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还能种地里?原来是…

今日濠江
+订阅

春暖花开,正是春耕农忙时节,也迎来了冬种农作物收获期。田间地头,可见各地农户抢抓农时,收获冬种农作物的繁忙景象,农户脸上洋溢着春收的喜悦。

冬种春收是全年农业生产“第一仗”。记者了解到,我市各地充分利用冬季优越光温条件和生产习惯,积极挖掘潜力发展冬种农业生产,大力推广“双季稻+”技术模式,切实扩大去年冬种蔬菜、番薯以及马铃薯、玉米、豆类等作物种植。阶段来,各地加强春收农作物后期管理,及时采收成熟作物,做好产品销售服务,确保冬种作物增产增收。

在濠江区滨海街道钱塘社区,农机的轰鸣声回荡在田野,一大片冬种马铃薯先后破土而出。

“农场在种植水稻的同时,也大力发展冬种生产。”濠江区绿嘉源农场负责人许免坚告诉记者,这里是沙质地,非常适合种植马铃薯,农场于去年12月初种上了大西洋、荷兰15号两个品种,面积大概130多亩,从种植到收获大概需要100天时间,3月下旬进入收获期。除切种和捡薯外,种植全程使用机械化种植,连日来每天机收马铃薯约30吨,不仅高效省工,还节约成本。

“这次冬种马铃薯喜获丰收,亩产约2200多公斤。”许免坚高兴道,农场采用“订单农业”模式,马铃薯销路都有保障,对未来发展生产信心十足,计划4月中旬种植地瓜,主要选择市场认可度高、价格比较有优势的“西瓜红”和“冰淇淋”品种。


信息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记者:刘文钊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