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牙不治、残根不拔,小心患上颌骨囊肿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订阅

“残根残冠补补也能用!”

“烂牙反正现在也不痛了,不用治了!”

“烂牙再烂也是自己的牙,假牙再好也不是自己的!”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能听到患者这样说,孰不知,有这样的想法,很可能会摊上颌骨囊肿疾病!

什么是颌骨囊肿

颌骨囊肿是发生在颌骨上的囊性或空腔性病变,随着肿物逐渐增大,颌骨遭膨隆破坏,一般是良性病变,可以是在牙齿根尖出现的根尖囊肿,也可以是涉及颌骨的较大囊肿。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牙源性及非牙源性两大类,牙源性者即囊肿由成牙组织或牙演变而来;非牙源性囊肿则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于颌骨内的上皮发展形成,如面裂囊肿,亦可为损伤所致的血外渗性囊肿以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等。

颌骨囊肿的症状有哪些?

颌骨囊肿多发生在青壮年,可发生在颌骨的任何部位。它初期无任何自觉症状,但随着它持续缓慢生长,囊肿压迫周围骨质可向周围膨胀,从而形成面部膨隆畸形,骨变薄后触及囊壁,有乒乓球样感。若不及时治疗或病情严重,可导致牙齿病变、继发颌骨骨折、骨感染等。

影像学检查

口腔 X线片,可见颌骨内有类圆形透光影,骨质呈低密度减影,边界较清楚,边缘呈白色的边界线(骨白线)。

颌骨囊肿如何治疗?

颌骨囊肿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较小的囊肿也可采用根管治疗结合药物治疗。

1.手术治疗

一般口内切口,完整摘除囊肿,送检病理,如果合并感染,一般先行抗炎治疗后再手术。对于有明确病源牙,术前应完善根管治疗。对于残根及术中去除囊肿后,周围剩余少量骨组织导致牙齿松动,需拔除病源牙。骨缺损修复,为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用骨组织、药物进行填充,修复缺损的骨骼。

2.细小囊肿治疗

小于1厘米的囊肿可以进行根管治疗,在此期间搭配抗炎药,可以使囊肿逐渐自动消失。

3.开窗减压

对于一下范围较大的囊肿,骨质破坏较多,经过医生评估或病理活检后,可以采用开窗减压治疗方式,即术区开窗,保持囊肿与外界相通,定期冲洗,复查片子,根据术后恢复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此方法可缩小病变范围,恢复颌骨外形,降低重要结构的损伤风险。

如何预防颌骨囊肿?

出现牙齿龋坏、牙痛需积极治疗,避免引起严重后果。

当发现面部出现畸形或者无痛性肿大时,应引起重视。

通过行x线片早期筛查颌骨囊肿。

供稿:口腔医学中心刘士维

编辑:孙凯

审核:陈润钿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