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醒狮,属狮舞中的南狮,源于汉代,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是广州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之一,逢年过节或有重大喜庆活动,必有醒狮助庆,2006年入选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荔湾区一直致力于传承、推广醒狮非遗文化,通过各种创新方式让广东醒狮更年轻、更新潮,更有魅力。
新狮队成立,比赛得奖
近日,荔湾醒狮好消息频传!
八方来贺
泮塘四约醒狮队成立
锣鼓喧天,醒狮腾挪!
风雨声中,
荔枝湾景区仁威庙广场热闹不改
3月25日,
是荔湾泮塘四约醒狮队成立的大日子。
下午1时,锣鼓声中,泮塘四约醒狮队恭侯客人,盐步、坑口、亭岗等友好村落,以及泮塘村内习成堂、联义堂醒狮队,黄飞鸿醒狮队前来祝贺。一场热闹的会狮开启,仪式感十足,传递出岭南村落友好交往的情谊,吸引市民游客雨中驻足围观。
会狮,是传统醒狮才有的流程。泮塘四约狮队是主方,前来祝贺的是客方。最先来的客人是盐步狮队,广州泮塘与南海盐步两村因龙舟结缘“结契”,每年端午都会互相探访,友好交往500多年。互相礼拜、握手和擦擦背……狮子模拟主客会面时寒暄的画面,憨态可人。会狮过程中,双方的狮头低伏在地,代表亲情浓,会完狮,向对方的锣鼓拜三拜。主人与所有客人会狮后,一行狮队在泮塘村内外巡游,最后进行采青仪式。
泮塘村历史超过900年,北帝诞、扒龙船、醒狮等民俗文化,至今生生不息。村内有以狮会友的传统,每逢重大节庆,村民会敲响锣鼓,舞起醒狮、彩龙来庆祝,习成堂、联义堂醒狮队活跃。四约村民阿豪介绍,习成堂是一个有着百余年历史的武馆,有习蔡李佛拳、醒狮和彩龙的传统,习成堂醒狮队代表的是堂会,联义堂醒狮是祠堂狮,代表梁家祠,这次四约首次成立醒狮队,也是祠堂狮。“在我孩童的时候,四约就有狮队,只不过那时人丁不够,狮队没有运作下去。现在狮队里,我们这一批40多岁的,带着10多个20几岁的后生一起玩。”阿豪说。
在会狮的“小狮子”里,有一对15岁的泮塘孖生兄弟冯家栋和冯家樑。12岁时看到村内风水基招募醒狮队成员的告示,兄弟俩带着好玩的心态报名,现他们已经练习醒狮三年。“狮头要身体轻、跳得高,狮尾要有力量。”冯家樑说,后生不学,泮塘醒狮就不复存在,要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勇拔头筹
荔湾区醒狮荣获市赛一等奖
3月25日,2022年第八届广州户外运动节广州市传统醒狮邀请赛在广州岭南印象园落下帷幕,比赛中,醒狮队伍各展所长,以传统醒狮(群狮)这种观赏性最佳的方式带来了一出出精彩的表演。
为更广泛地吸引广大醒狮爱好者报名参赛,向市民呈现更丰富精彩的比赛过程,提升市民的观赛体验,本次比赛参照《2011年国际舞龙舞狮竞赛规则》,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区的醒狮队伍报名、共有40多头狮子,近300名运动员热情参与,其中不乏多支业内“明星队伍”。最终,来自荔湾区的南大龙狮体育会摘得一等奖的桂冠。
【文字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多、孙嘉晖,广州荔湾发布编辑部 李欣煦(整理)】
【图片 广州日报】
【编辑 邓菲菲】
【审核 朱敏红、丘丘】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