱。蛋皮显微黄色,不容易煮烂,也比较薄,刚刚出锅的云吞皮爽口弹牙。云吞馅料是用土猪肉做肉馅。汤底一般用猪骨、鸡骨熬制,也有放入虾米提味增鲜的。
目前,全广宁有云吞美食店300多家,其中有数家是百年老字号,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来品尝,这一传统技艺在广宁县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二
传统体育、民俗
此外,渡头梁氏武术、
洪拳(高要洪拳)、
冷坑花棍舞、马宁火龙舞、
端州石工采石技艺等均入选。
NO.1
洪拳(高要洪拳)
广东武术素称“洪、刘、蔡、李、莫”为五大名家,洪拳为其一。洪拳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很多流派,高要洪拳就是其中的一支。高要洪拳有拳术、棍法、器械套路几十种,每一种都各有特色,其中又以躹虎拳、七十二小跳拳、反山棍等独具特色。
历经一百多年的传承和发展,高要洪拳在高要、端州、云浮、高明等地广泛流传,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NO.2
马宁火龙舞
此舞“火龙”的仪式自清乾隆起形成,已有250多年历史,经不断丰富创新后,逐步演变为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马宁火龙舞民间艺术表演。
马宁火龙舞气势恢宏,每年农历九月九都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观赏,群众参与性强,构成了怀集县珠岗村特有的人文景观。
NO.3
端州石工采石技艺
端州石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唐以前就有居住于西江流域的俚僚土著居民成为豪强地主控制下的“洞丁”。这些洞丁就是最早记载的端州采石制砚的先民。唐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记载:“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可见端州石工采石技艺的灵巧。
端州石工采石技艺流程主要有:备工具、找石源、清岩路、开坑、找石脉、下凿、开柳、撬石、采顶板石和底板石、取肉石、筛选分类、维料制璞、造型设计、雕刻制作、成品等步骤。精湛的采石技艺,使端州石工美名远扬,也千锤百炼出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
三
还有医药类……
一针疗法、
肇庆梁氏中医杂病诊疗法、
作为传统医药类项目也入选其中,
填补了市级名录
传统医药类项目的空白。
NO.1
一针疗法
“一针疗法”是应用《黄帝内经》中的经典中医药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一种中医针灸疗法。一针疗法,首次提出脏腑经络辨证,结合中医药其他辨证方法,能够更加精准地认识疾病。采用单病单穴,单症单穴,进行精准治疗。
NO.2
肇庆梁氏中医杂病诊疗法
肇庆梁氏中医杂病诊疗法始创于岭南中医梁氏传承流派,目前主要分布于粤西地区、港澳台及东南亚。肇庆端州梁氏世家是目前广东省内存留下来不多的百年世家之一。流派最具有代表性的名医是梁剑波、梁宏正教授。
本批次还首次公布了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名录扩展项目,
为肇庆裹蒸制作技艺(鼎湖裹蒸)。
鼎湖裹蒸的品质主要体现在裹蒸的配料和制作上,对原材料和制作方法尤为讲究,用冬叶作外皮,以糯米、绿豆为主料,加上腌制五花腩、适量的曲酒、芝麻、胡椒、五香粉,配上甘甜的鼎湖山泉。
煮制时,民间一般采用铁桶或瓦缸装载,以木柴作燃料,要蒸煮七、八小时以上,直至糯米粘绵,绿豆糜化,入口香醇味美。鼎湖裹蒸除沿用传统制法外,更重要的是绿豆、冬叶都在坑边用溪水漂洗,裹蒸用鼎湖山泉水蒸煮七、八个小时,蒸制出来的裹蒸味道也就特别纯正、香滑,绝无其他污染物的异味。
截至目前
我市拥有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9项
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0项
(含拓展项目)
肇庆这样做
接下来,肇庆将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传播和管理工作,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奋力开创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多彩肇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