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甜品、猪肚鸡中的一道食材――白果,其实是一味中药

中信惠州医院
+订阅

        潮汕甜品、猪肚鸡等里面有一道食材叫白果。其实,它除了是食材外,还是一味止咳平喘的中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药材名称】

白果

【异名】

银杏、鸭脚子《绍兴本草》

灵眼《太仓州志》

佛指甲《浙江通志》

佛指柑《一握坤舆》

【来源】

      白果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河南、四川、广西、山东。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外种皮,洗净,稍蒸或略煮后,烘干。本品气微,味甘、微苦。以粒大、种仁饱满、断面色淡黄者为佳。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药性与归经】

甘、苦、涩,平;有毒。归肺、肾经。

【功效】

敛肺定喘,收涩止带。

【主治病证】

1、咳喘气逆痰多。

2、白浊带下。

【临床应用】

1.喘咳气逆,痰多 本品味涩收敛,善于敛肺定喘,且有一定化痰之功,为治哮喘痰嗽之常用药。治疗喘咳由风寒引发,且见恶寒发热,常与麻黄、甘草同用,如鸭掌散(《摄生众妙方》);若外感风寒而内有蕴热之喘咳痰黄,常与麻黄、黄芩、桑白皮等同用,如定喘汤(《摄生众妙方》);若肺肾两虚之喘咳,呼多吸少,常配伍五味子、核桃仁等药,以补肾纳气,敛肺平喘。 2.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本品味苦除湿,味涩收敛,故能除湿泄浊,收涩止带,固精缩尿止遗。如治下元虚衰,带脉失约之带下色清质稀,常配伍莲子、山药等药以健脾益肾止带;若脾虚夹湿热下注,带下色黄腥臭,常配伍芡实、山药、黄柏等,以健脾化湿,清热止带,如易黄汤(《傅青主女科》)。治小便白浊,常与萆薢、益智仁等同用,以分清别浊。治肾气不固而梦遗滑精,或小便频数,遗尿,可单用或与熟地、山茱萸、覆盆子等补肾固涩药同用。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5~10g。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1.内服:捣汁或入丸、散剂。 2.外用:适量,捣敷;或切片涂。

【注意事项】

本品敛涩有毒,故不可过量服用,咳痰不利者慎服。

【毒性】

1.本品生品有毒,以绿色胚芽最毒。内服用量过大易致中毒,不可多用,小儿尤当注意。有报道称幼儿生食5~10粒即可引起白果中毒。3~7岁儿童连食30~40粒即可发生严重的中毒现象,甚至死亡。

2.一般中毒表现:腹痛、吐泻、发热、紫绀以及昏迷、抽搐,严重者可呼吸麻痹而死亡。

3.白果的有毒成分主要为核仁中的白果中性素(白果醇、白果酸、白果酚)及少量的氰甙。口服先致胃肠道刺激症状,毒素吸收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

【化学成分】

主要含黄酮类成分:山柰黄素,槲皮素,芦丁,白果素,银杏素等;银杏萜内酯类成分:银杏内酯A、C等;酚酸类成分:银杏毒素、白果酸、氢化白果酸等。

【药理作用】

白果注射液有平喘作用,白果乙醇提取物有祛痰作用。白果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果提取物对脑缺血、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外,还有抗过敏、抗衰老、抗寄生虫、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12.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28-329. 3.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923-925.

4.王一镗.实用急诊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555.

5.朱子杨,龚兆庆,汪国良主编.中毒急救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38.

作者丨药学部肖文香 审稿 | 药学部徐汉明

编辑丨郑莹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