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党建】“脊正姿良”——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开展“脊柱健康进校园”义诊活动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订阅

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病原因不明,是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中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10~18岁的青少年,广东部分地区青少年脊柱侧弯患病率达5.4%,重点学校患病率更高,已经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后,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近日,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第三临床党支部儿童康复科团队走进东莞市东城第二小学,由儿童康复科副主任治疗师唐玉文治疗师长带队,在五年级二班开展了以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为主要内容的“脊柱健康进校园”义诊活动。本次活动是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和东莞市东城第二小学医教共赢共建的党建活动,旨在通过医疗科普的方式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义诊活动分两个环节进行。在第一环节中,唐玉文主任进行《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科普宣教,旨在让师生们了解脊柱侧弯的特点和危害,以及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期间,唐玉文主任列举了一些可能引起脊柱侧弯的生活中常见的不良姿势,并为师生们示范了脊柱侧弯的筛查,师生们纷纷对照自身的情况,展开讨论,课堂热情高涨。

 

在第二环节中,由唐玉文主任、林小杨医生现场为全班46名学生进行了脊柱侧弯的筛查。

筛查结果提示:脊柱侧弯0人,姿态不良的学生共18人,约占班级人数的39%。这部分姿态不良的孩子需要作为重点关注对象,3-6个月内应进行脊柱侧弯第二次筛查。

班主任谢咏颖老师表示,这次的科普宣教和脊柱侧弯筛查非常有意义,既给平时生活姿势不良的孩子们敲响了警钟,又给筛查发现有不良姿态的同学予以矫正指引,为孩子们以后的坐姿、站姿、负重等方面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导建议。谢咏颖老师代表校方对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团队、唐玉文主任、林小杨医生给予高度评价和认可。

“脊柱健康进校园”活动中的科普宣教理论授课、筛查测量、总结指导各环节在轻松气氛中进行。随着师生对脊柱侧弯的进一步了解,以及科普的推广,相信今后对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忽视、或谈虎色变都将慢慢减少,换来的是更多的有效预防。

通过这次“脊柱健康进校园”义诊活动,提高了老师及小学生对脊柱侧弯危害性的认识,促使了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护脊习惯。“脊正姿良”,呵护民族脊“良”,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一直在行动!

 

作者:儿童康复科  林小杨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