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这两座历史工业建筑群有了“身份证”,这里可有你的乡愁?

广州番禺发布
+订阅

日前,

广州市第七批历史建筑

市头糖厂早期宿舍群

广东省粮油储运公司第二仓库

被挂设了保护标志牌。

番禺区通过在已认定的历史建筑上规范挂设标志牌,一方面利用建筑的身份识别,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城市精神,保留历史文化记忆,另一方面便于各部门和镇街结合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日常巡查和网格化管理制度,同时,标志牌上的二维码上包含该历史建筑的位置图和简介,能为市民介绍相关知识,提升公众保护意识。

那些年,

那些一起走过的日子,

是好几代番禺人永不磨灭的记忆。

现在,

一起翻阅关于市头糖厂

和广东省粮油储运公司的老故事。

市头糖厂早期宿舍群

得益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从古代开始,

广州就是我国著名的

蔗糖生产基地,

创建于1934年的市头糖厂

是广州市机器制糖的开端,

也是我国第一家甘蔗机器制糖厂。

20世纪80年代的市头糖厂

20世纪80年代的市头糖厂

时至今日,

市头糖厂生产区早已没有机器的喧嚣,

厂房车间除了一栋早期建设的

酒精车间都被拆除。

而生产区旁边的糖厂职工宿舍区

依旧保存完整,

涵盖了20世纪50年代

至90年代各时期居住建筑样式,

演变脉络清晰。

其中有一片显眼的“黄房子”就是广州市第七批历史建筑,也是广州少有的保存完整的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工人住区。“黄房子”建筑群历史悠远,风格典型,对于研究居住建筑形态演变和工人阶级生活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市头糖厂早期苏式风格建筑群

市头糖厂早期苏式风格建筑群

市头糖厂工人住区在规划布局上适应地域气候特点,采用轴线行列式布局,采光通风良好。以南北主干道为轴线,住宅建筑整齐对称的排布在宽阔的主干道两边,并通过种植高大的乔木强化轴线。

长窄形门窗、封闭式檐口、翻转式木质圆窗户等建筑细节

长窄形门窗、封闭式檐口、翻转式木质圆窗户等建筑细节

建筑群为行列式布局,建筑两层,砖木结构、坡屋顶,具有苏式建筑风格,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工人福利的重视,是我国住区规划建设发展的见证。

广东省粮油储运公司第二仓库

广东省粮油储运公司第二仓库

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

曾是广东省粮食储运、

调拨的重要基地。

该建筑群包括

不同时期的典型粮仓建筑形式,

具有体现粮食储存功能的特殊构造,

反映了现代粮仓建筑的历史演变

以及储粮技术的发展。

广东省第二粮食储备仓

经活化后,

形成良仓新造创意园

园区内存有20世纪50年代

至90年各个历史时期的粮仓建筑,

约有27栋。

经过一系列的升级改造后,

这里成为了一个集餐饮娱乐、

文创展演等多元内容的创意园区,

是广州年轻潮人的全新打卡胜地。

走进园内,复古的红砖墙搭配外墙上简洁的线条设计,清新的撞色搭配,使园区呈现出别致的风格。内部保留了旧日粮仓的面貌,与焕然一新的外立面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在这里丝毫不用担心人潮阻挡,可以放心凹造型,轻轻松松就能“独占”一大片美丽背景,放飞自我地拍照。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