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广宁: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让竹林成为风景线

西江日报

春分甫过,步入肇庆西北部,群岚雾尽、竹海云深的生态画面定格眼前。有着2000多年竹资源开发利用历史的广宁,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遍布全县的竹子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广宁人。

“日砍一条竹,不用吃稀粥;日砍两条竹,有酒又有肉;日砍三条竹,几年就可建新屋”……这首土味十足的民谣正是广宁人以竹为业、以竹为生、以竹为乐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广宁充分发挥竹资源优势,用心书写“竹文章”,着力做活“绿经济”,努力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让竹林成为美丽乡村风景线,让“中国竹子之乡”名片进一步推到全国、走向世界。

受访者供图

下“竹”功夫 把每一根竹子“吃干榨尽”

一甘青竹“纺”出一脉竹纤维,铺就绿色“钱”景路。走进广东裕丰竹纤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工人们通过对青皮竹进行发酵、压榨和烘干,得到缕缕透着清香的竹纤维。

“粗纤维用做垫芯等产品,细纤维用来纺成纱线,从粗细纤维转化中剩下的竹纤维,则做成轻量复合材料,可用于电子和汽车内饰等领域。”广东裕丰竹纤维有限公司创始股东田易明介绍,竹纤维产业化有效提高了竹子的附加值,预计亩产可达一万元。

竹子全身都是宝。以青皮竹为主要品种的广宁竹,除了做成竹纤维,还能制成竹芯茶、竹醋液,还有“卖空气”。产品多元化、整竹全利用,展示着广宁积极探索竹资源“吃干榨尽”全产业链的崭新思路。

近年来,广宁下“竹”功夫,深耕竹子全产业链发展。该县以江积工业园(竹产业基地)为载体,按照“主攻二产、带动一产、促进三产”的思路,加快推进竹产业新示范园区、传统加工产业集聚区、旅游区、竹子种植示范基地的“三区一基地”建设,进一步延长竹产业链、提升竹价值链、完善竹供应链,着力构建现代竹产业发展体系。

广东海鹏竹纤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竹醋生物科技,其竹醋产品农作物应用区均能达到增产目标10%以上;广东鼎丰纸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漂白竹木混合浆及超柔面巾纸,两项产品均获得广东省认定高新产品……当前,一批高科技创新型广宁竹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推动竹产业从卖原料到用全竹转变,涉及竹浆造纸、竹纤维、竹子提取物、竹塑板材等14大类100多个品种。2022年广宁竹业总产值约33亿元,占林农收入的30%,全县40%的农户从竹业发展中直接受益。

步入广宁,群岚雾尽、竹海云深的生态画面定格眼前。广宁县供图

步入广宁,群岚雾尽、竹海云深的生态画面定格眼前。广宁县供图

近日,广宁绥江竹海生态旅游区正式成为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恰逢其时,广宁竹产业峰会当天,竹海璞山里民宿、竹文化康养民宿基地等文旅项目集体签约,为广宁竹林旅游图再添上精彩一笔。

广宁民间很早就有“山凹几顷种箐篁(竹子),抵得东田百亩粮”的说法。围绕串起吃、穿、住、行、游的全产业链发展,当前广宁竹正着力推动一产产量跃升、二产附加值提高、三产“竹林+”文章做活,决心让广宁竹“长在山上竹成景、藏在土里笋变金、砍下山来成为宝”,“吃干榨尽”每一根竹子的价值,真正实现了“一竹富民”。

受访者供图

势如破竹 决心走出发展之困

竹产业是全球公认的绿色富民产业,拥有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作为林业大市,肇庆竹林面积达176万亩,其中61%分布在广宁,居全省第1、全国第2。

靠山吃山,靠竹吃竹。丰富的竹资源催生了广宁蓬勃发展的竹加工产业,20世纪八十年代起,在当地政府支持引导下,各类竹加工类市场主体如春笋般涌现,遍及全县各乡镇。但当中大多集中在低端的初加工环节——原竹通过简单加工制成竹签、香骨等初级产品后就推向市场,产业规模不大,产品附加值不高,面临着竹产业难以发展壮大的困境。

与广宁竹林面积相当的安吉县,以“吃干榨尽”理念发展竹产业,以全国1.8%立竹量创造了10%竹产业产值,年产值达到190亿元,是广宁的5.4倍。而竹林面积不足广宁五分之一的梅州蕉岭,坚持“化零为整”发展竹产业,推动竹产业集群发展,让蕉岭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观他山之石,见玉汝于成之功。在当前全球木材供给紧张和欧盟全面限塑的背景下,以竹代塑、以竹代棉、以竹代粮、以竹代肥发展空间巨大,竹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于竹资源丰富、竹加工基础扎实的广宁而言,也迎来竹产业发展新的春天。

广东发布2023年第1号总林长令,明确提出高水平建设竹产业基地。肇庆把落实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以广宁竹产业基地为着力点,做大做强“一根竹”,全面提升竹林生态功能和景观形态,全力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裕丰竹纤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通过对青皮竹进行发酵、压榨和烘干,得到竹纤维。广宁县供图

广东裕丰竹纤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通过对青皮竹进行发酵、压榨和烘干,得到竹纤维。广宁县供图

不甘只为他人作嫁衣的广宁正在发力。广宁把“一竹富民”“打造竹产业集群” 写进了县委全会报告,出台《广宁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系列政策,以全产业链理念推动全县竹产业“节节高升”。

在古水镇、洲仔镇规划建设“竹产业传统加工集聚区”,推动竹加工从粗放单打向抱团发展转变;“以竹代塑”“以竹代钢”“以竹制能”等领域共同发力,不断开拓竹产业深加工新赛道;在竹海大观景区上游,一条长约35公里的古水河郊野径景色宜人,“以竹兴旅”为广宁文旅产业增添新版图……当下广宁竹产业发展势如破竹,前景胸有成竹。

受访者供图

“竹”梦前行  让广宁成为世界竹乡

“竹”梦前行,广宁既是肇庆的广宁,更有魄力成为中国的广宁、世界的广宁。在中国(广宁)竹产业创新发展峰会上,以竹为媒、以竹会友,数百位来自我国竹产业相关的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加工企业、行业协会、投资机构等单位的专家、客商、嘉宾对话广宁,把脉定向、出谋划策,为广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国家竹产业研究院院长于文吉带来了浙江省安吉县竹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经验。他认为,广宁县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只要加快建设竹产业园,坚持‘主攻二产、带动一产、推动三产’的发展思路,推动竹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广宁竹产业大有可为,实现产值翻番指日可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国家竹产业研究院院长于文吉作报告分享。广宁县供图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国家竹产业研究院院长于文吉作报告分享。广宁县供图

“深度挖掘中国竹文化,发挥川渝竹文化特色,建设集产业兴旺和优美风景为一体的最美竹林风景线。”浙江农林大学竹类研究所所长、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副理事长方伟介绍了四川省宜宾市打造中国竹业第一市,实现“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宜宾”的经验。他建议,广宁要除了要做大做强竹精深加工产业,还要做足最美竹海文章,因地制宜建设一条最美(青皮竹)竹林风景线,展示竹文化、竹科普和竹生态,发展竹林康养与文旅产业。

峰会上,目前竹藤领域学科最全、人才队伍最强、条件平台最优的国际竹藤中心与广宁县人民政府签署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尹刚强表示,“我们将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在竹资源培育、竹加工利用、竹林碳汇开发、竹林生态站建设、竹品牌推广、竹产业科技人才培养等领域为广宁竹产业发展提供全产业链的科技支撑。”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以这次峰会为起点,肇庆广宁蓄势再出发,展现新作为。广宁县委书记陈超常表示,“广宁将以此次峰会为新起点,聚焦做大做强“一根竹”,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加快推进‘三区一基地’建设,积极引育‘以竹代塑’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竹产业集群,努力实现‘一竹富民’,持续擦亮‘中国竹子之乡’品牌。”

恰如春日里破土而出的竹笋,一向韧劲十足的广宁竹产业正不断展现挺拔上升姿态,依托竹资源优势,不断深挖“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的巨大潜力,持续擦亮“中国竹子之乡”新形象新魅力。今日,广宁因竹而美,因竹而名;来日,广宁以竹致富,因竹而强。

【记者】谢江涛 张苑卉 林琳

【通讯员】梁爱玲 廖通

编辑 唐锦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